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還有很多人對稀土不瞭解,必須科普一波

farmer3000 wrote:
精煉提純的技術含量低,隨便挖一組人才走就能不斷地複制建廠量產

科盲是這樣的,以無知為榮耀。
美國自己的實驗室稀土提純能力(5N)只有中國大陸二等產線水準,而美國在這種提純度下還只能做到實驗室少量提純,和量產水平差了萬倍起跳。
中國大陸量產稀土的一等產線是6N~

還有,稀土的提純處理方式無法通用,不同地區原料就得有不同的提純步驟,而這就是稀土有沒有商業競爭力的關鍵之一。
這些也不是啥秘密,稍有研究的都知道,只有拿通稿複讀轉貼的傢伙會犯這種錯誤...
RR wrote:
科盲是這樣的,以無知為榮耀。
美國自己的實驗室稀土提純能力(5N)只有中國大陸二等產線水準,而美國在這種提純度下還只能做到實驗室少量提純,和量產水平差了萬倍起跳。
中國大陸量產稀土的一等產線是6N~

還有,稀土的提純處理方式無法通用,不同地區原料就得有不同的提純步驟,而這就是稀土有沒有商業競爭力的關鍵之一。
這些也不是啥秘密,稍有研究的都知道,只有拿通稿複讀轉貼的傢伙會犯這種錯誤...

珍惜 你能吹的日子,也許 2年不到吧! 讓 中國哭鼻子生生世世。
精煉提純工藝的天花板不高,利字當頭下追兵很快就趕超中國!
wzn
wzn

台灣早就有 40% 的"哭鼻子生生世世"一直無自我意識成為專制黨"塑膠印章"。

2025-10-14 8:43
jimny_dc

40%的呆丸盲蛇. 口黏.

2025-10-21 14:03
farmer3000 wrote:
珍惜 你能吹的日子,...(恕刪)


你以為稀土是拿篩子篩就可以了喔!!

稀土精煉工藝極其困難、技術門檻高。
技術要求高 :
萃取劑比例、pH、溫度需極度精準控制。
產品純度要求達「四個9」(99.99%)以上。
設備需耐酸耐腐蝕,投資成本高。

目前美國確實在努力追趕中國的稀土精煉技術,但短期(3–5 年)內要完全追上仍非常困難。
一、中國目前的稀土技術地位
中國自 1980 年代起投入稀土開採與精煉,現在掌握:
全球約 70–80% 的精煉產能
最成熟的萃取與分離工藝
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從礦 → 金屬 → 磁體 → 成品)
擁有世界最大稀土企業:
「中國稀土集團」(2021年由包鋼、中稀、贛稀等合併)

二、美國的現況與困境
採礦能力有-
美國加州 Mountain Pass 礦 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稀土礦之一。但該礦早期(1980s–1990s)污染嚴重被關停,現由 MP Materials 經營,2020年代重新生產。

缺乏關鍵「分離」與「冶煉」能力-
現在 Mountain Pass 開採出的稀土礦粉,仍需送往中國分離提純。美國幾乎 沒有大型稀土分離廠。

成本與環保挑戰-
美國環保法嚴格,不能像中國那樣以低成本大量使用酸液。自建精煉設施成本高、投報率低(私企不願投資)。
stevenieong

hidear1024 阿共豈只不會進步,在鶄蟾宇宙,中國還處在大煉鋼大躍進、超英趕美的時代。[真心不騙]

2025-10-16 10:39
hidear1024

所以我常常在笑這些整天黑阿共的,結果把自己給忽悠瘸了[偷笑]

2025-10-16 10:51
13enny wrote:
1、全球重稀...(恕刪)


稀土能提煉出來,不代表能用,濃度也很重要
cman4434 wrote:
二、美國的現況與困境
採礦能力有-
美國加州 Mountain Pass 礦 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稀土礦之一。但該礦早期(1980s–1990s)污染嚴重被關停,現由 MP Materials 經營,2020年代重新生產。

缺乏關鍵「分離」與「冶煉」能力-
現在 Mountain Pass 開採出的稀土礦粉,仍需送往中國分離提純。美國幾乎 沒有大型稀土分離廠。

成本與環保挑戰-
美國環保法嚴格,不能像中國那樣以低成本大量使用酸液。自建精煉設施成本高、投報率低(私企不願投資)。

MP Materials 被視為美國重振稀土霸業、確保關鍵材料自主的「國家隊」。
1、2026 H2 Mountain Pass 重稀土分離線完工,不再送往中國分離提純。
2、2027 Fort Worth Independence 磁鐵廠量產 & Apple 回收磁鐵出貨。
3、2028 “10X Facility” 年產 10 kt NdFeB 磁體調試 → 形成礦-分離-磁鐵全閉環。

