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早搞新能源的就是日本人啊所以也不能说日本人固步自封,无奈点错了科技树,目前看来输了一城。不过,现在谈胜负还略早,氢能源也有他的优势,锂电耗用的资源太多,随着需求越来越大,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这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的工业化路径背道而驰,这可能是锂电的硬伤。
韩国《国民日报》6月15日报道称,韩国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越来越依赖中国,尤其是电动车零部件几乎无法离开中国。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占比已从2000年的1.8%上升到2021年的34.9%,同一期间日本的汽车零部件的占比则从45.5%下跌到11.6%。
mjh1021 wrote:不过,现在谈胜负还略早,氢能源也有他的优势(恕刪) 氫氣可是會爆炸的 ! 這與一般油車及電動車著火僅緩慢燃燒不同 ~~到時媒體播放幾個氫能源車的驚心爆炸場面 , 要推廣可就困難囉 ......
economic wrote:電池會炸的(恕刪) 磷酸鐵鋰電池不會。三元鋰電池就算爆炸,威力也比汽油車爆炸小。因為氫氣擴散快,氫能車在路上跑,爆炸風險可能比汽油車低。不過密閉空間,氫氣無法擴散的地方,例如地下室停車場,停車塔,加氫站。那爆炸起來,威力就可觀了。
2022年6月,居然還能看到這種新品發表:Sony Walkman WM1ZM2/WM1AM2 迎合主流卻不失經典的數位播放器Sony人在想什麽呢?日本人在微觀層面做得不錯,可是沒什麽大局觀,戰略思維不行。
殲二十 wrote:2022年6月,居然(恕刪) APPLE就是跟SONY很像的都推自己封閉的東西好用而消費者有夠多買單的時候怎樣都對但當消費者不買單就怎樣都錯日本不是缺乏大局關而是很難主導趨勢日本的人口不夠大到像是美國(或現在的中國)那樣多到可以自己建立夠大的市場形成規則規範那主導權就不是日本手上好控制的那世界消費者接受度就主導成敗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的新創投資有完整的生態那跟市場有很大的相關性的日本有決策太慢的問題那是個事實那跟文化有關很難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