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0225 wrote:還有你的所謂全球.基(恕刪) 你可以多觀察一下世界各地的新聞報導喔事實上連中國科學家也不認同病毒來源於國外傳染病專家張文宏不認同新冠病毒來自國外而中國首先爆發群聚感染的現象當然更是證明了來源地在武漢
阿政 wrote:你可以多觀察一下世界(恕刪) ....上海復旦大學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科普有兩種,一種是把真的事情告訴你,另外一種故弄虛玄把你帶到溝裡面去。" 醫生學者敢於說出他的專業判斷,有什麼好奇怪?鍾南山對疫情的判斷,難道都等有120%實錘的科學證據才說嗎?...... 男人沒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習皇沒事要求修法,非心裡有鬼即身上有屎; 實際上,中國媒體一直在暗示病毒的真正來源 ====================可能還沒有到公開調查結果的時機。但很多媒體發布的一系列報導已經在暗示這個結果:包括負責生物安全的南京軍科院最早前往武漢,習近平要求加強生物安全立法,以及財新的有關最初要求銷毀病例的報導,最新又有國務院7部委的通知:加強高致病性動物源管理,所有這一切預示著病毒來源是實驗室,很可能是實驗動物發生了比如逃離之類的嚴重事故。 快訊: 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從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除農業農村部指定的機構和實驗室,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保藏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样本。嚴查未經批准的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 通知要求,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監管,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報省級以上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批准。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從事相關實驗活動。對海關為了檢驗檢疫工作緊急需要從事相關實驗活動的,緊急實驗活動結束後,應依法停止開展相關實驗活動。擬繼續從事相關實驗活動的,應依法獲得相應實驗活動行政許可。 加強實驗活動監督檢查。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對未經批准從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對由此產生的任何科研成果均不予認可。對實驗室能力條件發生變化,不再符合國家標准或有關規定的,要及時暫停或取消實驗活動許可。 同時,加強對所屬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出版機構有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成果發表的管理,將實驗室生物安全發布管理情況納入相關績效評價工作。 非官方指定單位和個人不得保藏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種和样本 根據通知,除農業農村部指定的菌(毒)種保藏機構和相關專業實驗室外,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保藏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样本。各保藏機構和相關專業實驗室要嚴格做好菌(毒)種和样本的收集、保藏、供應、銷毀管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和安保管理制度,確保菌(毒)種和样本安全。對於違規保存菌(毒)種和样本的,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監督其就地銷毀或送農業農村部指定的保藏機構保存。 通知提出,加強動物病料採集和使用監管。對於重大動物疫病或疑似重大動物疫病,應當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採集病料。採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工作人員,在採集過程中應當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感染,並對樣本的來源、採集過程和方法等作詳細記錄。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病料採集和使用的安全監管,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加強相關實驗活動廢棄物的處置監管,保證滅菌有效、流向可追溯。
阿政 wrote:中國首先爆發群聚感染的現象當然更是證明了來源地在武漢 (恕刪) 部分大陸專家是這樣說的沒錯 , 不過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已由分析基因序列角度開始質疑源頭是美國了 ~這次很可能跟09年蔓延全球的新流感一樣 ! 事實上新流感在美國鄉間已傳播多年 , 不過因為民眾生活型態及地廣人稀等原因 , 一直都只是零星發生 ...所以後來反而是首先爆發大規模傳染的墨西哥背鍋啦 ! 全球擴散後 , 最後新流感死了1.85萬~28萬人 .....-------------------------正常的話,H1N1新型流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就歷史紀錄看來,每年在美國,在那些與活體豬接觸者之中,有一、兩個案例。但是從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H1N1新型流感案例暴增。這段期間有12例的人類H1N1新型流感感染,其中11例與豬隻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另外一例不知道是否與豬有接觸。這可能是通報系統改善所致,但疾病管制局(CDC)表示,也可能是H1N1新型流感病毒基因改變與其他因素所致。新的H1N1新型流感病毒是不同的,還不清楚它何以出現,但是它感染人類,世界衛生官員對它持續保持關注。1976年於紐澤西Fort Dix之軍隊的H1N1新型流感爆發。該次疫情持續約一個月,之後就如同其突然出現一樣,突然消失了。當時有240多人感染;1人死亡。https://health99.hpa.gov.tw/txt/PreciousLifeZone/print.aspx?TopIcNo=553&DS=1-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