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8年一大家人回去過一次,記得那個時候還是滿落後的。全部都是泥土路,連水溝都沒有。不像台灣農村道路兩邊都是水溝,所以路上都是一灘一灘水。
當時大家都是上茅坑,可是因為糞池沒有蓋上,所以到處都是蒼蠅。每天自來水只有兩小時有,所以每一家都有兩三筒水缸接水其他時間用。電記得是二十四小時都有。
我映像最深刻的是當地縣裡村里的幹部還來接待我們,說返鄉。請客吃飯好幾次,幹部門都一起。除了縣長、鄉長、個書記呀,竟然還有台灣關係部官員和國際關係部門(我們隨行有兩三個美國人,因為家裡有人移民後結婚)。我很驚訝的是連一個小鄉縣都有專門負責統戰的部門!
十年了,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情況有沒有所改善。希望他們生活環境已經和樓主一樣變好了。有時間應該再去一次。
JillyPolla wrote:
樓主你好,我老家是河...(恕刪)
您好。南河縣緊挨著雞澤縣,雞澤縣挨著曲周縣,我姥姥家是雞澤縣的。曲周和雞澤都屬於邯鄲市,南河屬於邢臺市,你跟王寶強是同鄉。我家到邢臺60km。路的修建一靠政府,二靠自己。記得小時候,我們家也是這種路,一下雨機動車就別想出去了,全是泥巴。我們那經濟作物為主,這種路直接導致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後來村民自己集資鋪設煤渣路,到後來慢慢鋪設水泥路/瀝青路。最後是政府出一部分,村民出一部分,才全部鋪完。
我老家在2011年還是哪年以前,還是上茅坑。後來才改善了點,但是依然沒有集中化的下水道建設。到目前廁所問題依然不好解決。
我覺得他們是忽悠人的吧,從沒聽說縣裏還有對臺工作單位的,或者他們本身就不是屬於縣裏的工作人員。別說縣裏,估計邯鄲市都不一定有。
PCCom0514 wrote:
說到毛澤東可以拿鄧小平來對比。鄧小平最大的功績在於改革開放。現在可能覺得沒什麽,當時拋棄計劃經濟、走市場經濟的思想在社會上是大逆行的。所以很多人對鄧小平在經濟上的貢獻是非常肯定的,有點像臺灣的蔣經國。例如:深圳也就是鄧小平時代定下的一個大計劃,30多年的時間,造就了現在的深圳,從一個小村莊變成現在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例如:我父母說,土地承包制以前,所有人在農地幹活都是得過且過,混日子,反正是大鍋飯,按時按點下班。土地承包制度以後,除了極個別的人,大部分都是認真辛苦的經營自己的農地。幹活累倒累病的人數不勝數。
鄧小平一生最大的問題是在他有生之年沒有改革大陸的政治體制。先不論89的動因,背景,過程,單論他的後果。他導致了大陸政治上全面固化,很少人敢再公開支持政改,民主化。在89之前思想是很開放的,言論管制並不嚴格。還導致了政黨政治進入校園,領軍教育,到現在所有的國營單位都有書記這種過時的東西。他個人也因此成了很多人對他最大的詬病,不然他可能成為美國華盛頓式的人物。...(恕刪)
改革大陸的政治體制,很難。
前蘇聯的解體...
經濟改革開放,也是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自由起來。
然後再...
民主,人權,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民主,人權,是人民爭取來的。
擁有政權者,最大風險,就是失去政權。
台灣民主化過程...
街頭運動,學運等...(政治運動)
讓擁有政權者知道,潮流不可擋。
●黎明之前的夜晚總是最黑暗的!
●黑暗不能終結黑暗.唯有光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