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川普發威 福特取消墨國建廠

陳小春2525 wrote:
80年代沒有紅色供應鏈時,台灣好不好?

當時正是美國產業外移造就國內經濟奇蹟,
美國製造業拉回本土,海外代工廠多少都會受影響,
紅色供應鏈不會因為川普一個政策走向就從此消失掉.

美國經濟好轉,全世界才會好轉。

美國能影響全球經濟,是因為身為全球第一的消費國,
多得是國家想賣消費品給老美,
當老美走向閉關,經貿影響力一定會變弱.

沒有一個國家會忽略這個市場,就如同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但全球沒有人會忽略它。

如果對岸10億人口的市場都能忽略,2300萬又算得了什麼???
澳洲物產豐富,其重要性不在於消費市場或工業生產.

陳小春2525 wrote: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鴻海要去美國設廠了,它底下有無數個衛星工廠,如果想要賺錢就得跟去。...(恕刪)


這也只有 iPhone 這種近乎壟斷性的商品,才有可能吧?

其他替代產品一大堆的,你漲價我就買別家,不說別國人民,連美國人我都不相信他們會像韓國人一樣支持國貨。

台灣也一樣,去 HTC 板一堆喊寧買韓貨,也不買 HTC 的,台灣生產對他們來說只是屁而已。
cckm wrote:
當時正是美國產業外移造就國內經濟奇蹟,
美國製造業拉回本土,海外代工廠多少都會受影響,
供應鏈夠大,就會挺得住.
....(恕刪)


當初台灣經濟奇蹟時,大家第一想買的東西是進口品,不是台灣製造,這現象到現在似乎還改不了。
那時候也有代工,但量不多,製造業主要是以紡織業、五金為主,再過來是電子業,多以自主品牌為主,代工量很少。
會去中國生產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但中國為了要拉高GDP的關係似乎逐漸失去這個優勢,連中國本土產業也掀起外移潮。

cckm wrote:
美國能影響全球經濟,是因為身為全球第一的消費國,
多得是國家想賣消費品給老美,
當老美走向閉關,經貿影響力一定會變弱....(恕刪)


不會閉關,川普政策是讓美國企業發現在家裡生產的成本不會比中國高。
中國目前是大賺全世界的錢來養活13億人口,若全世界跟著川普的政策走,倒楣的會是誰?
現在中國也是在積極防止這些企業出走。

cckm wrote:
如果對岸10億人口的市場都能忽略,2300萬又算得了什麼???
澳洲物產豐富,其重要性不在於消費市場或工業生產.
....(恕刪)


人口過多絕不是好事,這些人是消費者但也同時是競爭者,要養活這10幾億人口就有很大困難了,更何況是讓他們有錢去消費。
陳小春2525 wrote:
當初台灣經濟奇蹟時,大家第一想買的東西是進口品,不是台灣製造,這現象到現在似乎還改不了

想買歸想買,一般低價消費品還是國產品為主.

若全世界跟著川普的政策走,倒楣的會是誰?

對岸還有龐大內需市場和工業輸出能力,
全球貿易閉關,咱們這等國家只怕會是第一個遭殃.

要養活這10幾億人口就有很大困難了,更何況是讓他們有錢去消費。

這話放在40年前還說得過去....

陳小春2525 wrote:
80年代沒有紅色供應鏈時,台灣好不好?


80年代一般人都沒手機用~
但現在大家沒手機用會怎樣?
不要再拿什麼80年代沒大陸什麼什麼的來說嘴好嗎?
現在是現在~贏家都是看未來的~OK?
cckm wrote:
想買歸想買,一般低價消費品還是國產品為主....(恕刪)


想買但無法買就只有一個原因,沒錢!
要怎樣讓人民有錢?就是提供工作機會,工作機會多工資自然就會漲,就算需要引進外勞也沒關係,因為這些外勞也會在台灣消費。
如此才能讓薪資成長,靠政策是沒用的,主要是要讓人民均富,大家有錢花自然經濟就會成長。
工作機會少薪資自然低,薪資低自然省著花,做生意的店家也是的苦哈哈,如此經濟怎會好?靠一堆公共工程有何用?

陳小春2525 wrote:
當初台灣經濟奇蹟時...(恕刪)


大哥.....台灣經濟奇蹟時中國還沒崛起,台灣製造(MIT)還被美國電影拿來當作笑柄。

現在是世界工廠了,MIT也不差,許多進口產品裡零件不知道有多少是MIC的,你要說現在大家還是愛用進口貨?

更新一下資訊好嗎?
陳小春2525 wrote:
要怎樣讓人民有錢?就是提供工作機會,工作機會多工資自然就會漲

國內的狀況是外購原料/機械/技術,然後外銷成品,
賺的是加工費,
沒有國際貿易,要拿什麼過日子???
陳小春2525 wrote:
人口過多絕不是好事,這些人是消費者但也同時是競爭者,要養活這10幾億人口就有很大困難了,更何況是讓他們有錢去消費。


所以呢?
還停留在80年代大陸要養活10幾億人口很困難的年代?
台灣2300萬人的市場在你口中是個沒人可以忽略的重要市場~
結果對岸10幾億人的市場在你口中那麼無足輕重
不要再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好嗎?

richearth wrote:
現在是現在~贏家都是看未來的~OK?...(恕刪)


那就看未來是跟著中國走還是美國了。
台灣在中國的代工廠幾乎都是以美國的訂單為主。
你為了根留中國不接單,別人也會接。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