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1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晉與明夷 wrote:
猜測是歐盟要開始與科...(恕刪)

如果是這樣的話 就是在逼迫塞爾維亞進軍科索沃

前兩天中國駐聯合國官員還特地提到過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那事情
看來不是突然想到阿 0.0
晉與明夷 wrote:
猜測是歐盟要開始與科索伏入盟談判?


目前的新消息是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要逮捕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

~~~~~~~

多迪克提高了他的安全性

https://www.atvbl.rs/republika-srpska/dodik-pojacao-obezbjedenje-27-3-2024

來源:ATB

27.03.2024.14:02

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Milorad Dodik)加強了安保,塞族內政部證實了ATV

亞歷山大·武契奇今天說,針對塞族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的陰謀正在最終確定,“那些支援它的人想要綁架米洛拉德·多迪克總統並摧毀塞族
watching-guy wrote:
烏俄戰爭打不停, 美元強勢升值, 人民幣貶值,

因為中國人難以購得外幣保值, 改買黃金, 使得近期的金價已漲到歷史最高價,


還是那句,又來打你臉了。

耶倫即將來華,是城下逼談,還是有所相求?

本次,瑞士降息,其實是讓歐洲這裡出現了一個機會。即,借入降息國家(瑞士)的資金,然後去買入歐元區的產品,直接實現套利。

那麼,歐洲能夠忍這種騷操作呢?所以,一下子,大家就有了歐元區要降息的預期。事實上,這就是近期美元相對較強的原因之一。而美元指數一強,自然人民幣短線壓力也不小。

也因此,近期我們看到了國際金融市場很詭異的場景:美元與黃金一起漲。

黃金是用美元計價,原本應該是美元漲則黃金跌,反之亦然。可是,現在竟然一起high,那隻能說明兩者必有一錯。

如果是美元對了,表示美國經濟確實很屌,根本不需要擔憂。但如果是黃金對了,那意味著美國現在內部泡沫是嚴重的,且金融市場內部的風險巨大。

問題在於:你相信是哪一個?耶倫又相信是哪一個?

其實,近期美國這裡的通膨數據是「很有問題」的。具體而言,美國商品價格的放緩已經停滯不前了,服務業領域的通膨還有進一步往上行的跡象(年化6.7%)。如此高息狀態下,通膨竟然還壓不住,大家不覺得這是很令人驚恐的事嗎?

全球最牛逼的央媽,如此激進升息,通膨還是如此頑固,那這個經濟體內部隱藏的問題到底有多大?它還有多少子彈可以繼續現在的騷操作?這要是重啟降息,二次通脹豈不是要飛上天?

同時,中美金融戰早已進入最白熱化的階段。

這時候,耶倫要來我們這裡“踩踩盤”,要當面聊一下:是城下逼談,還是有所相求?