稀土分輕、中、重,中國的中、重稀土主要是出口用,不出口則自己的業者先倒閉!
再則讓出中、重稀土的國際市場份額,反壯大了 MP Materials,
它也取得 NdPr 10 年每公斤 110 USD 價格下限 + 10 年 100 % 磁鐵採購承諾。
bulldog2005

可是無論如何,證明了這位老兄從頭到尾不知道哪裏找來的假資料,還振振有詞的認爲自己才是真理,笑死人了。又是一巴掌。

2025-10-13 22:45
shang20226

本來Mountain Pass的礦石在中提煉完後,可以送回美國,現在也要管制了

2025-10-15 5:50
farmer3000 wrote:
2026 H2 Mountain Pass 重稀土分離線完工,不再送往中國分離提純。


說什麼也沒用,一如中國芯片,等實物吧
這就是一場互卡節點之後的賽跑,也是全球化已死的標誌
13enny wrote:

如果只是污染,歐美找個發展中國家建廠就好了


稀土並不稀有,找發展中國家建廠,看似簡單,但也要國家支持,才能形成一條龍產業鏈

發展中國家的基建設施通常都比較落後,除非歐美願意投資改善該國的基建設施,但歐美不太可能為了投資,去改善他國的基建設施

也就中國自己就有稀土、基建設施、又願意破壞環境,才能壟斷全球稀土,其他發展中國家,很難再複製
farmer3000 wrote:
不出口則自己的業者先倒閉!


你也知道這個道理喔!! 所以高通, 輝逹拚命的要往中國市場發展就是這個原因, 你不知道嗎?

高通(Qualcomm)和輝達(NVIDIA)重視中國市場,主要是因為它不僅市場巨大,更是一個戰略性且無法忽視的市場,失去中國市場就是自取滅亡。

為什麼中國市場對高通和輝達至關重要?

1. 龐大的營收貢獻與市場規模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電腦市場,規模極為龐大,任何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都難以忽視。
輝達 (NVIDIA): 分析師曾估計輝達約有四分之一的 GPU 銷售來自中國。即便在管制趨嚴後,黃仁勳也指出中國大陸市場規模在 2026 年上看 500 億美元,是「非常重要的機會」。
高通 (Qualcomm): 高通在中國手機晶片市場佔有極高份額,與華為、小米、OPPO、vivo 等手機製造商有著深厚的合作關係,中國市場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核心理由: 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失去數十億美元的營收和全球市場份額,這是任何上市公司都難以承受的打擊,失去中國市場就是自取滅亡。

2. AI 研發與生態系統的關鍵地位
對於輝達(尤其是 AI 晶片業務)來說,中國不僅是客戶,更是技術和人才的聚集地。
AI 人才庫: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指出,全球 50% 的 AI 研究專家在中國大陸,且大陸在軟體領域能力極強。
生態系統競爭: 如果輝達缺席,中國本土競爭對手(如華為)就會迅速建立自己的 AI 平台和生態系統,並將其推廣到世界各地,進而對輝達的全球領先地位構成長期威脅。
核心理由: 在中國建立生態系統,就是掌握全球 AI 技術發展和應用趨勢的關鍵。

3. 避免本土替代和加速競爭
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加速了中國本土公司「國產替代」的腳步。
黃仁勳批評美國政策的邏輯錯誤,認為限制出口只會促使中國開發替代品,導致輝達在中國的市佔率迅速被本土對手瓜分。例如,輝達在四年內流失了 45% 的中國市佔率,讓本土對手有了發展的動力和政府支持。
高通同樣面臨中國本土晶片設計公司的競爭威脅。
核心理由: 即使無法銷售最頂尖的產品,兩家公司也必須保持在中國的存在感和技術參與度,以減緩競爭對手的成長。
cman4434 wrote:
你也知道這個道理喔!!
所以高通, 輝逹拚命的要往中國市場發展就是這個原因, 你不知道嗎?

高通(Qualcomm)和輝達(NVIDIA)重視中國市場,
主要是因為它不僅市場巨大,更是一個戰略性且無法忽視的市場,
失去中國市場就是自取滅亡。

道理是沒錯,但稀土是小牙籤、AI是大雞腿!
中國不賣稀土掀不了三尺浪,美國不賣 AI蕊片? 中國肯定亡國滅種!
cman4434

中國不賣稀土, 美國沒有原料要全面停工, 美國不賣 AI芯片, 中國自己製造芯片, 兩者勝負己定, 東昇西降之勢不可擋!!

2025-10-14 7:54
Blues0722

沒有AI就會亡國滅種?? 那人類在當時沒有AI的年代裡怎麼沒有滅亡??[這我不行]

2025-10-15 15:09
全球的稀土專家都不上班

集中在這一樓了!!

厲害!!
jimny_dc

因為要防止有人妖言惑眾, 只好委屈一眾有識者一一指證. [拇指向上]

2025-10-21 14:11
北台灣第一巴圖魯

每個講得好像自己家就是挖稀土的一樣, 真TM好笑!![笑到噴淚]

2025-10-22 10:58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