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何爆買日韓貨的風潮不再 日媒:瑞幸大陸人變了 !


mjh1021 wrote:
但是瑞幸的咖啡真的...(恕刪)
  要不要抵制美霸通用、福特汽車,改買你們的吉利、奇瑞比亞迪等等

  還是買文化神國現代汽車、起亞汽車

opposky35 wrote:
瑞幸咖啡味道和星巴克一樣...(恕刪)


說真的, 我也不懂星巴克咖啡好在哪!

只知道他據點超多(我家附近就2間), 比較方便買而已, 味道就普普

JasonStock wrote:



說真的, 我也...(恕刪)

吃氣份的店
主要是文青
是一種Fu
咖啡只是陪稱
糖水咖啡真的很難喝
當台灣的經濟走到今天,陷入成長的瓶頸時,中國正走在當年台灣高速發展的道路。過去中國花了十年的時間,人均 GDP 已經從 2006 年的 3,487.8 美元增加到 2016 的 8,930 美元,足足成長了將近一倍。這還只是全國平均,若以沿海較富裕省份或城市來看,如天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 GDP 更是突破十萬元人民幣,跨越一萬美元的關卡,而且許多省份也有迎頭趕上之勢。

台灣去年的人均 GDP 預估將是 22,000 美元左右(未經購買力平價),和前年相仿,目前仍然領先中國許多。

然而,人均 GDP 無法反映人民實際的薪資與所得。我們如果仔細看中國個別行業「平均薪資」的數字,恐怕會倒抽一口涼氣。根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5 年平均年薪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 11 萬 4,777 元(約 50.7 萬新台幣),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 11 萬 2,042 元(約 49.5 萬新台幣),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8 萬 9,410 元(39.4 萬新台幣)。而台灣去年的平均年薪資(含獎金、年終、保險等),是 58.54 萬新台幣。

誠然,每個國家、每個行業,都有「高薪」拉平均,造成統計數據與實際狀況或「民眾觀感」脫節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妨同樣來比比,一個台灣大學商管科系的畢業生,畢業後到中國、或留在台灣任職的起薪差異。根據我訪查幾個學弟妹的結果,可以確定如今中國沿海大城許多企業,給的起薪早已經超過台灣。

國際競爭激烈,台灣不應只挑自己喜歡聽的

相信上面我舉的數據和例子,即使都有憑有據,仍然會受到許多人質疑,諸如「中國國家統計局給的數字你也信?」或「台灣物價低,不能這樣算」,當然還有更經典的「國情不同,不然你去啊又沒人留你」。
黃嘉偉/沉默大眾
这种垃圾新闻你也信 日本现在还是中国第2大国外旅游目的地 第一是泰国 而且增长喜人 还有一点人均消费在提高 去日本普通买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时代过去了 但是一些药特别是感冒药 化妆品 药妆 和日本深度游 品质游 甚至还去日本体检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