現在做聯準會主席,隨身要帶一本英語字典,否則很容易說錯話。

而且,很不幸的是,馬上美國就要大選了,貨幣政策必然有「政治化」的味道。

當我們一直盯著國內住宅地產的壓力的時候,其實,美國這裡也有地產風暴,而且規模巨大。只不過,他們是商業地產。

先前已經說過,美國的商業房地產很多價格已經跌了3成。另外,今年,美國商業不動產的債務到期要達到1兆美元。

可是,這個事情還有後續廣泛的影響。美國各大城市的商業不動產如此萎靡,也要這些城市的地方財政吐血,甚至到了財政嚴重吃緊的地步。

隨著商業不動產不斷估值下跌,地方稅收大幅下降。數據顯示,從2019年至2023年,全美辦公大樓市場價值減少了上兆美元。當地方財政不得不通過削減支出來維持運作的時候,很多企業和居民就會搬離當地,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使得這些城市的稅基更差。

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味道?其實,大家情況都差不多。這進一步折射出,現在是全球經濟都不好的根本現實。

在理解了這些事情后,我們再來看中國步步為營抵禦來自於美國的金融收割,美國遲遲沒有辦法把我們變成他們的“國運加油站”,反而還讓美國內傷不斷,放大了美國內部的金融脆弱。耶倫此時來的目的,也就清晰可見了。

國運交易

以打促談,大概率是本次耶倫來華的主要用意。

反正雙方現在在角鬥場上都很痛苦,那就以這個契機來談一把後面如何交換手裡的籌碼,以便暫時緩口氣。

我們這裡央媽可以有降息的機會,而不是被美聯儲壓的死死的;美國這裡也有降息的機會,而不是一直擔憂大選期間我們再給他們上眼藥。

需要指出,5月我們這裡還有一個風險點-香港聯繫匯率的存續: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去年11月推展《香港經濟貿易辦公室認證法案》。這項法案將要求行政部門重新評估香港駐美經貿辦公室是否應繼續享有特殊外交待遇和豁免權。如果國務卿認證駐華盛頓、紐約和舊金山的三個香港經貿辦不應再繼續享有這些外交待遇,香港經貿辦將在180天內停止運作。

我們還要不要離岸市場的聯繫匯率?我們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後面怎麼辦?所以,在此之前,耶倫先來“探探路”,訊號意義明顯了。

客觀而言,如果耶倫不能夠威逼利誘使我們成功,那就是「1、2、3,我們一起鬆手」。

眼下,川普這裡的風頭很猛,拜登的口碑有點崩壞。

俄烏衝突再次升級,巴以衝突面臨失控,胡塞兒也無法搞定,中國這裡的金融風險無法刺破,美國內部的通膨已經惹的當地人天怒人怨。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拜登,有一件事情是不是你一定要做?拉美股!

只要美股繼續讓很多人賺到錢,就算僅僅是帳面財富增加,那大家起碼還是願意給拜登一點好臉色的。

那要拉美股,在現在如此高的位置,必然需要大量新增資金入場。所以,聯準會降息,也刻不容緩了。

也因此,我們看到聯準會的說辭變化「很絲滑」:

即使通膨不是馬上降到2%,也可以降息,因為就業率有點不穩了。

即便知道未來美國必然會有新的金融危機,可是在和特朗普博弈的過程中,拜登也沒有其它選擇,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去競選。

因為,他身後的全球利益派非常恐懼川普上台後的報復。而且,人家川普已經很明確的說了,上台一定報復。

攘外必先安內~

和中國的博弈,暫時告一個段落,先去窩裡鬥,哪怕就是競選一個「裱糊匠」的角色。

我們估計,其實我們這裡也願意和談,願意進行一定程度的「國運交易」。

畢竟,我們裡面確實需要高功率放水刺激需求面,最起碼讓居民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先修復一波再說。

反正無論誰上台,2025年下半年開始,我們與美國新的總統又要進入全新的激烈博弈期。那裡面先喘口大氣,還是很必要的。

接下去,大家要優先關注聯準會何時結束縮表。降息只是拉低了美元的價格,結束縮表、甚至是開啟量化寬鬆那是直接啟動美元數量的寬鬆。這意味著,大宗商品等新一波通膨也就不遠了。

君不見,巴菲特手裡現在竟然有1000多億美元現金拿著,你說他要幹嘛?如果真的美國經濟好到爆,真的沒有金融危機風險,需要如此配置嗎?
watching-guy

從頭到尾, 都是你自己給自己壯膽, 鬼話連篇, 完全沒意義的一篇貼文. 17億的黃金跑去哪裡了? 還有多少金子店挪用客戶的黃金做無本生意? 交不出黃金的金子店該怎麼處理?

2024-03-28 11:40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你只會為黑而黑,當然沒意義。才4億人民幣而已,人家社會才“關注”一下,你還真當回事了?這格局啊,我都沒話好說了。況且,匯價升跌,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天天拿這來撒謊,在你心目中,台灣人還真好騙啊!

