• 37

從 DNA看看 臺灣人的上、下 50,000年? 中國、臺灣非 同文同種!

farmer3000 wrote:
...(恕刪)

看你發文的風格
你比較像契丹人
去驗DNA看看
漢人不會像你這樣偏激
cman4434

別污衊鮮卑族(契丹), 跟漢族或高山族一樣, 它也是中華民族56支之一 [茶],有沒可能是移工?

2025-08-09 10:52
tnkk01

人家可能金庸小說看到走火入魔,對喬峰的身世耿耿於懷,以致產生反契丹情結。[真心不騙]

2025-08-09 11:17
dohan8850 wrote:
看你發文的風格
比較像契丹人
去驗DNA看看
漢人不會像你這樣偏激

所以 你心底認同 中國人契丹是偏激的民族囉?
六藝君子 wrote:
中國南方並非中国 ?

這邏輯應該是台文老師教的

"中国人是藏人羌人+越南的外來移民組合,不是黃河流域生成,和台灣人一樣是來自東南亞。這個論述的短版是忘了自己從那裏來?"

這個論述已經被推翻:

1. 人類源自東非大峽谷的露西假說已經被推翻, 因為露西已經被證明不是人類, 而是猿類
https://creationmuseum.org/creation-science/lucy/

2. 以前假設的東非向東遷徙, 然後經過海路到中南半島的遷徙路線也因為丹尼索瓦人古化石的發現而陷入不確定
3. 龍人化石的出土
https://www.scitw.cc/posts/20250620-18311

4. 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遺跡的發現

幾乎可以確定中國人不是來自東南亞, 有可能是源自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 然後向南擴散到黃河, 長江流域, 連澎湖都有丹尼索瓦人的化石.

1. 人類源自東非大峽谷的露西假說已經被推翻 ? 露西被推翻是因為發現更古老的直立猿, 此點並沒有說人類不是來自東非峽谷
智人還是由東非來的
這是 Family Tree DNA 的 Migration map , 由A單倍群 到 O-M119 的移動路徑

就是由印度 →緬甸 → 越南
沒經過 中国 ?

它的上游是 O-F265
O-F265及其亞群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在中亞、南亞和大洋洲也有顯著的頻率
下游單倍群O -M119 在西伯利亞各種人群中的存在,例如尼夫赫人和布里亞特人,表明可能發生了族群由南往北的遷徙或混合事件
NO-M214(36,000 BCE) → O-M175(30,000 BCE) → O-F265(O1)29,000 BCE → O-M119(14,000 BCE)

台灣漢本遺址就發現有 NO-M214 , 台灣本土這一系列NO-M214→O-M175 → O-F265(O1) → O-M119都在本土, 根本不從外來
I13697 及 I15160 這兩個樣本 , 他們的父系 Y-DNA 為NO-M214 更上層的 F-M89
I13697 母系 mtDNA 為 R 單倍群
mtDNA單倍群R在南亞原住民人群中具有廣泛的多樣性和悠久的歷史。
印度西部和南部的部落和種姓比其他地區表現出更高的多樣性,這可能表明它們是土著人群。
Larruga等人(2017)發現粒線體DNA R從東南亞沿海的核心區域傳播到歐亞大陸和澳洲。
I13697 可能和達摩祖師一樣,是印度南亞人

I15160母系 mtDNA 為 台灣本土F4b1 單倍群 , 是印度台灣混血嗎 ?
I8076 父系 Y-DNA 為 O1a-M119 ,母系 mtDNA 為 R30 單倍群 , 這個分型更明確 , 是來自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

而且, 台灣南島語族有從古至今的延續性
另一項尚未正式發表的研究,有 52 個古代基因組取自台灣,分別來自台灣東北部的漢本遺址(Blihun Hanben),以及綠島的公館遺址(Gongguan)。
漢本遺址有早晚兩個年代,距今各 3300 年和 1600 年左右;公館遺址大概介於 1300 到 1700 多年前。他們算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鐵器時代早期的台灣人。(台灣已知最早的鐵器約在 2400 年前出現,位於台東的舊香蘭遺址)
和其他地方的古今族群相比,這群台灣古代人彼此在遺傳上最為相似,與現代台灣原住民的差異也很小,反映出台灣南島語族從古至今的延續性。

所謂的 「漢人(Han)」, 是周邊這一大群人 , 俄羅斯,蒙古, 日本, 台灣, 西藏人的混血 , 漢人Han混合帶有其它周邊族群的基因, 毫無原創基因? 這絕非"祖源"?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一文
圖 1 新採樣的東亞人的地理、時間和遺傳信息。 C圖 可見 Qihe奇和洞人和亮島人的遺傳距離有多遠


