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 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俄國兩架5代機這樣被烏克蘭幹掉, 還真是丟臉啊, 而且損失的金額, 絕對是高得驚人.
=====================
遠離戰場589公里 傳2架Su-57被烏無人機摧毀
烏軍近期襲擊了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地區阿赫圖賓斯克機場,將一架 Su-57 戰鬥機摧毀。為了證明消息準確性,烏軍提供了兩張衛星照片進行對比, 6 月 7 日 Su-57 還在地面上,6 月 8 日飛機邊上就出現彈坑和爆炸燃燒後的痕跡。
另外,根據 X 推主 @Lawrence098744 傳出的未經證實消息,俄國又有一架 S-57 遭到烏克蘭的無人機摧毀。如果消息屬實,那俄國有將近 10% 的第五代戰機在一天內被幹掉。
Su-57 為俄國最新型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根據維基百科,截至今年 4 月,俄國現有 22 架量產型的 Su-57 戰機。
烏軍這次襲擊能夠得手,主要多虧俄羅斯大意。這架被摧毀的 Su-57,停放在一個僅有框架和鋼絲組成的簡易防禦停機坪上,自然是絕佳的打擊目標。俄軍寄希望於稀疏的幾條鋼絲阻擋無人機攻擊,顯現其大意與粗心,完全沒有任何憂患意識。
澤連斯基稱,在戰爭中「首次」有足夠的砲彈與俄羅斯作戰,沒有任何旅缺砲彈。
烏軍收復哈爾科夫附近地區, 俄軍打輸逃跑了~~
烏軍宣布周邊城市沃夫昌斯克的俄軍已經全部清除了...
俄軍錯誤戰略, 派出大部隊在哈爾科夫遭到重創, 也因此造成俄軍實力更加萎縮
中俄聯盟的實力, 又更加下降了, 這對美日台韓極為有利.
=============
俄國國旗丟地上! 烏軍成功奪回沃夫昌斯克 大部隊集結展開反攻
俄軍先前對烏克蘭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鄰近地區發起進攻,一度逼迫烏克蘭接連後撤,但在北約國家的援助武器抵達烏克蘭後,成功將進攻的俄軍逼退,目前已經成功收回被佔領的沃夫昌斯克地區。
烏克蘭也在援助武器的限制解除後,接連對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動攻擊。
推主「 Alex Chen 」在 X ( 前推特 ) 發布推文稱,俄羅斯近一個月來針對哈爾科夫北部地區發起進攻,但相關的進攻行動已經正式宣告失敗。
「 Alex Chen 」表示,俄軍在 5 月 17 日時,已經佔領沃夫昌斯克地區面積的 50% ,但在 25 日時降低至 40 %。直到現在,烏克蘭已經把沃夫昌斯克地區的俄軍勢力完全清空。
=============
普丁偷雞虧大了! 趁烏缺軍援大進兵 慘遭反殺250里 成扭轉戰局關鍵
俄軍最近在戰場上傷亡慘重,不但守不住本來的哈爾科夫大捷,連快要拿下的沃夫昌斯克都幾乎整個丟了,讓俄羅斯總統普丁整個灰頭土臉。
本來,普丁的如意算盤,是趁美國國會阻撓,拜登無法提供對烏軍援,烏軍前線嚴重缺乏彈藥的情況下,趁機猛攻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再挾勝利餘威,從赫爾松與哈爾科夫南、北兩路夾擊戰場烏軍,讓烏軍整個戰場崩潰,一來可擴大對烏克蘭的佔領,二來大挫烏軍士氣,消滅烏軍的抵抗意志,三者向西方示威,讓歐美不再與俄對抗或搞制裁,最後,在進入和平談判時,俄國可以擁有更多的籌碼。
但隨著前線失利,這些如意算盤都落空了。
economic wrote:
對中國來說只要控制拖...(恕刪)
汽車業產值龐大,所以相關國家會特別在意汽車進出口,以免影響其GDP和就業。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在2019年约为3.9万亿美元。
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这个数字包括了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收入,以及与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制造商和相关服务提供商的收入。
其實進口中國的電動車對於各國經濟有正面的影響,消費者節省了大筆支出後可以提高其他的消費力,
有助於國內的經濟總體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的數據,全球半導體產值在2020年達到了4649億美元。這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總收入,包括了所有半導體產品的銷售收入,例如晶圓、集成電路、記憶體、顯示器驅動器等。
半導體在台灣目前是最重要的產業,但2020年全球產值也還比不上石化業(2.9兆)、農業(2.5兆)、食品業(8兆)等。
john65537 wrote:
半導體在台灣目前是最重要的產業,但2020年全球產值也還比不上石化業(2.9兆)、農業(2.5兆)、食品業(8兆)等。...(恕刪)
當環保意識高漲後, 石化業會引起強大的反對浪潮,
當中國人意識到汙染嚴重時, 中國的石化業就會有大災難要面對
先進國家, 想新增一座石化廠都很難, 中國人窮, 為了吃飯, 現在還忍得住. 大概人均GDP超過2萬美, 石化業就很難做了.
等中國人覺得吃飽飯是很簡單的事, 那就會開始集結抗爭石化廠了.
中國不是不會遇到, 而是還沒遇到. 呵呵呵. 你大話不用講這麼快. 等到中國也開始風起雲湧的要求環保時, 再來說石化對中國是利或弊.
晶圓廠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做, 投資金額龐大, 做了又打不過台灣南韓日本, IC產值當然是養不活全世界的人, 但是集中在台灣, 足夠把台灣人養得很飽.