2024-03-28 12:01
能給你聽到的話,通常都不是重點,尤其是從政客的口中說出來。

白痴的說話,只要肯用腦想想,便知道是沒邏輯。

要嫌中國貨太便宜,那你嫌不嫌自己的通脹不夠高了?

耶倫:我要當面「警告」中國,你們東西太便宜,搞得美國企業破產

近日有美媒消息傳出,去年7月前往中國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將於今年4月開啟短期內的第二次訪華。儘管美方暫未證實其行程和會晤安排,她自己已經在多個場合談及二次訪華的工作重點。

當地時間週三(27日),耶倫在接受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採訪時宣稱,她打算在即將對中國進行的訪問中,就中方對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在內的國內清潔能源產業的補貼政策表達不滿,並對此所產生的所謂負面影響向中方發出警告,施壓中方做出改變。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其首要或優先產業提供大量補貼……中國的願望是在這些行業真正佔據全球主導地位。」她孜孜不倦地將美國企業的落後怪罪於中國,「我打算在訪華時與中方討論這些問題,並確保中方了解到廉價商品充斥美國市場正對美國及我們的親密盟友產生不良影響。”

綜合路透社、彭博社報道,耶倫與MSNBC的主持人主要談論了美國財政部對巴爾的摩坍塌大橋重建費用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她即將進行的中國之行。

根據節目內容,在談到拜登日前稱「聯邦政府想全額出資支持大橋重建」的表態時,主持人向耶倫追問聯邦政府撥款是否會給納稅人造成負擔。在進一步討論政府應如何改善經濟以給予民眾信心時,主持人提到,拜登曾表示要透過降低能源價格、減少能源價格波動等措施降低民眾生活成本,她稱《通膨削減法》為大幅提高美國清潔能源的使用創造了激勵機制。

耶倫繼而為《通膨削減法》賣力吆喝起來,稱該法案在幫助建立美國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上作用巨大,並以她正在佐治亞州參觀的美國Suniva太陽能電池製造廠為例大力吹捧。根據路透社報道,這家工廠原本在2017年因競爭不過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而關閉,得益於《通膨削減法》等措施的資助,它將於今年春天重新開業。

耶倫說:「我今天要造訪的這家公司曾是美國一家成功的太陽能產品製造商。大約在七年前,中國太陽能板充斥美國市場,把價格打到幾乎沒有美國公司可以與之競爭的水平,這家公司就破產了。我們不打算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緊跟在後,耶倫又炒作起了「中國產能過剩扭曲全球經濟」的陳腔濫調,將美國太陽能公司的失敗一如既往地無腦歸咎於所謂的中國政府巨額補貼。她聲稱中國的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產品製造商都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大量補貼,並表示計劃在訪華時與中方談論這個問題。

耶倫一副牢騷滿腹的樣子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其首要或重點產業提供大量補貼。我相信,中國的願望是在這些產業中真正煥發光彩,佔據全球主導地位。我們需要明確我們的擔憂是什麼。我相信我們的擔憂是合理的。”

而隨後的訪談中,耶倫又將這番「無能狂怒」的論調往回收了一點。她強調,美國不想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美企與中企之間的競爭總體來說是健康的。

「許多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並從中國龐大的市場中獲益。中國(公司)在美國的銷售量顯然也很大,我們企業之間的競爭總的來說是健康的。我們希望穩定這種關係,而不是中斷它。但我們也需要確保競爭環境是公平的,我們對中國的補貼及其對我們公司的影響感到擔憂”,她說。

近來歐美圍剿中國新能源產業,無不空口妄論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主要得益於所謂巨額政府補貼。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領頭羊」比亞迪高層早前曾對此予以駁斥。

2月底接受英媒《金融時報》採訪時,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表示,中國車企的成功並不是因為補貼,而是因為具有前瞻性的投資眼光、獨有的核心技術和高效的企業管理。

他直言,歐美一些汽車製造商也在附和這種荒謬論調,無非是這個傳統產業「擔心自己競爭不過中企」的挽尊說辭罷了。