2012年在宜蘭發現的漢本Hanben 1550BP 樣本, 經 ADMIXTURE 分析結果,漢本人Hanben 個體呈現出:
• 主要為紫色成分(與現代泰雅族 及 菲律賓侃卡納伊族相同)
• 混有來自新幾內亞與俾斯麥群島的綠色與深藍色成分
這樣的結果顯示 Hanben 個體可能與南太平洋族群有遺傳聯繫,更可能是:
1. Hanben 的祖先與南太平洋族群有過基因交流(例如透過海上貿易、婚姻聯盟等)
2. Hanben 所屬族群是南島語族擴散過程中的一支,在向南遷徙前,已經內含這些南方成分
3. 或者,部分南太平洋族群反向遷徙回到台灣


猴猴族曾經被泰雅族人描述為 堆石頭敵人( haga石頭 paris敵人) 。猴猴族(Qauqaut)的棲地與漢本遺址重合,在猴猴語中,數字詞彙的元音與尾音脫落現象,與東部大洋洲語言(如密克羅尼西亞語群)更為相似,而與台灣本地語言差異明顯。這一點早在波越重之的記錄中就被注意到,李壬癸老師也據此提出「去而復返」的假說。
這種猴猴語語音特徵的分布,若與遺傳資料,漢本人帶回有新幾內亞與俾斯麥群島的SNPs,此二點相互印證,的確可能支持猴猴族或其祖先曾經來自南太平洋地區,並在某個時期返回台灣東部。
綜合推論:漢本人與猴猴族的關係?

漢本人的遺傳組成與猴猴族是否一致?目前尚無直接的猴猴族古 DNA 資料,因此無法直接比對。
猴猴族 有馬偕日記 ,照片的記載 , 猴猴語有波越重之的發音記載
漢本人於2012年發掘出土 , 並有 DNA 分析 有新幾內亞與俾斯麥群島的SNPs
但若猴猴族為漢本人 Hanben 的後裔或相關族群,那麼 ADMIXTURE 中的南太平洋成分就可能反映了這段「去而復返」的歷史。
語言與遺傳的交叉證據讓這個假說更具可信度,但仍需更多古 DNA 樣本與語料支持

漢本遺址的樣本I8080,I13695,I8081,父系 Y-DNA 為 O-F157 , 這和南太平洋南島語族始祖的 Lapita拉匹塔文化人是相同的單倍群
Lapita拉匹塔文化人 又是南太平洋南島語族人的起源 , 因此和臺灣漢本人有聯結 。

臺灣原住民的來源多元, 不是所有的臺灣原民都參予了遷徙往南太平洋 , 最有可能是阿美族 。

漢本人與 南太平洋 Lapita拉匹人幾個樣本有共同的單倍群 O-F157
因為波利尼西亞人 Y-DNA 父系單倍群主要為C2a1-P33, C2a-M208的一個分支。 該單倍群遍佈玻里尼西亞東部,包括背風社會群島、大溪地、紐西蘭毛利群島和翁通爪哇島。
另一個重要的單倍群是O3a'i-P164,它可能代表東南亞人對玻里尼西亞男性血統的貢獻。

C2a1-P33:
該單倍群在玻里尼西亞東部最為普遍,頻率範圍從毛利人的 52% 到背風社會群島的 67%。
O3a'i-P164(O-P164) , (O2a2b-P164)
這個單倍群在西部波利尼西亞有大量發現,代表了東南亞人對玻里尼西亞基因庫的潛在貢獻。
單倍群 O1-M119和O6a-JST002611 :
這些單倍群也存在於玻里尼西亞人群中,其中O1-M119在台灣原住民中普遍存在,O6a-JST002611在東亞普遍存在。

研究表明,雖然波利尼西亞人具有亞洲和美拉尼西亞成分的雙重遺傳,但父系血統(Y-DNA)主要來自美拉尼西亞人C2a1-P33單倍群。 母系當然是來自台灣的 Polynesia motif B4a1a
漢本人與 南太平洋 Lapita拉匹人幾個樣本有共同的父系單倍群 O-F157 ,但這是少數

2. 以前假設的東非向東遷徙, 然後經過海路到中南半島的遷徙路線也因為丹尼索瓦人古化石的發現而陷入不確定
丹尼索瓦人 和 智人 是不同的人類亞種,雖然它們之間存在基因交流
但中国人是屬於 智人 這個現存人類亞種 , 不屬於 丹人這個已經滅絕的亞種
已經滅絕了 ! 滅絕前和智人有基因交流
不可能說成 『 有可能是源自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 』?

