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2020年以前英國四分之一電力將來自於風力發電


coffee681084 wrote:
其實風能真的不錯的選...(恕刪)


如果是要說風機外銷那你說是有點道理.如果是要說風力發電

那我會說你完全搞錯方向

伯爵紅茶 wrote:
你2012年之後就查不到停電的消息,
然後2013在德國採訪新聞中就有我們的島 德國能源 有說明他們投入改善電網經費。
在2014 2013的德國報導中我有看他們撥款改善電網。
所以你查不到停電問題。


其實有查到相關2012年後德國大規模停電的例子,但報導中並沒有提到原兇是不是電網,我就不多在論述{舉例來說下列是今年3月所發生的德國停電例子。}

盖世汽车讯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集团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Wolfsburg)的工厂上周末遭遇停电事故,并导致数百辆汽车的产量损失,超出了该公司最初的预期。
沃尔夫斯堡工厂每天最多可生产3,800辆汽车,今年第一季度中,该工厂增加了生产班次,以便满足第七代高尔夫以及途观SUV高涨的市场需求。
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上周六(3月8日)遭遇停电,事故持续了数个小时,该工厂周边的一些地区也受到影响。大众最初对于此次停电所造成产量损失的预估为大约100辆,但实际的产量损失超出了预期水平,达到数百辆。
大众集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目前已经对于停电事故所造成的影响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于事故原因的调查正在进行中,停电事故不会危及车辆的及时交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3000130-260209
<<上面的網址標題是,德國企業瘋發電,是3月23日的報導,可以彰顯德國目前供電扔不穩定>>
令一方面據小弟整理,德國電網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個以目前電網無法負荷在生能源不穩定性,第二個南北電力分配不均,需北電南送。

所以,在積極發展再生電廠之餘,德國同時也得進行輸電網路的更新,並預計在3年內將境內超高壓電纜的埋設再增10%,總長更上看38,500公里,但增加輸電網路的埋設與大面積電廠的開發,卻都是需要嚴謹規畫的問題。包括土地徵收、林地破壞(電纜上不得有林木)、沿線民眾的抗爭(強力電磁波、農地分割)等問題,都讓廠商與地方政府忙得焦頭爛額。例如近期在黑森邦北部,綠色和平組織就發起抗爭,指責政府為鋪設「再生電力網」,竟破壞了聯合國認證的世界遺產「德國古山毛櫸林」,本末倒置且缺乏環境規劃的政策,反而為當地的生態帶來浩劫。

南北電力分配不均:
德國再生能源多在北部,有競爭力產業多在南部,必須興建超高壓電綱將北電南送,要廣建中高壓電網聯結,在北海發展離岸風力發展,也須興建海底電纜,將海上電力送往陸地上。根據德國經濟部估計,德國需要興建2800公里長的全新電網,升級現有2900公里電網,估計未來十年須投資1000億歐元。負責興建電網並確保能源供應的德國聯邦網路局長荷曼(Jochen Homann)不諱言指出,這些費用將轉嫁到電價帳單上。

http://www.nicenter.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91&bdsn=1188

mobscape wrote:
核四一個廠就能產2700MW
你提的例子1支才3.6MW ?
台灣用電最兇的時間是在夏季
這偏偏是風力發電最弱的時候
這是台電最近12個月風力發電的發電量圖表
風力最強的12月發電量是風力最弱但是卻是最需要電的7月的6倍
一隻3.6MW你至少也需要2700/3.6 * 6 = 4500支風機才可以填補核四所帶來的缺口
你以為插了一支3.6MW的風機他就會無時無刻帶給你3.6MW的發電量嗎?
這就是基載能源跟再生能源最大的不同!!!


