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難說⋯⋯我是本科合肥工業大學,最好的是中科大毫無疑問,其次的話安徽大學和敝校一直是不服的。
PCCom0514 wrote:
那一定是校友了,两个...(恕刪)


边际流星1 wrote:
天哪这种农村最近好像...(恕刪)
估計是山區吧。

xyuan11 wrote:
難說⋯⋯我是本科合肥...(恕刪)


從什麽時候,工大比安大這麽沒信心了。我工大,科大

PCCom0514 wrote:
首先,大陆目前的建...(恕刪)

美国二战之后的建筑多以木质材料为主,
外墙的siding以塑胶材料大概20~25年左右的寿命
铝合金材质大概是30~40年的寿命
不过铝合金外墙每十年左右要求重新喷漆
现在有新的Fiber-Cement-Shingle-Siding出来
不过3平米100美刀起
而且只能撑到165迈的风速所以这次佛州中奖
而美国现在的屋内以石膏板为主
所以这次的达拉斯也中奖
美国现在的洪灾保险是要额外买的
一年要4~5千刀
我前两天在天涯上看到现在大陆的农村建屋
全钢筋混泥土结构 外墙一水的板砖
其实也不差啦!
另外我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土地政策
因为商品房的70年年限到前中共必然要给百姓一个说法
或许收取一定的房产税再给一定时间段的产权,不知道
不过中共不会傻到把自己放在全体国人的对立面吧!
而农村的土地政策
怎样在农村建立集约化经营,而失地农民怎样引导他们的日后生活
而不会像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羊吃人的悲剧重演
这个就要考验执政党的能力了
另外,你说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所谓学而优则仕,江山代有人才出
而目前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已经形成并有扩大的趋势
隋唐的门阈有重现的可能
这个是个大问题,这就要考验执政党的魄力了,
愿天佑我中华
mandy~~~ wrote:
那請問你們買房是登記自己名字為私人財產,還是買一個使用年限了?


房屋是私產,土地是70年使用權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用地期滿自動展期

但延多久,要不要收費等還沒有明確的政策

其實這是跟香港學的制度,不過香港的情形更複雜,並非一律七十年

以香港新界地區來說,以前港府賣地以1997年6月28日為限

理論上留三天緩衝期由政府收回交還中國

1984年中英開始談判後達成一致,對這種免費延期50年

香港島開埠初期是賣999年事實上的永久產權

後來認為不利政府長期財務穩健,改採當時新加坡99年為主的制度

其實就是英國人在殖民地射後不理的搞法陰差陽錯地變成了中國全國的制度

現在也有反對有限使用權制的學者給它往這個方向戴帽子

kai-kai2 wrote: 所以說隨著農村老人日漸凋零以及生育率的持續降低 , 幾十年後的農村人口應該是會日漸減少 , 是嗎? 那這樣依然居住在農村的居民是否較之前就享有相對更多資源的待遇 , 是這樣嗎?
「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應在全國目前的農村政策是好或壞?...(恕刪)



哈哈,不客氣,


官方有做統計,現在大陸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7.35%,但戶籍仍在原籍所在農村的人還是有接近70%。因此大陸也在調整政策,包括不限于戶籍改革(取消農業戶口,讓市民和農民權益逐漸均等化),免費或廉價的勞動技能培訓,更豐富、品質更提昇的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更好的公共設施和基礎建設(文化、體育娛樂設施),更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等等,增加誘因,讓更多的農民移往各級城市並能就業定居下來,讓資源更往那些不能或不願離開農村的人身上集中。畢竟,相對城市,中國有以百萬計的農村,面積廣大數量眾多到讓人絕望,除了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少數城市周遭等,農村農民生活條件幾乎不可能『普遍』追過人口更密集的都會地區。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算是理想吧,真的是在跟現實和人性間不斷的衝突妥協中艱難進步。(笑~
城市化是大的趨勢,但短期內還是有許多矛盾存在,長期的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讓市民/農民的權益依然存在不小落差,許多農民不願放棄來自村集體的收益。另一方面,根據北京清大2012年發佈的一份中國城鎮化調查報告,龐大的農民工、流動人口群體(2.36億),有高達7成不願回鄉就業(甚至1960世代中這一傾向也高達68%),而願意回鄉的3成人口中,也祇有20%左右願意回到農村工作,多數人則選擇到縣城或地級市或省城工作定居。如果說的激進一點,農村正在變成一所大型養老院,也就是所謂的空巢現象。
未來全國農村的主要人口大約是年老的傳統農民、新生代的職業農民、種植大戶、農企職員這些吧。當然各地發展程度不一,或快或慢吧,像長三角、珠三角的部分農村已經別墅區化,就真的是連大城市都羡慕,而像大西北、雲南貴州廣西那些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就還有更遠更遠的路要走。
現在當局的農地政策是“全體村民共有農村土地的所有權(產權),本村村民擁有承包權(因為村民是股東,所以不是租地),農地經營權転向自由交易”,農業公司或者種植大戶向農村農民租賃農地,付給地租,這樣的概念。
過去,大陸不像臺灣工商業發展這麼早,城市居民消費能力有限,交通能力不足,農產運銷極為不便,小農的生存非常艱難,甚至經常是虧本的,90年代曾有過大量農民拋荒農田的現象,如果土地是私有的,當时就會有相當多的農民賤賣土地了,到了今天,大概會後悔不迭吧XD。
竟然在01遇到學長,很不容易,小弟13屆畢業,現正在美國戰鬥,學長呢?
PCCom0514 wrote:



從什麽時候,工...(恕刪)


剛剛在看龍祥時代的電影.中國時裝電影(武術)。
查了一下為2008的電影北京的,看看影片中的環境與人文。

台灣同時期(2008)的電影是海角七號。

這幾年中國的改變真的很大。

國家有製造業出口賺外匯。
人民賺觀光財。

反觀台灣在玩看不到東西的金融。

PCCom0514 wrote:
農村發展也是不平衡。我們家通公路,經歷了很久的才達成的。土路,煤渣路都經歷過。後來是村村通,才修了公路,安裝了路燈,政府出錢弄的。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特別快樂,可玩的地方太多了,遊泳都是在河裏面,玩石子,碟面包,打撲克....。一堆同齡人玩,很歡樂。長大後,生活有了改善,環境卻變差了。少了太多樂趣.....



我老婆仍然保有農村人特有的熱情,她到台灣後跟我們那一整條街的人混的比我還熟,
朋友超多,幾乎我們那條街上每間店面的老闆都會跟她打招呼,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要選里長。
学弟你好。我在01论坛潜伏了估计有6-7年了。现在在深圳工作


xyuan11 wrote:
竟然在01遇到學長,...(恕刪)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