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 中國政府終於站對邊?-----引述:【中國官媒報導有變化 首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pgn wrote:
如果沒有陣營對抗,不反西方,沒有硬碰硬,其實中國繼續發展下去,本來很有機會和平富強到世紀末,至少也應可立於不敗之地~~~~~


烏俄戰爭,還有正在發展的中東戰事,中國真的沒有必要選邊站! 而且必須要致力於中立及展現大國風範。

烏俄戰爭,要說俄羅斯的野心侵略也好,或者俄羅斯對北約的疑慮不滿也好,基本上都不是中國的問題;不需替俄羅斯背鍋。

中東戰事,則是歷史、宗教與民族間的仇恨與衝突,更與中國沒有直接關係。

歐美的鷹派,對中國很警戒,也有認為中國、俄羅斯與伊朗正在組成邪惡軸心,何必中計被牽連?

想與俄羅斯、伊朗友好,沒太大問題;但與歐美保持良好關係,才是中國繼續發展的關鍵~~~~~

看來美國要政黨輪替了!

最看重美國利益、最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要重返白宮了!

川普親俄又現實,在他眼中,中國大陸是大肥羊吧 (台灣也是!)~~~~~~

好吧,中國可以與美國聯手促進烏俄停戰了 ~~~~~ 但,中國不需也不應得罪歐洲,最好廣結善緣 ------ 因為中國才是川普要對付、要榨出美國利益的首要對象 ~~~~~
shaupenhauer456

可是今天的中國可不是美國輕易就能啃得動的!要從中國身上强行撈到好處,美國自己不缺胳膊少腿也得少幾塊肉,哪有這麽容易!不信讓美國來試試。2016-2020川普已經試過一次了,不服輸那就再來!笑到噴淚]

2024-11-07 15:31
參閱:戰略大洗牌:川普聯俄宰制烏克蘭 中國籲歐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2025/3/6)

摘錄: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將犧牲烏克蘭來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丁,歐洲則藉力挺烏克蘭來抗衡俄羅斯的侵略。中國在美俄關係急轉彎下,也立即改弦更張向歐洲拋出橄欖枝。《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曹辛撰文指出,面對美俄聯手,歐洲非常需要有一支可以制衡的力量,中國應尋求與歐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來抗衡美俄聯手的下的國際新情勢。.......

文章指出,鑒於歐洲上述新的發展態勢,中國須與歐洲建立戰略性的合作關係,這是新形勢背景下雙方的客觀需要,對中歐雙方均有利。為此,中國首先需要推動俄烏停火,並建立穩定的和平。......

就歐洲來說,當前中歐兩國至少有如下的共同利益:1.雙方都不希望歐洲出現導致域內力量發生重大失衡的變化,反對歐洲出現任何大國崛起並破壞歐洲的穩定的情況。2.中歐都需要加強雙邊交流、並在其中使雙方獲益,同時中國還需要發揮制衡作用,以維護歐洲的穩定。尤其是在川普改變了其對歐洲的政策並有意拉攏俄羅斯的背景下。這不僅是在維護歐洲的穩定,也是中國自己的利益所在。

===========

中國與歐洲,的確都有強大需求去相互支持;但中國政府必須有真正的誠意與具體措施。

1. 俄羅斯被歐洲視為最嚴重的威脅。對俄羅斯,中國需要謹慎拿捏分寸。
2. 對烏克蘭,中國是否能提供和平支持與實質經濟支援?
3. 對歐盟,是否可在經貿上更開放與互惠?中國要減少貿易戰的損害,開放市場給友善國家,與到海外尤其是歐盟投資,可說是相當關鍵的~~~~


這三年來的俄烏戰爭,中國政府至少在檯面上沒有採到歐洲各國的紅線;這為往後進一步的合作立下了基礎。

俄羅斯威脅到歐洲各國,美國川普政府孤立歐洲,而中國需要經貿發展與外交支援。

歐洲各國有經濟實力、有技術、有外交能量,可以與中國互補。

在美國優先的前提下,川普政府將視中國為主要對手;雖然大方向仍會是共存共榮,但貿易戰與政治玩弄大概不會少。最糟的情形是中國政府誤判,嚴重自毀前程;其次是兩敗俱傷或經濟危機 (但可控)。

對中國最好的情形可能是,不受貿易戰的顯著影響,不與國際脫鉤,經濟持續成長,外交得到支持,區域秩序穩定。

歐洲各國與美企,可以是中國的朋友;而像俄羅斯、北韓這樣的麻煩製造者,應避免被捲入衝突,謹慎管理與保持距離吧。俄羅斯與北韓,給不了中國真正重要的東西,但卻可能帶來危機!!~~~~~~
pgn wrote:
俄羅斯威脅到歐洲各國,美國川普政府孤立歐洲,而中國需要經貿發展與外交支援。

歐洲各國有經濟實力、有技術、有外交能量,可以與中國互補


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恐怕不如表面那麼僵硬,而可能主要是用來脅迫各國妥協,給美國利益。在這情形下,中國與歐洲的經貿及外交結盟,將更急切與重要!

