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後退 wrote:
天生傻就沒救了,醫生不是你一出生就宣布你沒救了
北溪說關就關信不信,美國從德國撤軍轉去波蘭,沒看德國跳腳先是加碼給NATO再找上法國說要搞歐洲軍
對哪,儍就沒得救了。
你等北溪關了再來吹吧!
下面是今年1月21日的新聞。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四针对“北溪2”表态称,尽管与美国存在分歧,她的基本立场并未改变,不会放弃这个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https://www.google.com/amp/s/amp.dw.com/zh/%25E9%25BB%2598%25E5%2585%258B%25E5%25B0%2594%25E4%25B8%258D%25E4%25BC%259A%25E6%2594%25BE%25E5%25BC%2583%25E5%258C%2597%25E6%25BA%25AA2%25E9%25A1%25B9%25E7%259B%25AE/a-56302660
PainterJ wrote:
納粹很會騙人,土共也(恕刪)
澳洲人覺醒了
綠共毛蟲還要繼續傻下去?



《澳州金融評論報》 : 是我們先針對中國,中國才針對我們的
兩國簽署自貿協定後,我們用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反傾銷稅方式阻止了100多種中國進口產品;還在全球率先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我們譴責中國奪取南海有爭議的珊瑚環礁,卻無視川普撕毀一系列國際協議的行為;我們禁止中國在澳推進自己的利益和影響力,卻對別國的類似行為不聞不問;我們幾乎禁止任何來自中國的投資,也禁止州政府和大學與中方的雙邊合作。
從以上行為看,中國指責澳大利亞對其單獨歧視對待,並將我們定為“有敵意的供應商”。我覺得是有道理的。
當其他國家不僅繼續與中國共處且在建立更緊密的對華關系之際,澳大利亞可能會淪為孤家寡人。澳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撰文稱,過去15年中國貢獻了世界GDP增長的2/3。把我們的出口轉向其他市場,並不能取代中國。
但在媒體炒作和麥克風外交下,我們的雙邊關系難以修復。若沒有中國的市場、資金、人員交流和技術,澳大利亞也很難在疫情後快速增長。尋求緩和關系,至關重要。
中方堅持要求澳方采取“具體步驟”修復關系,以便恢復高層對話。第一步是承認我們對雙邊關系破裂負有責任,我們也應對中國關於我們對其出口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不滿更加敏感。第二,歡迎中國對澳所有非戰略性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和聯合研究活動進行投資,並明確具體領域。第三,承諾今後就兩國之間的任何問題,要與中國充分接觸然後再公開。這並不意味著損害澳主權或背離澳新美安全條約,這只是顯示我們作為朋友而非敵人的相互尊重。
另一方面,若我們確信中國如今是敵人,那麽就應說出來,取消所有合作協議,禁止出口鐵礦石、銅、鋁和煤,因為這些都可以用於制造軍備和彈藥。既想中國當我們的朋友又視中國為敵人,這樣首鼠兩端是不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