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斯·F·卡爾森(Evans Fordyce Carlson, 1896–1947)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也是二戰中著名的「卡爾森突擊隊」(Carlson’s Raiders)指揮官。然而,他對中國戰場的觀察,對美國軍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1937 至 1938 年間,卡爾森以駐華美軍觀察官的身分深入中國抗日戰場。他並沒有單純停留在國民政府的戰區,而是選擇隨八路軍活動,並與朱德、彭德懷等中共高層接觸。這段經歷使他直接觀察到中國共產黨部隊與國民黨軍隊的鮮明差異。
卡爾森注意到八路軍雖然裝備簡陋,卻展現出極強的紀律與群眾動員能力。士兵與村民之間的關係建立在政治教育與互助精神之上,形成「軍民一家」的格局。這種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結合,使得八路軍不僅能持續獲得後方支持,還能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保持戰鬥力。
受到這些經驗的啟發,卡爾森將中共的「三人小組」制度加以轉化,形成美軍中的 “Gung Ho” 精神(意為「共同努力」)。在他指揮的突擊隊裡,強調戰士間的平等、合作與共同責任,這在當時的美軍組織中極為新穎。
更重要的是,卡爾森從中國的觀察中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二戰結束後國共爆發內戰,中共憑藉與群眾的緊密聯繫以及組織動員力,將最終戰勝國民黨。歷史證明,他的判斷正確。
卡爾森的經歷,使他成為少數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力量來源的美國軍官之一。他把八路軍的精神帶回美軍,並在太平洋戰場上發揮了獨特的影響力,也讓後世得以窺見中共在戰爭年代的組織優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