另根據彭博社報道,耶倫當天在這家美國太陽能電池工廠發表演說時,也發表了一番針對中國的、咄咄逼人的言論。

她煞有其事稱中國如今在電動車和鋰電池等新興產業的政策,和早年在鋼鐵和鋁產業上的政策類似,倒打一耙稱此舉扭曲全球市場,傷害了全世界的企業和工人。

耶倫稱,在接下來的第二次訪華期間,她計劃將此作為雙方討論的一個關鍵議題,敦促中方採取必要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彭博社提到,活動結束後,耶倫拒絕透露,如果中方不同意在補貼問題上讓步,拜登政府是否會以發起報復性貿易行動威脅中方。

“讓中國人理解我們為何有顧慮,這一點很重要。”她對此回應道,“但我不想採取報復行動。我們想看看能做些什麼具有建設性的事情。”

3月25日,就耶倫訪華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美一直就經貿問題保持著溝通,有關消息建議向主管部門了解。

林劍強調,中美經貿關係保持健康穩定,有助於中美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美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為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另根據中國商務部消息,3月26日,中國就美國《通膨削減法》及其實施細則中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措施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當天說,此舉旨在維護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公平競爭環境。

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美方以「應對氣候變遷」「低碳環保」為名,推出通膨削減法及其實施細則,以美國等特定地區產品作為補貼前提,針對新能源汽車等製定歧視性補貼政策,將中國等世貿組織成員產品排除在外,扭曲了公平競爭,嚴重擾亂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鍊和供應鏈,違反了世貿組織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等規則,中方堅決反對。

發言人表示,中方堅定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並尊重世貿組織成員在規則框架下實施產業補貼,並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當權利。中國敦促美方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尊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及時修正歧視性產業政策,維護新能源汽車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穩定。”
晉與明夷

美國這是自己有病,逼別人吃藥

2024-03-28 12:20
economic wrote:
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強的是核潛艇
那是戰略打擊需求設計的
其他的包含大船都老了
實質的戰鬥力不算大
但是如果跟中國組聯合艦隊補中國在水下的弱項
那整體的實力就會大增到日本也很麻煩...(恕刪)


CCJ1128 wrote:
俄羅斯想介入台海...
1. 從日本+南朝鮮 撤僑...
2. 在日本 太平洋側外海 進行海上+飛彈演習
3. 東京灣外海 大黑魚意外上浮 被自衛隊拍到......(恕刪)


中俄從日本撤僑 這是第一步...
沒有戰爭、重大災難,為什麼要撤僑?? 還中俄同步撤? 猜猜歐美會不會跟著要撤僑?
中俄要聯手修理日本,肯定是明著來。 一定是新舊帳本一起算...
不先發個"告日本國民書" 都算是偷襲...
===============
俄國大黑魚不只戰略級,還有攻擊型 ...
3艘海面艦+3隻大黑魚壓在東京外海,天上戰略轟炸機 幫忙測繪日本地圖...
日本要花多少相應的軍隊來面對俄國? 還會有能力介入台海?
俄羅斯艦隊就壓在東京外海。日本有膽子開第一槍? 日本有膽子把海自/空自放出去介入台海?

1979年中越戰爭之後,從東北亞到東南亞沒有大型軍事衝突。
不是天佑XX,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不打則矣,打了就是WW3+新舊帳本一起算。

北朝鮮、伊朗,老美都啃不動了。要啃中俄??
老共的戰略耐性很夠,老美還不調整戰略,時間不站在歐美這一邊。
烏克蘭炸了俄國16座煉油廠, 效益顯現了

俄國傳出3月份停止出口原油, 並且向白俄羅斯買油.

