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國學者居然在宣傳阿拉伯數字起源於中國

愛。回。家 wrote:
孟席斯的鄭和發現美洲論備受爭議,大部分學者認為鄭和發現世界論是虛構的。很多人認為他的觀點缺乏足夠的確定性證據。中國和世界上一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致批評此書。

每次航行什么时候到哪,干了什么都有清晰的文献纪录,那种什么郑和发现美洲这种论点,不值一驳了。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BigMac4Diet wrote:
你所謂的"中國學者"...(恕刪)


這個中國學者很會造假亂編 遇到對他質疑的馬上封殺
JINDERLANDOFFICE

台大的學者也很厲害,絕不封殺,一律過關。

2022-07-28 10:52
tom7615

對!台大論文...有名氣

2022-07-28 10:54
BigMac4Diet wrote: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查一下唐宋算籌符號跟古阿拉伯數字,古印度記數符號的異同。


要是真的還需要網友自己查??
愛。回。家 wrote:
孟席斯的鄭和發現美洲(恕刪)


所以是個潛艇艇長才敢寫 反正不是搞歷史的 不怕丟人
waffe wrote:
要說阿拉伯數字起源於(恕刪)


中國的文明很明確是由西方傳來的 商的墳墓出土的人骨曾拿去驗過dna 結果發現和白種人比較
接近 然後然後就沒有了

搞了半天 洋人還真的是中國的老祖宗

=========================================
唐際根,。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社會學中心講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安陽殷墟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學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專業教授等職

1997年,根據國家文物局批示,安陽隊在殷墟西部「黑河路」實施發掘。這次發掘清理了約100多具商代人骨架。1997年與1992年雖然僅隔5年,但學術界的科研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數年之中,德國、日本等國以基因技術研究古代人骨標本並取得顯著成果,燃起了我想以DNA技術揭示商族人種的希望。

當時吉林大學基因實驗室尚未建立,國內能看到的古DNA研究成果,只有古脊椎所劉武先生與公安部的合作。然而此前一年(199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了殷墟研究的一項國際合作,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合作。合作項目的主要實施者有我本人,還有荊志淳教授和志淳的老師Rip Rapp教授。


某日,Rip轉給我兩篇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是西方學者通過基因技術研究古人骨骼的案例。我讀後感觸更深。1997年,Rip推薦當時在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基因實驗室從事分子生物學和古人類研究的學者El Moto到中國。在我的安排下,El Moto在安陽工作站花了約一周時間觀察殷墟「黑河路」的商代人骨。我們當時計劃雙方對「黑河路」人骨開展一項專門的DNA研究。但研究之前需要另簽協議。

湊巧的是,在我們與美加學者簽協議前,中國科學院基因研究所的基因學家W和J(因未徵得他們本人同意,我暫以字母代替其名)主動找到我,希望合作開展殷墟人骨的基因測試。我們討論後,決定選取少量商代人骨標本,先將實驗做起來。必須說明的是,當時我選送的標本正是El Moto幫助整理過的標本的一部分。


不久實驗完成。W和J專程趕到安陽展示實驗結果。令我震驚的是:我選送的黑河路商墓人骨,其基因檢測結果接近此前日本學者所做的西亞人骨。W和J由此推測殷墟商人可能與西亞人相關

2000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金台飯店召開學術會議,W曾簡短說明其基因測試結果,但由於作爲合作者的我態度謹慎,W當時在會議上也採取了保留態度。具體的實驗數據,我想應該由W和J親自公佈。他們是實驗完成者,是真正的基因專家,而我不是。

這就是所謂「殷墟人骨是西亞人種」的大致過程。

W和J的測試結果,直接與此前體質人類學測量所得出的「蒙古人種東亞類型」結論相悖。通常情況下,我應該繼續與W和J共同研究,或者儘快啓動與El Moto的合作,但接下來兩項工作都未延續。這可能是導致今天有朋友向我發問的原因。爲此我說明如下:
tom7615

有天兒子問我 老師說人類是從猴子變來的 我告訴他"你老師是從猴子變來的"但你爸不是![笑]

2022-07-28 11:02
alsyu

你们四处认爹的行为真好孝

2022-07-29 8:09
阿拉伯數字本來就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這是常識吧?
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
這篇文章也沒有說阿拉伯數字是中國人發明的,
文章是說「算符」這個概念,是源自中國(算籌、花碼...)
邪惡小多 wrote:
阿拉伯數字本來就不是(恕刪)


你是都不看內容??

"以下阿拉伯数字改称为“通用算符”"
BigMac4Diet wrote:
而李兆良很顯然的是個愛熱鬧的博物學家。


結論是譁眾取寵了

不過沒想到內容還有可觀的

戰國時代就有清華簡算表這真是不知道



而且他這篇文恐怕寫的還比某人論文認真

至少旁徵博引看點還不算少
duowan2012dw wrote:
結論是譁眾取寵了 不(恕刪)


這有什麼 人家蘇美人子早就在解次元方程式了 那個發現是證明了中國在戰國時代確實已經曉得
乘法了 以前一直以為只會加減 不會乘除

=========================================\
對巴比倫數學的了解,依據於19世紀初考古發掘出的楔形文字泥板,有約300塊是純數學內容的,其中約200塊是各種數表,包括乘法表、倒數表、平方和立方表等。
JINDERLANDOFFICE

三國劉徽割圓術,已經懂微分理論了,你懂嗎?

2022-07-28 11:19
duowan2012dw wrote:
而且他這篇文恐怕寫的還比某人論文認真


這種也能叫論文??你是沒看過論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