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3

恭喜華為走自己的路:國際版搭載MicroG

vspebrian wrote:
什麼危機? 是學校(恕刪)

現代社會分工精細
你以為大學沒了就沒事
設立大學可不能這樣
100家大學全倒,他的教授職員也全倒了
這些學術專精的人 要去擺地攤 練胸口碎大石?
不然,就是排擠到高中 國中,博士教小學生

教育界反正是這些綠營背後控制
死活與我無關。也因為這樣才巴結,
為了五斗米。哈哈。
Erichuangtw1980 wrote:
你要擔心的是台灣發展...(恕刪)

其實你不用打這麼多引言,直接打
中國好棒棒就夠了,其他看起來都是廢話
Brian 168 wrote:
現代社會分工精細你以(恕刪)


不必把大學當成職訓所~~ 大學該讀什麼就去讀就好了...

對了, 最近中國有一首歌, 旋律全都抄襲台灣歌, 歌詞寫得爛, 而且主哥副歌搭得亂七八糟. 這樣公然抄襲就是所謂中國紮實教育, 分工精細的學校教育出來的敗類嗎?

馬 健 南 (我沒罵人, 他的名字真的就是這三個字)唱的歌, 忘情果.. 一首歌抄成那樣, 不知道他到底還有沒有羞恥心. 就是中國放縱這種竊盜慣犯, 惹怒全世界, 才會引來貿易報復~~ 那首歌一聽就像是抄劉德華, 鄭中基, 周華健20年以前在台灣出唱片的舊歌, 而唱功卻一蹋糊塗~~
vspebrian wrote:
不必把大學當成職訓所(恕刪)


我懷疑你是否認真讀文。
本人沒有論及大學=職訓
本人提出,學校與師資都是要計劃
過度的學校師資 多跟少都會失衡。
不是自由經濟,市場決定。

我也看不出 教育系統=職訓 是一件合理的事
Brian 168 wrote:
我懷疑你是否認真讀文(恕刪)


細分工是職訓的事情, 我看你也是不懂...

大學分工太細, 全都變庸才~~ 幫不了你~~

至於老師, 社會自然會平衡. 老師校長不能轉業? 太多教職員, 那就是要轉業啊, 社會沒義務養全部想當老師的人. 而且好的老師, 大家爭著聘,

還有, 泡過政治的人, 落選敗選卸任之後, 不要酬庸安排去當老師, 那種老師上課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自high吹牛. 根本沒有好好教書. 只是混日子的.
Erichuangtw1980 wrote:
供給超大於需求,就會(恕刪)


什麼危機? 是學校太多, 又不是學生太多... 沒人想去讀, 他就去關關掉, 如此而已, 哪來的危機? 不過就是幾間教室操場拆了而已. 老師死掉了嗎? 課本沒人讀了嗎? 如果他學生教得好, 畢業工作又好找, 搶破頭都會~~ 少子化跟他何干係?

你們統派, 整天只會抱怨20分可以進大學. 沉醉在50年前的菁英受教的舊教育思想, 台灣人全體進大學, 做10年, 美國國務卿口親口說出"台灣是科技大國". 而中國的菁英呢? 都在盜版, 偷竊, 仿冒, 說謊, 鬥爭, 騙補, 撈錢, 貪汙.... 28奈米搞了五年還沒搞定. 疫情也搞不定, 拿著棒棒四處去幫人屁篩. 究竟是你對, 還是台灣人對?

我要告訴你, 不准你看輕菁英以外的學生~~ 要尊重每個人選擇教育的權利... 就算這個小孩只有讀過普通的大學, 或是讀了一兩年就被踢出去, 他往後表現出來的水準與想法, 仍然是高於一天都沒進過大學的人~~


台灣人口少, 放棄菁英分級, 通通進大學, 是高招, 果然才短短十年, 就產業轉型成功, 成為"科技大國". 這是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留給台灣無比珍貴資產~~
vspebrian wrote:
有人保證學校永遠不會...(恕刪)


您還沒說您的學歷喔:)
大學關門 高中職關門 這是少子化現象
麻煩的是 許多學校為招生 只要會呼吸就可錄取
vspebrian wrote:
對了, 最近中國有一首歌.....

台灣、大陸、美國.....樂壇翻唱的歌本來就不少,

台灣要擔心的是,本土舞台機會小,明星、人才往國外、往大陸跑,

同樣是小國,韓國的文化事業就相當成功,我們是不是該學習,看看如何挽救台灣日漸沒落的娛樂文化產業......

---------------------------------


【戴立忍對不起】六大因素造就台灣影視「慘」業,藝人只好 ...https://buzzorange.com › media-entertainment
2016年7月18日 — 「娛樂文化」產業最主要的核心在「人」,台灣的電視電影工作者在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早已沒有鬥志、混吃等死,「人才嚴重斷層」是台灣目前「娛樂文化」產業 ..........我們可以思考,為何曾經引領東亞的台灣影視產業,都想要往中國發展?本文作者深刻地說出,台灣並不小,但政府對娛樂文化的無知與輕視,加上影視產業環境的惡劣,讓許多藝人紛紛出走。最終,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尊嚴,台灣影視也失去了持續創新的可能性。
Brian 168 wrote:
我懷疑你是否認真讀文...(恕刪)


建議不要和V兄過度爭辯 :)
我參觀過部分對岸學校 近年來 許多中國學校聘任台灣的技職教師 例如年薪30萬人民幣
參考日本的技職達人教育
正努力培養許多專門人才

以及在台灣 汽修科或餐飲科 可能5人1組
目前在中國 卻是一人一套實習組別
由於中國很大 城鄉差距更大 師資需求很大
但努力進步的態勢 非常明顯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台灣、大陸、美國.....(恕刪)


娛樂、電影事業最重要是"市場"
吳宗憲主持人曾經形容 去中化等於放棄中國市場
於是造成台灣人翻牆去看愛奇藝 :+

韓國卻很爭氣 將韓流吹向全世界
這點是台灣無法追上的境界
  • 5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