3. 龍人化石的出土
近期,哈爾濱出土的一具距今約14.6萬年的頭骨化石,被命名為「龍人」(Homo longi),並一度被認為是全新的人種。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具頭骨化石實際上屬於丹尼索瓦人(Denisovan)。
丹尼索瓦人 和 智人 是遠親 , 但不可能是智人其中一支的 直系祖先

4. 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遺跡的發現
良渚文明 在四千年前突然滅絕
"良渚"文化 O1a1-M307/P203 的上一層 在那裏 ?
沒有上一層的祖源 ? 也找不到下一層的子代 ? "良渚"就在4000年前 , 突然消失不見的文明 ?
一昧相信所有在中國發現的文物都是原始起源於中國 ?
有傳遞到現在嗎 ?
找得到完整的上下關係嗎 ?

"良渚"文化主要是 O-F81 這一群
它上一層的 O-F78 單倍群 , 台灣漢本人當中有
再上一層的 O-K611 , 台灣漢本人當中有

在台灣,有完整上下的單倍群傳承

請問, 良渚文明 上一個文明傳承自那裏 ? O1-F81 的上游是什麼 ?
然後 接續 良渚文明 的人是什麼 ? O1-F81 的後裔在那裏 ?
在中國發現的文物都是原始起源於中國 ?
有傳遞到現在嗎 ?
找得到完整的上下關係嗎 ?

佔中国人 60% 的是 O2-M122 ,不是O1 ! 而O1F-81 屬 O1 不屬O2
O2 ? 要如何以 O1 為祖先 ?

有這樣認祖先認到 良渚文明 的 邏輯嗎 ?
farmer3000
farmer3000 樓主

好文! 值得一看再看喔~~~

2025-08-11 17:51
herblee wrote:
台灣漢本人當中有再上一層的 O-K611


上面的樹枝圖都顯示出無論是在台灣宜蘭漢本(原住民)或大陸良渚文化,都源自於O-F78(同源同種),上一層是O-F206, 再上上一層才是O-K611,你真的有看懂嗎?

https://www.theytree.com/?snp=O-K611


(圖來自於國際網站theytree, 未被篡改前, 可自行上網查詢)

簡言之, 良渚文化O-F81 這支與台灣宜蘭漢本(原住民)的O-F78這支單倍群 , 都源於O-F206, 再上溯至O-K611, 就同源同種, 應該很容易了解吧??

良渚文明並非憑空出現,它是在更早的崧澤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取代,而是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崧澤文化(大約在距今5800-4900年)的居民在長江下游地區奠定了稻作農業、聚落和早期玉器製作的基礎。
良渚文化(大約在距今5300-4300年)正是繼承了這些基礎,並在短短幾百年間發展出了更為複雜的社會結構、精湛的玉器工藝以及龐大的水利系統。

良渚文明也沒有「突然消失不見」,而是遷徙它地。
良渚文化大約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前,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一個高度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大約4300年前,由於當時氣候變遷,這個繁榮的文明確實迅速衰落了。多項研究指出,在那個時期,該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洪水和海平面上升,導致賴以生存的農業基礎被摧毀,人們被迫大規模遷徙。
儘管如此,良渚文化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消失。在良渚文化結束後,長江下游地區出現了錢山漾文化和廣富林文化。這些文化在陶器和石器製作上繼承了良渚文化的一些特徵,但它們的社會複雜程度已經遠遠不如良渚時期。可以說,良渚文明的核心以另一種形式存續了下來,融入了後來的文化之中。

然後又拿hanben謊稱漢人,"漢本人指的是在台灣宜蘭漢本遺址發現的史前居民,他們屬於南島語族(Hanben 的祖先與南太平洋族群有過基因交流),而非漢人,與今日的噶瑪蘭族、阿美族,甚至是已逐漸消失的猴猴族等有關聯。漢本遺址的居民可能是與噶瑪蘭族有密切關係的哆囉美遠(Toroboyan)族群。"又拿原住民資料亂說事

「漢本」這個詞,通常是指宜蘭南澳的地理位置,而其歷史主人是屬於南島語系的史前文化(與台灣原住民有關),和我們一般所稱的「漢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宜蘭漢本遺址

不過剛好也指出原住民即使混有南島族的基因(Hanben 的祖先與南太平洋族群有過基因交流),它的來源還是與中國大陸漢民族有相當大的關係,也算同種源。

整樓就是企圖以占台灣人口3%的原住民說事,妄想脫源,結果又證明了原住民還是住主源於中國大陸。
至於剩下的97%正港漢人(Han)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看來,在台灣除了移工外,其它人都源自中國大陸,是同種源。

所以是故意想誤導? 還是學藝不精的關係?
herblee

不看ADMIXTURE對SNPs的分析嗎?那個泰雅族獨特代表南島的紫色SNPs那來的?為何菲律賓侃凱納伊人及所有的南島語族都有,中囯卻沒有,如何無中生有?

2025-08-11 21:11
cman4434

所以你是研究泰雅族對吧?

