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me wrote:
我做了分類整理,簡單...(恕刪)
劉的這些主張基本與台灣某些言論相似,說穿了,便是中國不夠強大讓他們受苦了,在不願親力親為付出,從零到有的苦幹實幹,是而選擇擁抱強權,寧為富人奴,不願窮人子。
一個富強的中國,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與保存才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台灣長年為西方代工,老百姓崇洋媚外自是少不了,若要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建設一個富強的國家,不欺人,不受人欺。個人樂見中國大陸和平崛起,兩岸人民都是中華文化的子孫,不打仗便是一家人。
jdme wrote:
關於對西方文化的崇拜
1988年,一個香港記者問時年33歲的劉曉波,在什麼情況下中國可以實現真正的歷史性變革。劉回答說:「3百年殖民地。香港1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麼大,當然需要3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天香港這樣,3百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他悲觀地說:「但歷史不會再給中國人這樣的機會了,殖民地時代已經過去了,沒人會願意再背中國這個包袱。」(見金鐘,〈文壇「黑馬」劉曉波:劉曉波答記者問)
'
劉還說「選擇西化就是要過人的生活」,並說如果英語好些他會選擇和中國根本沒有關係。他宣稱,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語言的局限性使他不得不和一個「非常愚昧、非常庸俗」的東西對話,即中國的文化知識界。(見金鐘,文壇「黑馬」)
stanphill wrote:
劉是講出中國人切望...(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