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ing-guy wrote:群創說, 輸美急單湧...(恕刪) 不用肖想擴産了,你高興太早。川普還要加徵台灣芯片税呢,最終結果,美對台關税大概要高於對中關税。更重要的是,中國對等報復了美國,而台灣奉上台積電大禮還被美國單方面屠宰。
中國蒙受巨大出口損失,中國運車船(英國籍)在太平洋因電動車無故起火, 損失3159台汽車, 主要承攬人是上汽吉安物流,推估中國主要受損車廠會是上汽與 MG船上有有 65 輛純電和 681 輛插電混動車,船東說, 船員22人安全, 未來重點是打撈, 既然是打撈, 應該是已經或即將沈船.這批車子是在上海與煙台上船, 沒有停泊日本南韓, 因此幾乎可以確認船上3159台汽車幾乎都是中國製造的.未來保險公司也會向上汽索賠輪船沉沒的損失. 上汽不只會虧汽車, 還會要賠船東
PainterJ wrote:台灣的PM2.5主要來自交通(36%)、境外移入(27%) 不對台灣PM2.5 的境內污染來源主要可分為移動源、工業源和其他固定源。 移動源,如汽機車,是最大的單一污染源,約佔境內排放的30% 到37%。 其次是工業源,包括燃煤發電廠、石化業等,約佔27% 到31%。 剩餘的則來自其他固定源,如營建工程、餐飲業等,以及自然因素。以下是更詳細的分析:移動源:汽機車排放的廢氣是台灣PM2.5 的主要來源,其中柴油車的影響尤其顯著。工業源:工廠、燃煤發電廠、石化業等工業活動產生的排放是另一個重要的PM2.5 來源。其他固定源:營建工程、餐飲業、露天燃燒、燒香等活動也會產生PM2.5,但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其他因素:除了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如境外移入和揚塵也會對PM2.5 濃度產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的PM2.5 對台灣的空氣品質也有一定影響,但境內污染源仍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