得確,根據小弟所查的資料,塔奈特離岸風力發電場位於馬基特市外海約十二公里處,由瑞典能源業龍頭瓦騰福(Vattenfall)斥資七.八億英鎊(約台幣三百八十六億)打造,但拒絕說明得花多少時間才能回本。每座矗立海面的風車高一百一十五公尺,海面下機體直至海床還有二十五公尺。若產能全開,每座風車的發電量都可達到三MW。瓦騰福說,所有渦輪機現在都能發電,三MW發電量的前提是風力達每秒十六公尺,平均而言,產能只有三成五至四成。此外,就像所有風力發電場一樣,風力太強還得關機。
以目前國際情形來看,全世界已有30個國家擁有核電站,有26個國家有計畫或正在興建核能發電站,而有3個國家{德國.瑞士.比利時}決定不再建造核電站,但亦有15個暫未擁有核電站的國家正在準備建造核電站,所以,以目前國際情況來說,多數國家不打算廢核,反而還增加了,包含大大你所舉例的離岸風力發電相當成功的英國,大大前面也提到了,並不是討厭核能,是反對核四,因為核四的品質有疑慮,但大大你有看過最近的5/3中天核四存廢大辯論嘛?!其實你的疑慮,在節目中反核者也有提出喔,但我覺得支持核四者回覆還滿有道理的。可以看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t3XuG7naE
r1 1000 wrote:
,所有渦輪機現在都能發電,三MW發電量的前提是風力達每秒十六公尺,平均而言,產能只有三成五至四成。此外,就像所有風力發電場一樣,風力太強還得關機。


我只能說北海的狀況選用不同的風機是廠商的選擇
同一個品牌的風機 不同風速就可以達到很高的效能


10m/sec全功輸出
V117-3.3MW

15m/sec全功輸出
V90-3M

你買這種風機當然要看安裝在哪一種環境。
單單葉片就有6種規格,效能與噪音都不同。
那要看你的風場。



澎湖風速 狀況表澎湖

每個月平均風速

風能很明顯是季節性,水力發電也是季節性
但是也不是完全沒輸出,只是差一點。所以找互補與其他存能方案。

風場的選定當然關鍵。

如果能找一個地方一年有8成時間都可以全功率運轉。
這些能源都是免費只要能轉一個方式能源存下來,不是很棒的概念嗎?


日本自己買的專利前面有寫了,不是用齒輪變速的直接傳動。改用油壓透過風車轉動油缸,產生壓力帶動發電馬達。 讓壓力缸維持一定壓力狀態下,高低轉速的時發電運作更穩定更不需要維修變速齒輪。還可以將風機機房轉移到下面增加風機的穩定與規模。可以造出超過10MW以上的超大風機。

台灣能早一點研發、設計合適自己本國風場的風機才是上策。


風速特性與發電量之統計

風力發電可以做很多論文出來。
要整合電子、電機、機械、航空、材料、大氣、氣象海洋相關等多種專業在裡面才能成事。
所以風機看起來簡單、大型機組還是要花點研究經費與人力。

伯爵紅茶 wrote:
這些能源都是免費只要能轉一個方式能源存下來,不是很棒的概念嗎?


到底哪一種能源是免費的?
機組開機不會有磨耗、損耗、折舊?
前面就告訴你了,
電能是很不利儲存的,
很可能你存下來的電量還補不回發電機組跟轉換裝置的維護成本。

伯爵紅茶 wrote:
台灣只搞到核四就搞不下去,


因為台灣有一堆不懂核能的民眾,
加上一堆專門用錯誤資料洗腦人民的政客。
我也是念電這個科系懂一點點皮毛

vivian93 wrote:
很可能你存下來的電量還補不回發電機組跟轉換裝置的維護成本。


有沒有證據 ?
德國正在做20家公司研究測試中,你已經有數據了?


vivian93 wrote:
因為台灣有一堆不懂核能的民眾,


這個工廠英國民眾負擔了700億英鎊

一堆號稱懂核能的人,居然算不出核一核二最終會花多少潛在處理廢棄物與拆廠作業。
英國拆一個工廠動用幾千人.
處理也是出很多包,
http://www.bbc.com/news/uk-england-cumbria-27290525

核四施工品質我是不敢苟同.


伯爵紅茶 wrote:
我也是念電這個科系懂...(恕刪)

結果你要還在研究的東西替代核四Orz,一般而言能量轉換除了熱能外轉換效率通常都很差,這個應該是物理常識......另外不要看Sellafield只看前文,這一開始有做核武生產用途,不是單純的儲存廠,另外台灣核能電廠不是在營運時就準備廢棄物處理的基金?喔,台灣目前還沒有智慧電網呀,所以你就不要為難台電了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