在經貿、外交與烏俄和談上,怎麼讓歐洲相信中國是可靠、關鍵又有益的? 這是個大主 (問)題 ~~~~
pgn wrote:
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恐怕不如表面那麼僵硬,而可能主要是用來脅迫各國妥協,給美國利益。


參閱:昨天才宣布反擊…歐盟歡迎川普暫緩對等關稅 反制措施出現變數 (2025/4/10)

歐盟保留彈性,不把路走死,算是聰明的。

同理,中國現在當了擋箭牌,反給了其他國家緩衝時間;接下來也保留彈性吧!!

可稱讚川普對其他國家暫緩對等關稅,是正確的!期盼美國回歸世界經貿秩序,中國隨時歡迎與美國一起協調談判經貿關稅問題 (掌握話語權與高度)~~~~~~

說好話,搏形象,軟化對抗,時間拉長,美國不只佔不到便宜,受傷恐怕還比較重~~~~~~
pgn wrote:
說好話,搏形象,軟化對抗,時間拉長,美國不只佔不到便宜,受傷恐怕還比較重~~~~~~


川普對其他國家暫緩對等關稅,是不得不,也是高招!!

其一,慢慢跟各國談判,各別擊破撈好處。先震撼,再出慢招,溫水煮青蛙,各國也很難團結起來對抗。
其二,針對反抗的國家報復孤立,收殺雞儆猴之效。
其三,緩解美國國內的反彈聲浪。
其四,高關稅暫時大縮水,立即降低傷害。

以上第四個,其實仍有疑問,因為美國目前仍然對上的,是中國。美國要佔上風,可能需要儘可能地孤立中國,且快快的打到底。

如果中國儘可能放慢放軟,而且繼續推動國際合作,對歐洲更友好開放;美國的策略可能就會破功~~~~


美國要再升高稅率,已沒意義,不再理他,隨便他升吧~~~~~~~

參閱:關稅戰下,歐盟商會:中國須調整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 (2025/4/16)

摘錄:

彥辭(Jens Eskelund)還提到,當前情勢下,北京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說服全球合作夥伴「與中國合作有益」。
中國歐盟商會今天發表《中國製造2025:實現技術領先的代價》報告。彭博社報導,彥辭表示,中國應逐步擺脫高度協調的產業政策架構,轉而回歸推動中國過去30年取得成功的「大膽市場化改革」,讓中外企業能在公平環境競爭。

=================

中國為了應對嚴峻的經貿金融波動,求存求自保,就需要與歐盟、東南亞、甚至是日本,建立更為鞏固的「長期互利關係」;這也是走出新局所必需。

「長期互利關係」,也需要建立在公平與互信上;而政治上的合作與互信不可少。中國需要在政治與外交上,更開放更友善。
怎樣在烏俄戰爭上展現更多善意與實質作為?
怎樣在南海爭議上找出友善與互惠之路?


pgn wrote:
最糟的情形是中國政府誤判,嚴重自毀前程;其次是兩敗俱傷或經濟危機 (但可控)。

對中國最好的情形可能是,不受貿易戰的顯著影響,不與國際脫鉤,經濟持續成長,外交得到支持,區域秩序穩定。


未來三到四年,對中國可能相當關鍵。

不受政治挑釁、維持經濟穩定、堅持和平與國際合作開放,需要高超的判斷力與技巧。但這是中國必須走的路!


pgn wrote:
「長期互利關係」,也需要建立在公平與互信上;而政治上的合作與互信不可少。中國需要在政治與外交上,更開放更友善。
怎樣在烏俄戰爭上展現更多善意與實質作為?
怎樣在南海爭議上找出友善與互惠之路?


追根究柢,所謂的「長期互利關係」,其實牽涉到中國國家的長期總目標!

中國國家的長期總目標是甚麼?也許這要領導階層講了才算,也許不同領導人的答案可能不同,甚至會隨著時間而變!

但是,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怎樣的目標,中國才能持續富強,才能長期屹立不搖,才能對人民真正有利?

是稱霸嗎?是世界首強首富嗎?

還是維持和平繁榮,維持合作開放、維持公平均衡與穩定秩序,與世界各國共存、共享、共榮?

「稱霸」,有好結果? 還是「共存、共享、共榮」有好結果?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