這對烏克蘭來說是好消息, 至少俄國產油的經濟貢獻度大幅下滑了,

我覺得烏克蘭一年前就該這麼做了. 拖到現在才打煉油廠, 真的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俄國停止北溪天然氣出口, 這一年已經減少很多收入, 現在連原油也停止出口, 雪上加霜啊~~

不過, 這對美日台韓不是很好的消息, 因為俄國若不出口石油給中國, 就減少向中國提領美元. 正在大幅貶值的人民幣, 可以稍稍獲得喘息.

俄國目前有40座煉油廠, 本月被烏克蘭用無人機炸了16座, 損失似乎很嚴重.

中國黃埔號油輪遭到葉門胡賽組織的飛彈攻擊後, 失去一船運油能力, 甚至有可能是其他中國的油輪都選擇繞道, 避開戰區, 使得中國3月份的原油運力大幅下滑有關.

烏克蘭加油, 這招有效, 拜託再多炸幾次. 讓俄國為了原油而疲於奔命, 汽油原油要千里迢迢且辛苦的從西伯利亞與高加索地區運往歐俄地區, 也是一種可運用的戰術.

但是炸煉油廠, 俄國老百姓看不到, 沒感受, 或許烏克蘭也可以考慮去炸一炸俄國天然氣儲槽與各大城市裡的加油站. 讓俄國老百姓感受得到真的被炸了.

===========

缺油?傳俄羅斯3月禁原油出口 擬擴大進口白俄原油

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期對俄羅斯境內煉油廠頻繁發動襲擊,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為了解決國內原油供應的萎縮,打算增加從白俄羅斯進口原油的數量。

4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3月增加白俄羅斯原油的進口,應對烏克蘭無人機對煉油廠襲擊,造成國內市場短缺的窘境,為了確保足夠的燃料,俄羅斯從3月1日起禁止國內原油出口。

消息人士補充,俄羅斯3月上半月進口白俄羅斯原油已經達到近3000公噸,俄羅斯政府與石油公司正在討論進一步進口計畫,但與白俄羅斯的談判估計會很困難,因為白俄羅斯傾向優先向國際市場出口燃料。
俄國音樂廳遭到恐攻143人死亡, 這件事, ISIS-K 已經承認是他幹的, 但是俄國就是不信. 呵呵.

美國遭到911恐攻之後, 要求阿富汗交出賓拉登, 阿富汗拒絕之後, 美國就開戰

現在俄國遭到阿富汗境內ISIS-K恐攻, 俄國曾在阿富汗吃過虧, 是普丁不敢再次進兵打阿富汗,我可以理解,

但是推給烏克蘭, 那需要更多的證據吧.

俄國支持敘利亞阿塞德什葉派政權, 而ISIS-K是遜尼派, 俄國早就因為敘利亞內戰而跟遜尼派的好戰團體結下大仇恨了. ISIS承認恐攻, 其實是蠻合理的


=========
都是烏克蘭的錯! 俄外交部:難以相信ISIS有能力發動恐攻

俄羅斯「克洛庫斯音樂廳」(Crocus City Hall)22日遭到恐攻,造成至少143人死亡。伊斯蘭國(ISIS)已經宣稱犯案,但莫斯科頻頻將矛頭指向烏克蘭,外交部27日更表示,難以相信ISIS有能力發動攻擊。

根據《路透》,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27日聲稱,西方急於將恐攻歸咎於ISIS,藉此轉移烏克蘭及支持基輔的西方政府責任,「為了避嫌,西方集體迫切需要拿出一點東西,所以他們求助於ISIS」,因此在事發幾小時後,西方媒體就開始散播ISIS犯案的說法。

普丁此前也指控,這起襲擊是由伊斯蘭激進份子執行,但目的是為了烏克蘭的利益,基輔可能涉入其中,稱烏方人士為犯嫌安排好「窗口」,讓他們在犯案後逃到烏克蘭,但他們在越境前被捕。

然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26日披露,犯嫌起初企圖逃到白俄,發現過境點被封鎖後才轉往烏克蘭。

