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英智庫調查得到一份回應指出中國留英學生被中共要求監視同學......

大紀元臭了
換英國智庫高大上
TATAMAMA

Ian S. 每個大妓院都會有一兩沒有節操的妓女

2025-08-08 8:30
Ian S.
Ian S. 樓主

TATAMAMA 無禮。你應該去面壁思過,然後努力加強個人修養。在那之前,別自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

2025-08-08 10:18
Buzz_Cookie wrote:
還真的誒,雖然是英國...(恕刪)

建議閣下以後先做夠功課再評論,免得尷尬。

在英國,很多智庫都註冊為慈善法人組織,因為它們從事的主要活動(例如研究和公共教育)經常被視為能夠推動公益教育,而公益教育就是一種被承認的慈善行為。慈善法人組織的地位可以讓這些智庫獲得減稅以及慈善組織享有的其它特權。

UK-China Transparency這個智庫的人員分成Team、Governance、Advisors三部份,目前一共8人。閣下談論這個智庫的背景時,為何只談Advisors裡的1人呢?怎麼不談其餘7人呢?把其中1人的經歷說成這個智庫的背景,這種做法不是在偷換概念嗎?

再者,advisor(顧問)可以是另一個機構或公司的人員,而他的機構或公司完全有權決定要與誰合作。
Buzz_Cookie

但是你也不能否認他的報告跟大紀元的立場非常相近,就是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

2025-08-08 4:57
Ian S.
Ian S. 樓主

Buzz_Cookie 他的報告跟所有揭露中共的媒體的立場都相近,而不是只有一家媒體。

2025-08-08 10:32
Ian S. wrote:
建議閣下以後先做夠功課再評論,免得尷尬。

我真的有做功課啊。

這是他自己網站說的,整個“慈善法人組織”只有兩個兼職員工啊。
Buzz_Cookie wrote:
我真的有做功課啊。這...(恕刪)

有做,但是沒做夠。看句子不能只看一半,後半部份還說「with the help of a generous team of volunteers.」,翻譯:「以及一個義工團隊的熱心幫助」。
Ian S. wrote:
有做,但是沒做夠。看...(恕刪)

那這個可以嗎?



這個 “英國智庫” 一整年的研究經費不到 1000 英鎊,「義工團隊」再強大,這個 “英國智庫” 能有多厲害?


註:資料來源都是他的網站,就不貼連結了。
Buzz_Cookie wrote:
那這個可以嗎?這個 ...(恕刪)

厲害與否,應該看它的研究成果,而非研究經費。只要它的研究成果有學術性、有可信度,自然就會被採納。它在兩年前才成立,仍在招募人才,因此人員還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Ian S. wrote:
厲害與否,應該看它的研究成果,而非研究經費。

沒經費,怎麼做研究,光靠義工嗎?

我對他調查的內容沒意見,跟我無關。

但是可不可以不要把網友當白癡?

扯什麼“英國智庫”,好像很厲害,結果這個硬加上的 “智庫” 只有兩人兼職,全年只有不到四萬台幣的研究經費,全年誒。。。。一個月三千多塊新台幣在英國的消費水準能有什麼自己的 “研究成果”。

另外,我相信你應該沒看過「英中透視」的原文報告吧。

棱角編輯部,也就是你貼的文章翻譯並不是很正確,加了一些私料進去。

就拿 “中共要求中國留英學生監視同學” 來說,你知道所有回應有幾份是這麼說的?

不好意思,只有一份,而且還是 hearsay。
Ian S.
Ian S. 樓主

Buzz_Cookie 我沒說trustee,它的義工人數是可能超過6人,但這有關係嗎?

2025-08-08 10:42
Ian S.
Ian S. 樓主

Buzz_Cookie 總共有兩份回應提到監視。一份說多位中生向他吐露受到中共官員要求監視校園活動,另一份是學者說多位中生跟他說監視無所不在。講實話,我覺得你在做功課這方面有待加強。

2025-08-08 10:44
Ian S. wrote:
厲害與否,應該看它的...(恕刪)


你省省吧,所謂真實性就是輪子最不關注的東西,
都被我戳破好幾次了還不知道改,
看到可以黑對岸的料就趕快貼,
你與其對著網路鄉民反駁這個那個,多反省下自己先。
Ian S.
Ian S. 樓主

超級小任任 真實性當然高於閣下貼的垃圾文。

2025-08-08 15:46
超級小任任

Ian S. 你自己評分啊?[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都被我戳幾次了,你真好意思說欸。

2025-08-09 0:09
我們的留學生就是沒有互相監視搞出了張憲義
現在最大條的就是2奈米外洩
Ian S. wrote:
總共有兩份回應提到監視。一份說多位中生向他吐露受到中共官員要求監視校園活動,另一份是學者說多位中生跟他說監視無所不在。講實話,我覺得你在做功課這方面有待加強。 ...(恕刪)


謝謝指教。

不過怎麼說,在盲目相信這些做出來的資料之前,我們可不可以先跳出來看一下。


首先,這份問卷歷時很長,將近一年,而且是兩個兼職的員工完成的。

他的報告上都有寫,沒有你想像中的義工幫忙這回事。


再來,這份問卷非常非常非常不專業。

問卷的問題設計充滿了誤導性。

在你反駁這句話之前,請先讀一下他的報告,問題有誤導性這個事實是那些填報告的學者提出來的批評,而且作者也在報告中承認了,garbage in , garbage out。不過我們先把這放一邊,先談談一些基本的錯誤。

第一個就是基本數據樣本不夠。

原始的 469 份問卷裡面只有 43 個回應,後來又追加了 1415 個問卷,只有 8 個回應,而且還一個重複的。總共將近1900 份送出去的問卷,只有可憐的 50 份的樣本數。

這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既然強調這個問卷是匿名的,但是後來還是對某些特定的問卷還追加了訪問。

這是大忌,完全在耍寶,你要面訪還匿什麼狗屁名啊。

經過兩種不同方法取得的資料,根本不能放在一起做問卷總結,他自己就先把原始資料給污染了。

而且,報告中完全沒有對被訪問者的基本資料有做任何研究,男的女的,年齡多大,跟中國學生接觸的時間有多久,有跟幾個中國學生接觸過。這些基本的東西對他完全不重要,為什麼呢?因為他著重的只是先射箭再畫靶的問題內容,就看有幾個回應可以讓他做文章,讓想相信的人相信他製造出來的鬼話。

另外,最最最最最最最誇張的是,他問卷的內容是中國學生的感受,那請問有幾個中國學生被問卷訪問到呢?答案是 0。所以說所有的問卷有關中國學生的答案都是聽說的。

其他還有一大堆問題,懶得說了。

反正這些問卷是要給那些想要相信的人看,對不對不重要,是不是垃圾不重要。

只要加一個號稱 “英國智庫” 在標題上,就會有人連原文都不看就轉貼。

Now。。。。。是誰在做功課這方面有待加強???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