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歐盟就要決定是否對中國汽車加徵懲罰關稅了.加拿大是中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地, 光光電動車去年金額達到28億加幣, 加拿大政府說, 也正在研擬提高中國汽車關稅,由於特斯拉在加拿大交車是中國廠製造的, 只要特斯拉改為美國廠交車即可省下懲罰關稅. 美國因此樂見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這項決定將有利於美國本土工業生產成長.土耳其立刻對汽車加徵40%關稅, 示範給歐盟看了. 歐盟預計的25%~35%看來太沒有魄力了,美國徵收100%, 土耳其在原有的關稅上再加40%, 歐盟現在被逼得最低是35%起跳, 會議最終結果很有可能超過35%中國汽車的進口稅, 比35%高很多, 尤其針對高價車的稅率更高. 歐盟必須高到超越中國, 才能讓中國的汽車出口稍稍改變策略.另外, 英國也應該趕快研擬加稅. 至少跟歐盟同步. 以免英國的汽車工業也陷入危機.美國帶頭幹, G7國家紛紛加入, 面臨中國傾銷汽車壓力的南韓, 泰國, 印尼, 印度, 墨西哥與阿根廷, 應該也會有所行動===============自美國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和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都表示考慮增加關稅。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 布萊恩‧金斯頓(Brian Kingston)指出:「加拿大的政策始終要與美國保持一致。」加拿大規定,到2035年要達到100%銷售的汽車都為電動汽車。
法國的歐洲之魔, 國民陣線的, 瑪琳雷朋..... 在這次歐洲議會大選中獲得大勝, 獲得31%支持度. 法國政治動盪恐怕已經開始了.隨後馬克宏拋出解散國會議題, 六月底與七月初, 兩輪投票, 重新選舉.法國的中間派與極端保守派, 要再戰一次.瑪琳雷朋是什麼樣的人呢? 要簡單說他, 都很費口水.他是一個:1. 反核能2. 反歐盟3. 反北約4. 反猶太5. 反伊斯蘭6. 反墮胎7. 反同志8. 反移民9. 支持死刑10. 支持種族主義11. 支持貿易保護主義12. 與普丁是好朋友13. 烏俄戰爭前提議法國要與俄國加強合作而且瑪琳雷朋的父親尚雷朋, 雖然創立了國民聯盟, 但卻因為提倡"新納粹色彩"的"反猶太主義"政治立場,被民族陣線開除黨籍
與中國撕破臉的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尼, 成為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中最大贏家.五年前得票率6%, 這次得票率29%, 大贏未來五年, 他對歐盟的政策影響力大幅擴充中國要頭大了=================今天出爐的大致計票結果顯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的極右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贏得義大利最多選票,使她成為歐洲聯盟(EU)中少數勢力擴大的國家領袖之一,她的意向勢必牽動歐盟。法新社報導,在97%的選票已開出之下,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以28.82%得票率取得決定性勝利,並超越她2022年帶領該黨贏得義大利國會選舉創下的26%得票率。這個成績也遠優於該黨在2019年上回歐洲議會選舉僅得6%選票。梅洛尼的表現,與其他幾名歐洲聯盟(EU)國家領袖昨夜遭遇的挫敗形成對比。尤其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帶領的中間派聯盟大敗給極右派領袖雷朋(Marine Le Pen)的國民聯盟黨(National Rally),他也立刻宣布解散國會提前大選。路透社報導,梅洛尼今天凌晨在義大利兄弟黨總部表示:「義大利將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在歐洲面前,以所有國家裡擁有最強大政府的姿態出現,我感到驕傲。」義大利將自13日起在普利亞(Puglia)主辦G7領袖峰會。