俄國聯邦安全局(FSB)26日表示,他認為烏克蘭、美國及英國都涉入這起恐攻。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對此發文駁斥,「俄國就音樂廳攻擊對西方及烏克蘭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則在一場安全會議上指出,他相信俄國當局最晚在2月中旬就得知可能發生重大攻擊,卻選擇一言不發,要不是低估攻擊的規模,要不就是為了將責任推給烏克蘭。
shaupenhauer456

看看俄烏戰綫朝哪個方向移動就能基本判斷出誰占上風,誰正在敗退了。你拼命帶風向沒啥用啊。省點兒氣力吧,還是等著看最後烏克蘭啥下場,更實際。[偷笑][真心不騙]

2024-03-29 12:37
烏俄戰爭, 中國挺俄, 遭到歐美日台韓共同制裁晶片製造, 制裁的成效開始顯現

台積電晶圓代工的全球市佔率, 大幅上升, 從前幾年的55%~57%, 2023/Q4迅速上升到61%, 南韓三星也從12%提高到14%

AI晶片需求爆發, 中國無法分享這個高獲利的市場, 必定是很傷的.

而中國的主力IC產品是記憶體, 價格仍然低迷且無利可圖. 記憶體廠的產能利用率比晶圓代工廠更低, 正持續拉低中國的GDP
watching-guy wrote:
烏俄戰爭, 中國挺俄...(恕刪)


世上的事,禍福相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說到尾,台積電也只是一間代工廠而已。

現在故然可以風光無限,但現況是內憂外患。既身處中美鬥爭的旋渦之中,也成為老美淘空的目標。

能多風光十年,已是難得。

可能,十年後往回看,人又會感歎,倉海桑田,變幻原是永恒。

美中科技戰延燒 中國「以政逼商」

中國對美國科技戰延燒進入「大廠之亂」,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北京要求官方機構不得使用搭載英特爾與超微處理器的伺服器以及PC,降低購買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與外國資料庫軟體,顯然使出「以政逼商」的箝制手段。

中國強勢回應拜登政府2022年簽署的晶片法案,中國工信部早在去年年底公布全新的個人電腦、筆電和伺服器設備方針,當日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也公告了首批「安全可靠」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名單,望眼一看都是中國企業。

我們光從《美中科技合作協議》已經可以看出兩強之間的對壘局勢,當時中國在科學領域處於落後狀態,美國將該協定視為影響中國的一種方式,如今中國升級美國最忌憚的科技對手,也強勢把科技大廠加入這波賽局。英特爾與微軟都不願意公開評論,顯然希望可以度過這場政治浩劫。

中國官方要求國營企業內部推動在地化,瞄準美國兩大半導體巨擘英特爾與超微,由於布局全球PC處理器的高市佔率,北京使出PC與伺服器全面「雙殺策略」(去英特爾與去超微化),除了扶植本國企業,也要強勢打擊美國大廠。

臺灣晶片大廠台積電將英特爾與超微視為科技大戶,中國一旦落實這套「以政逼商」的較勁手段,加上美國不能有效應對這波經貿制裁,勢必影響台積電後續訂單狀況,對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相關廠商,臺灣必須要能超前佈署。   

中國祭出「以政逼商」手段對決美中科技戰,除了扶植中國企業,也能一併打壓美國大廠,這場國際經貿的廝殺賽局,臺灣不能超前部署如何明哲保身?”
剛剛看到的消息

俄國從2022年軍事行動開始

第一次在烏克蘭第二大都市哈爾科夫使用非精準型炸彈(滑空炸彈)

之前都是飛彈跟導彈

也是俄國第一次在烏克蘭都會區投下炸彈

戰爭升級了嗎?
iijima_ai

逼迫烏克蘭的防空飛彈升空,為俄羅斯空軍減少阻礙

2024-03-29 12:37
  • 22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