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chulee wrote:中國大陸 9 日擴大...(恕刪) 新聞中只有 經濟部 ,感覺就一貫的先洗地說 一切都沒問題,放心。經濟部表示,這些新列管的稀土主要用於永磁材料等領域,和台灣半導體所需的項目不同,但先前中國啟動管制後,確實已造成部分材料價格上漲、交期拉長,特別是電動車與無人機相關產業受到波及。經濟部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稀土技術研發與回收利用,並透過多元採購與國際合作,確保關鍵礦物穩定供應,維持台灣產業鏈的安全與韌性。
做生意要和氣生財,但從川普上來後開始搞「美國優先」大玩關稅貿易戰,迫使他國投資美國、強賣各種農產品、中古軍武…而中國被迫出絕招,但一使出川普自己就會退回去,可見打到痛處。台灣被迫買進貴桑桑的阿拉斯加天然氣,強迫台積電去美設廠,沒意外中國不收的美國大豆也會叫台灣吃下一些…,10日校長演講,台灣軍購預算要提至GDP5%,但他玩的是文字遊戲,5%換算要一兆2280億,佔國家一年總預算的43%,國防預算如此高,必會排擠掉民生、教育、醫療福利。
稀土早年美國產量世界第一,後來為了環保,慢慢給不怕死的國家去做,並非歐美不能做,是到萬不得已再要自己下去做,美國及歐洲已重啟6個稀土礦場,但緩不濟急,稀土就跟當年口罩一樣,不是台灣多厲害,是因為口罩這種東西沒什麼技術,利潤又低,台灣人薪水也不高,所以口罩製造行業才勉強才留下,所以在疫情初基,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有能力救濟其他國家口罩,中國自用都不足,所以稀土並非多厲害,就跟當年台灣口罩一樣。
timrestart wrote:已經被卡脖子...(恕刪) 事實上,中國在2025年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是其一系列「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中最新、也是最猛烈的一次。以下是中國在2025年擴大稀土管制的原因和時機的分析:稀土的管制是一個「逐步升級」的過程,中國並非突然出手,而是分階段、有計劃地實施管制,以測試和施壓西方國家:2023年-限制鎵、鍺出口;限制稀土提煉、加工技術出口。2025年4月-擴大對中重稀土(如釤、釓、鋱、鏑、鎦、鈧、釔等7種)的出口管制。2025年10月-宣佈對全球使用中國稀土製造的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審查。
chuchulee wrote:中國大陸 9 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今(12)日表示,台灣半導體所需含稀土產品主要由歐美與日本供應,直接衝擊較低這種沒人名的經濟部是哪位專家? 智障民進黨經濟部不知道, 這些歐美跟日本廠商也是跟中國大陸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