馮德萊恩贏了~~ !! 中國一個頭兩個大了.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馮德萊恩所屬政團"歐洲人民黨EPP"獲得高達186席, 可望連任未來五年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壓迫中國擴張, 與美國政策同步, 至為明顯. 許多中國小粉紅與統派都期待馮德萊恩下台, 事與願違. 他不只不會下台, 甚至還可能擴大制中政策.=====================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EPP)獲得186席,保住其第一大黨團的地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極右派也如選前預測一般有所斬獲,法國、德國的極右翼勢力都顯著增加,甚至擊敗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政黨。綜合《歐洲新聞網》等外媒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上週日的演講中表示,雖然她所屬的「歐洲人民黨」在720個席位中,仍獲得最多席位,可繼續充當歐洲議會穩定的「中流砥柱」但不可否認極端主義有崛起之勢,極左、極右分子都獲得一定的支持,中間派政黨的責任顯得格外重大,並提議與社會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合作,建立「強大的歐洲中間派多數」
歐美向孟加拉, 印度, 巴基斯坦採購的紡織品比重, 逐年擴大, 嚴重壓縮中國的紡織品生存空間.中國受到訂單減少影響, 連帶也降低了其議價能力, 美國買主不來, 部分歐洲買主趁機享受了競爭低價.香港大型採購商, 馮氏集團副主席說, 現在歐美紡織品採購客戶, 有些的目標是朝向全部停止向中國採購.================歐洲企業正加緊努力與中國脫鉤 已成趨勢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在歐盟準備加強審查中國商品的情況下,歐洲買家們正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在美國帶頭與中國脫鉤下,減少對中依賴已成為目前歐企的大趨勢,且正在加大力度尋找替代方案。根據報導,總部位在比利時的採購服務商龍源(Dragon Sourcing)執行長勞布(Richard Laub)直指,「目前(歐洲)的大趨勢是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雖然美國先脫鉤,但歐洲國家也在加大力度尋找替代方案,他現在看到的是歐盟正在追趕這一趨勢。與美企在政策限制下積極尋找新供應商不同的是,歐企專注於減少特定領域對中國商品的過度依賴。勞布表示,歐洲客戶越來越擔心他在中國的採購業務,尤其是非食品零售業的客戶,他們包括服裝、電器到消費性電子產品、玩具等產品,中國製造的這些產品占全球消費的80%至90%。「非食品業非常、非常依賴中國」,這些類型的歐企就正在努力尋找替代方案馮氏集團副主席馮國綸表示,許多歐洲國家與中國合作可能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們認為,如果中國將受到影響,那麼他們最好也考慮一下,自己可能會受到什麼影響。馮國綸5月間更曾表示,客戶曾向他說,「我不在乎你做什麼,只要讓我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採購)達到30%,甚至更多,有些人甚至表示(在採購上)想完全離開中國」。在江蘇常州經營服裝和紡織品採購業務的查納文(Naveen Jha)表示,儘管交貨時間更長、成本更高,歐企從印度、孟加拉及越南採購服裝的比重越來越大。許多買家感到從中國採購存在風險,如果價格還有一點空間,他們更願意向印度採購。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紐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由於美國買家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歐企可望從中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受惠。但即便如此,一些歐洲化學物料、製藥和電子企業仍在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前幾天俄國Su-57 停在邊境600公里外被烏克蘭炸了.昨天俄國又傳出, 一架Su-34在例行訓練中墜機, 墜機的地點是在高加索山區. 機上兩名飛行員沒有順利逃離兩架高價值戰機的毀損, 普丁一定氣到很想哭,俄軍戰力損失, 中俄聯盟的實力, 更再度向下衰退了. 對美日台韓極度有利眼看烏克蘭即將取得F16戰機時, 俄國卻在本土內毀損了兩架高戰力戰機. 天佑烏克蘭.
狼0225 wrote:歐盟對中國加了關稅然...(恕刪) 對中國來說只要控制拖慢要給歐洲的相關零件對歐洲車市的傷害還要大於關稅汽車製造不光是關稅保護更重要的是非關稅保護歐盟能動用的除關稅外手段不多且中國在歐洲有製造地了但歐洲整體狀況對純電動車會很受限反而是東南亞都會區機會可能會相對比較大泰國市場中國車的進展比歐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