至於農業, 那要有土地空間當背景. 台灣日本新加坡都不適合搞這種產業. 維持特色農業就很不錯了.
這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是人均3萬美元以上都沒有發生反對石化廠, 那個國家是日本. 中國可以嗎? 拭目以待.
四名美國人, 在中國吉林省, 大白天遭到中國人拿刀刺傷. 中國因為民族情緒高漲, 已經不適合外國觀光客去旅遊了, 任何小小的言語, 衝突與落單, 都很可能遭致嚴重的人身傷害.
中國警方的通報是, 一名美國人與中國人發生極輕微的碰撞, 中國人就拿出刀子刺傷那一名美國人與他同行的三名美國人, 並且也刺傷一名協助排解的中國人.
四名美國人目前是無性命危險, 但是難免相當疼痛.
中國人還沒有降低敵意螺旋之前, 台灣為了旅客安全, 也禁止出團去中國了.
====================
吉林市的北山公園10日下午發生4名美籍人士在逛公園時突然被不明人士刺傷的事件,事後美國愛荷華州康奈爾學院(Cornell College)證實4名受害者是他們與中國大學合作外派去當地授課的教師。昨(11日)晚間,吉林市公安局發布消息,表示嫌犯崔某已被抓獲,刺人原因是與被害者發生碰撞。
吉林市公安局船營分局昨晚發布警情通報,他們表示,10日上午11點49分,他們接獲報警,稱當地北山公園發生傷人案件,便迅速派警察趕到現場,並第一時間將傷者送醫救治,且迅速抓捕犯罪嫌疑人。
凶嫌是一名55歲的崔男,為吉林市龍潭區人,其犯案動機是在公園走路時,與一名外籍人士發生碰撞,因此持刀刺傷該名外籍人士與同行的另3名人士,還有一名上前阻止他行凶的中國遊客。
這次G7高峰會有三個重要全球和平議題
1. 美國加強對俄國封鎖, 其中可能包含禁止中國的銀行使用美元
2. 拉攏印度, 土耳其與巴西, 加入G7制裁陣營
3. 沒收俄國500億美元利息, 轉交烏克蘭
出席的領袖除了G7國家之外, 也邀請了烏克蘭, 印度, 土耳其, 巴西等四國領袖, 與教宗方濟各, 一起參加高峰會
AI議題, 也將首次進入G7高峰會的議題中. 討論的重點則是要避免讓中國俄國取得更先進的AI技術.
============
G7領袖希望達成協議,運用俄羅斯央行被凍結3000億歐元,大約新台幣10兆5000億元資產的孳息來援助烏克蘭,但許多技術問題還需要討論。
這次G7峰會召開時機相當關鍵,因為俄烏、以哈戰爭持續,而拜登、馬克宏以及英國首相蘇納克都將面臨大選考驗。
由於全球挑戰眾多,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也邀請了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印度總理莫迪等非G7成員國領袖與會。
==============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將出席13日至15日在義大利舉行的G7高峰會,迄今已有8位歐洲領袖要求在G7峰會期間與魯拉進行雙邊會議。到目前為止,魯拉只申請與受邀參加G7峰會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會面。
普丁氣得發抖了, 俄軍宣布「非戰略核武」演習進入第二階段
怎麼S-300, S-400打不到烏克蘭戰機呢? 都是在睡覺嗎? 還是根本就沒用呢?
中國看了也腿軟了, 45億美金跟俄國買一大堆的S-300, S-400, 31個飛彈營, 要繼續花錢部署消耗, 還是趕快演習打掉就當作沒買過這種沒用的東西呢?
養貓是要抓老鼠, 結果貓被老鼠趕走, 這樣還要養貓嗎? 哈哈. 俄式裝備中國買了一大堆, 看來都是一次拋棄式, 沒什麼路用!!
==============
烏戰機首次直轟俄本土! 別爾哥羅德司令部挨炸
烏軍戰機近期對俄羅斯西部的別爾哥羅德州的一個俄軍司令部發動攻擊,這是烏軍戰機首次直接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
烏克蘭過去缺乏能打擊俄羅斯的遠程武器,無法對俄羅斯領土進行深度打擊,但西方各國之後提供的武器,有效彌補了烏軍缺乏的遠程打擊能力,讓烏軍能有效反擊俄羅斯。
不過西方所提供的武器有 250 公里左右的限制,烏軍目前只能用海馬斯轟炸俄軍靠近俄烏邊境的基地與部隊集結區。至於深入俄軍 250 公里之外的地區,烏軍也自行研發了能夠對俄國展開縱深打擊的新武器 :
1. 烏克蘭還將原本是反艦飛彈的「海王星」,改裝成了對地攻擊巡弋飛彈。這發展很可能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2. 烏克蘭正研發「Grim」彈道飛彈,雖然有不少相關傳聞,但詳細情況仍是未知。
3. 無人機也是烏克蘭能夠深入俄羅斯境內的武器之一。目前「柳提」無人機是烏軍最常用來襲擊俄羅斯的無人機。
烏軍可能還有多種正在開發但目前尚未公開的武器系統。這些系統,能幫助烏軍繼續抗衡俄軍。
watching-guy wrote:
G7高峰會即將在義大...(恕刪)
一位歐洲高層外交官表示:「華府提出的方案是,『我們(美國)貸款,歐洲承擔所有風險,你們(歐洲)支付利息,而我們(美國)把這筆錢用於一個美烏基金』。我們可能很蠢,但沒那麼蠢。」據稱,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將告訴拜登,他們拒絕美方提議歐洲擔任貸款唯一擔保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