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瑞士央行2022年大賠1430億美元

請民進黨政府放手,讓台電跟中油跟上國際原物料價格反映,讓油價、電價雙漲,看看台灣能否撐住通膨?而不是讓台電與中油負債,欠錢終有一天要還錢,如今中央與地方不斷用負債,來營造繁榮穩定假象,只有局外人看不清楚黑暗面,還在歌功頌德。
On9ccc

超收的稅可以東撥西補

2023-01-14 10:59
hermas

超收的稅不夠花,政府又借了更多的債

2023-01-16 1:28
Commonwealth wrote:
1. 台灣2022年在國際經濟上排G20(如果不算計算方式詭異的伊朗), 歷史上第一次, 這點國民黨曾經做到嗎?
2. 台灣央行雖然保守到極點, 但是也穩定過了艱困的一年.
3. 2022年, 整個歐洲光帳面上通膨就10%, 美國到年底超過7%, 台灣以同樣的計算標準卻可以壓在3%以內, 電價維持在德國五分之一的同時, 還能有錢發給你,


台灣房價如果改實坪計價,應該是世界最高。而台灣人的薪資,只是中段班而已。

你列的那些都只是無感的數字,經濟成果都讓廠商賺去了!完全無法觸及人民的生活。
個人認為基本上台灣經濟有這樣的結果,政府的影響力極小,任何的貿易談判都是雙面刃,極大的原因是民間企業努力的結果加上國際經濟環境佳所達成的,這個部分我想不管是任何人跟政黨來做差異都不大(經濟環境差,再怎麼厲害也沒有用),接著,台灣一直在用失真的數據計算通膨,跟歐美所用的計算基礎不同,若把房價計入,通膨早超過7%,用錯誤數據決定經濟政策反而易造成錯誤,這也是為何學界要求政府要重新定義數據原因,這個是政府失職的地方。另外,民眾所期待的司法改革,高房價對策都沒看到政府有積極作為,最後台灣詐騙橫行,演變成直接將人囚禁事件,也沒看到政府從源頭法律面提出更有力的對策,我想光這幾點就引起民眾的反感,個人覺得蘇院長原本做事有魄力凡事求效率,但是後期對於一些民眾所關心的議題卻沒有發揮政府該有的功能。
台灣現在靠舉債維持經濟,就像一般人工作收入減少,但拿房子去增貸好幾千萬出來,馬上生活就很好過沒錯,但未來30年要慢慢還,等未來要還錢就痛苦了。
Commonwealth wrote:
寫完一篇廢文, 重點來了:

1. 台灣2022年在國際經濟上排G20(如果不算計算方式詭異的伊朗), 歷史上第一次, 這點國民黨曾經做到嗎?
2. 台灣央行雖然保守到極點, 但是也穩定過了艱困的一年.
3. 2022年, 整個歐洲光帳面上通膨就10%, 美國到年底超過7%, 台灣以同樣的計算標準卻可以壓在3%以內, 電價維持在德國五分之一的同時, 還能有錢發給你,

這樣的行政成果, 有人卻要求行政院長盡快下台?
我到底是活在一個多麼錯亂的地方?

啊不就好棒棒
蔡媓讚
蔡媓棒
蔡媓OK棒
不過我是希望換個行政院長
看能不能再加薪個三五趴
Commonwealth wrote:
1. 台灣2022年在國際經濟上排G20(如果不算計算方式詭異的伊朗), 歷史上第一次, 這點國民黨曾經做到嗎?

樓主是腦袋不太好使。是沒讀過經濟學,數學,還是沒讀過歷史?還是通通沒讀過?台灣是外貿依賴型經濟體,經濟好壞受外部因素極大,跟誰執政其實沒多大關係。你去看看,有哪一年,美國經濟不行時台灣還能正成長的?又有哪一年,美國經濟好得不得了,而台灣爛得要命?(這個還真的有,就是阿扁執政時)

外貿依賴型經濟體的政府真正能做的,其實是和各國的經貿談判,而真的要說的話,近幾年對台灣最有利的經貿談判,還不是國民黨談出來,民進黨前倨後恭,現在愛得不要不要的ECFA?

內政部最新統計,民國110年離婚對數4萬7888對,已連續4年下降;婚齡中位數為7.95年,顯示半數離婚者婚齡未超過8年,其中又以婚齡未滿5年占34.75%最多,創下近10年新高。

一、出生率及死亡率趨勢
2022年出生數預估為13.9萬人、死亡數為18.4萬人,自然減少5.5萬人。 我國粗出生率與粗死亡率曲線於2020年交叉,粗死亡率高於粗出生率,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且人口自然減少的規模將逐年擴大。

反而台灣的內政的好壞才是和執政黨有關。
照你這種缺乏歷史觀察能力的邏輯,看了上面的新聞,你怎不說,民進黨把台灣人口出生率跌到歷史新低,台灣人生不如死,而且婚齡未滿5年的年輕人離婚率新高,這點國民黨曾經做到嗎?
就像公司的老闆, 極力壓榨員工, 員工恨老闆. 但公司股價一直上漲, 股東喜歡這個老闆.
這時對老闆的評價就看你是以股東還是員工的立場了.
2016蔡英文說過的話
都應驗在自己身上了
整天雙標 時空背景 炒房民不聊生 只有大地主炒房客建商得意 市井小民民不聊生
六年前就開始打房 現在的通膨你根本有很多責任可以推卸 和你沒關係
真是神奇的結論!

這兩年出現了前所未見的 IC 缺貨、漲價的情況。

台灣半導體界因緣際會大肆獲利,才造成台灣人均GDP超過日本的神奇現象!

現在筆電廠商堆了幾個月賣不掉的庫存,連台積電也將迎來營業下滑,

這不是政府的錯,同樣的前面的獲利也跟政府無關。

政府要負責的是物價普遍上漲,還有工作、生意受疫情影響的一般百姓的生活,

半導體業者只是很少一部分的人,雖然前兩年他們可能賺了台灣近一半的錢!
1.瑞士央行是匯損,不過樓主主題不是在此

2.歐洲通膨主因在烏克蘭跟俄羅斯戰爭
以及俄羅斯反經濟制裁,導致能源價格高騰

3.台灣受影響,用同因素比較,只有能源
以及運費項目,但實際台灣民生物價已經漲
20%~3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