2025-08-11 21:12
herblee wrote:
1. 人類源自東非...(恕刪)

這些只是研究原住民
但是台灣原住民人口很少
福建也是
古代這些地方都是人口很稀少的
狩獵社會養不活多少人
直到農耕技術發展出來
研究考古歷史很重要的線索是有沒有農業技術
漢人之所以在中國大陸有大量人口
就是農業技術發展的結果
人口多慢慢往南遷移
原本該地的原住民都漢化了
herblee

不知道誰在誤導?組成一個人是23對染色體,無論閩客外省都來自紫色南島基因表現於22對體染色體及X染色體,決定有原民痛風,糖尿,客家蠶豆症,荷蘭僵直性脊椎炎遺傳,移植配對,都不是只看一條Y染色體!

2025-08-12 13:39
cman4434

那你一直拿單條Y染色體說事在幹嘛?? 想誤導別人??

2025-08-14 10:25
dohan8850 wrote:
這些只是研究原住民
但是台灣原住民人口很少...(恕刪)

臺灣原住民人口佔了 臺灣總人口大部分,不少了。
臺灣先民是 漢族的祖先,臺灣是 漢族的祖國。
跟 你讀的假歷史不一樣。
《南村輟耕錄》記載:「漢人八種:契丹
高麗、女真、竹因歹、里闊歹、竹溫、竹亦歹、渤海」
漢人(O3-M122人種)滅絕了 漢族(O1a1-P203人種),歷史是 漢人寫的。
farmer3000 wrote:
臺灣原住民人口佔了 臺灣總人口大部分,不少了。
臺灣先民是 漢族的祖先,臺灣是 漢族的祖國。
跟 你讀的假歷史不一樣。
《南村輟耕錄》記載:「漢人八種:契丹、
高麗、女真、竹因歹、里闊歹、竹溫、竹亦歹、渤海」
漢人(O3-M122人種)滅絕了 漢族(O1a1-P203人種),歷史是 漢人寫的。


原住民占全台不到3%, 還真多哩 全台原住民約 59.8 萬人占全台大多數,這叫離譜!數學是國文老師教的?

漢人源於中國大陸,開始大規模移居臺灣,主要是在 17 世紀荷蘭統治時期之後,以及清朝時期。這些移民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一帶,也是台灣人口的主軸。將臺灣稱為「漢族的祖國」,不僅是嚴重的認知問題,也顯示出對歷史的無知。

O3-M122:這是東亞地區最主要的Y染色體單倍群,它廣泛存在於中國及臺灣等多數的漢民族中,由於臺灣漢人的祖先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因此O3-M122及其分支在臺灣漢人人口中佔有絕對優勢,是臺灣人口結構中最大的一塊。

O1a1-P203: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地區,O1a1-P203在臺灣原住民族群中,特別是北部的高山族群,有著非常高的頻率,可視為台灣原住民的起源。

總結來說,O3-M122是臺灣漢人的主要父系標記,也是台灣人口的主軸。而O1a1-P203是臺灣原住民的主要父系標記,雖然台灣漢人在台灣占絕大多數,但也與代表少數族群的原住民共同生活百年,滅絕之說簡直胡說八道。 Google
cman4434 wrote:
至於剩下的97%正港漢人(Han)就更不用說了。...(恕刪)

中華民國 行政院官網:
臺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
另外來人口占1.2%,其餘人口占96.2%

根本不存在 你說的 97%正港漢人(官網證實了 你胡說)。
麻煩 你自行提出 97%正港漢人(O3-M122人種)的研究資料。
farmer3000 wrote:
臺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
另外來人口占1.2%,其餘人口占96.2%。

根本不存在 你說的 97%正港漢人(官網證實了 你胡說)。
麻煩 你自行提出 97%正港漢人(O3-M122人種)的研究資料。


你也知道原住民占2.6%喔 O3-M122人種占台灣人口占比網上查就有了, 管你叫這97%什麼!!

"一般來說,這個群體佔了台灣人口的絕大多數,其中包含了閩南族群、客家族群,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例如滿、蒙、藏等。由於這些族群在戶籍登記上沒有特別的族群身分(例如原住民)註記,因此在人口統計時,通常會被歸類在「其餘」或「其他」人口中。"

還好1.2%新住民及96.2%漢族沒有被標註成"原住民" 捏一把冷汗, 我真不是原住民或新住民!! 你是??
純種亞利安人培育的順利嗎
herblee

真正的雅利安人Aryan是指入侵到印度次大陸的這批白種「雅利安人」!在學術界是指印度-伊朗人,即古代講印度-伊朗語族的人群。卻被納粹拿去誤用,錯將「雅利安人」與「優等種族」的概念連結?

2025-08-12 13:56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