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is30901 wrote:華爲在美國全面制裁下,只用四年時間, 做得好不好就不評論了華為旗下的海思做 SOC 已經快 20 年了之前在台灣也搞了幾百個人不過現在都收掉了,可能還有一些人偷偷在家上班吧他不是只做四年,是這四年來比較低調
華為「天才少年」助力Mate60 超狂技術領先蘋果內幕曝光2024-12-11 13:56 聯合報/ 記者 林宸誼 /即時報導華為在2023年的 Mate60 系列旗艦手機中,首發民用手機衛星通話功能,讓蘋果緊跟華為的腳步,也推出支持衛星通信的iPhone 14系列,目前衛星通話已逐步覆蓋到各大大陸國產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中。其中手機搭載衛星通話功能,是自家「天才少年」的傑作,華為心聲社區發布長文「掰掉衛星電話的外置天線,華為『天才少年』助力 Mate 捅破天」,透露關於 Mate60 衛星通話技術實裝的歷程。IT之家報導,文章提到,27 歲的孫利濱,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博士期間一直專注於移動終端天線的研究,在與華為的合作項目中應用成果突出。獲得「天才少年」聘用後,入職華為,和團隊用 2 年時間完成了「手機衛星通話」這項填補業界研究空白的突破,成為 2023 年終端 BG 十大發明之一。孫利濱在文中透露,他在 2021 年 7 月入職華為時,公司在 Mate50 上剛剛完成了衛星短消息功能的技術規劃和功能開發驗證。根據內部評估,若要進一步實現衛星通話,則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提升天線性能 ,需要將天線增益提高 9 至 10 分貝(dB),這被認為是「世紀大難題」。孫利濱和團隊打破常規的天線設計思路,另闢蹊徑,提出了圓極化手機天線的設計範式,並提出了採用 X 模式天線在手機上實現圓極化設計的天線方案,並在 2022 年 3 月成功進行首次衛星通話演示。孫利濱坦言專案一開始,看好衛星通話作為賣點的人是少數。終端評判一個功能的價值,底層邏輯是有多少人用。因為萬一被打上可能整個手機生命周期都沒人用的標籤,他們接下來去推進每一件事都非常困難。這不僅涉及產品與晶片的節奏匹配,他們一度還被說可能趕不上 Mate60 這趟車。孫利濱指出,若等到下一代產品,華為很可能會被友商趕超,於是找到了一個機會,趁華為終端 BG 總裁餘承東到上海,向他匯報。「我們帶來了給電信商展示的天線,選了位於東方萬國 12 樓的會議室,會議室的窗戶正好對著衛星的方向,而且 12 樓比較空曠。我們在匯報中穿插了衛星通話的展示。」孫利濱表示,余總看完效果,會上直接就拍板了,這是一個關鍵里程碑,最終決策在 Mate60 系列手機上落地衛星通話功能。
華為在台積的最後一批手機SoC訂單是麒麟9000、5奈米製程,其實海思在IC設計方面本來就沒啥問題。就連老美禁了3奈米EDA後還是沒用,我聽台灣海思的人說華為松山湖那不知道從哪搞來的授權,一樣有在用EDA Tool玩3還是4奈米(被老美禁了以後喔),所以會拿設計出來說嘴的粉紅根本搞不清楚狀況,華為面臨的問題一直都是代工製造。目前看到的是mate 70使用9010跟9020兩款,如果這消息確定屬實的話,大概是下面這種狀況吧!不論製程技術,9020良率應該遠低於業界水平,所以才須要拉前代晶片出來救援!不然自稱一線廠的華為,怎麼可能搞這種掉漆的事情年度旗艦機部分型號用前代晶片9010?用9010這一型號的Mate 70,就真的只有孝子才會買!大概也是b站很多人說這次賣不好的主因(個人觀點)過去不是沒有公司拿幾年前的舊旗艦來用,但都是賣中低價或是像三星的fe輕旗艦系列。華為會拿去年晶片用在今年度旗艦機,感覺是吃定消費者的愛國情懷夠強!但可以確定一件事,只要華為一天不敢公布製造訊息,就表示它根本無法自主,至少有某些重要環節是它所無法掌控,因為一旦公布就會被美國大棒制裁!所以有1點可以確定,華為粉們別別別再吹“自主”,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反正幫華為搞代工的那票台灣人,農曆年會回台灣,到時候打聽一下就知道什麼狀況了!
bbvvccjojotv wrote:全世界絕大部分手機用戶,重度遊戲用戶佔極少數,絕大多都是拍照,上網,看影片,社群,這些功能根本無需強大的晶片。 我們活在平行世界吧?請問哪個網紅開箱測評手機,不會測遊戲效能? 我相信有,但不到1成吧!不要為了捧華為說這種噁心的話好嗎?之前還有一個跟你一樣扯,還建議版友買安卓遊戲機,真的莫名其妙,我買其他品牌的旗艦機就是能兼顧拍照上網影片遊戲,為何花同樣的價格買華為的旗艦機就不能要求遊戲效能?對了,如果是強調紅色部分功能的客群,根本也不需要花旗艦價格買華為對吧?有些1萬出頭的中階機,拍照效果就不錯啦!這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