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再只是新冠病毒或三重流行病。歡迎來到季節性疾病的“新常態”https://www.cbc.ca/news/health/covid-flu-rsv-pneumonia-1.7052339?continueFlag=707dbb90d2f4df7bb674cad22ca3dbe4一系列病毒、細菌感染正在傳播,而加拿大醫院仍面臨壓力勞倫佩利CBC新聞發佈時間:美國東部時間 2023 年 12 月 8 日凌晨 4:00 | 最後更新時間:12 月 8 日一些急診室敦促患者在就診前三思而後行由於呼吸道疾病激增和醫務人員過度勞累,多個省份的醫生對長時間等待和醫院超負荷運轉敲響了警鐘。有些人甚至警告一些患者遠離急診室。加拿大醫院又迎來了繁忙的秋季,急診室關閉、等待時間長以及持續的人員短缺都成為頭條新聞。情況可能會變得致命:就在上週, 有兩人在魁省沙托蓋的安娜-拉貝奇醫院等待治療時死亡。由於醫療保健團隊仍然處於危險的過度緊張狀態,他們還面臨著一些醫生所說的季節性疾病「新常態」的壓力——一系列病毒和細菌感染重新流行,而 COVID-19 仍然存在其中最主要的。急診醫療主任勞瑞·普洛特尼克(Laurie Plotnick)博士警告說:「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可能是我們在面臨大流行之前所看到的預期病毒數量和預期數量升級的第一年。」蒙特婁兒童醫院,11 月大部分時間的平均入住率接近 160%。蒙特婁的兩家兒科機構週三舉行了聯合新聞發布會,強調了未來的挑戰,同時敦促家庭盡可能依賴社區診所,而不是人滿為患的急診室。官員們說,兒童進來時患有一系列疾病,從發燒到支氣管炎再到肺炎。在醫院住院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如此高的治療量增加了壓力,當兒童需要住院時,病房裡幾乎沒有可用的床位。缺乏初級保健提供者但告訴家人不要去急診室並到其他地方尋求治療可能是一顆難以下嚥的藥丸。普洛特尼克指出,很多孩子根本沒有家庭醫生。這是加拿大範圍內的一個問題:數據顯示,數百萬加拿大人沒有正規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而安大略省代理審計長的一份新報告表明,在該省,五分之一的患者去急診室只是因為他們缺少家庭醫生。同時,從阿爾伯塔省到安大略省再到魁北克省的緊急部門都報告說,面對這些持續的壓力,等待時間長達數小時。在此背景下,聯邦數據顯示該國呼吸道病毒季節正在順利進行,無疑火上加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動正在上升並超出預期水平,流感活動也在增加。與此同時,新冠病毒仍在廣泛傳播。最新的全國數據顯示,從 11 月 21 日至 28 日,住院的 COVID-19 患者人數增加。安大略省公共衛生部門的呼吸道病毒儀表板目前顯示,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為 20%,遠高於任何其他病毒威脅。多倫多急診醫師麗莎·薩拉蒙(Lisa Salamon) 醫生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CBC News),「除了已經升高的基線之外,現在我們還看到所有常見的秋季呼吸道疾病都出現了,再加上四年前從未出現過的新冠肺炎」。“這使得秋季總是糟糕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我認為我們必須習慣這種新常態。”肺炎捲土重來多個國家也報告肺炎支原體異常增加,這種細菌感染通常被稱為“行走性肺炎”,通常是一種較溫和的疾病。美國、中國、丹麥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的部分地區都報告肺炎感染率較高,而韓國衛生官員宣布,上個月因該疾病住院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其中大部分是兒童。麥吉爾大學傳染病專家唐納德·文博士說:“這種情況會在加拿大發生嗎?答案是,幾乎可以肯定。”「我們的邊界沒有什麼特別的,這是肯定的,但很難知道,因為你需要一個積極的監控計劃來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監控計劃,無論是在省級還是國家級,很可能會發生什麼。”在我們的後院——但我們不知道。”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雖然加拿大沒有進行正式的實驗室監測,但公共衛生實驗室將密切關注任何異常的支原體肺炎活動。醫學專家表示,這種細菌通常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由於在整個大流行期間缺乏接觸這種病原體的機會,這個季節可能比平時更嚴重,就像去年取消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限制後RSV 激增的情況一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高級學者阿梅什·阿達賈博士解釋說:“對支原體的免疫力可能已經下降,因為許多人在保持社交距離期間可能沒有接觸過支原體。”“現在,人們再次正常互動,所以我們看到支原體捲土重來。這也與這種細菌的自然循環產生了協同作用。”需要系統級解決方案薩拉蒙表示,儘管一系列傳染病顯然給醫院帶來了壓力,但臨床醫生希望各種季節性疾病會在不同時間激增。她說,今年秋天新冠病毒似乎正在激增,而流感季節還沒有完全開始。但這種可能性也有一個缺點:可能會出現另一個漫長而持久的呼吸道病毒季節,給醫療保健系統帶來連續數月的壓力。沒有快速解決辦法,但薩拉蒙表示,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員需要製定系統級解決方案,以防止死亡和緩解過度擁擠——無論是今年還是未來幾年。阿達利亞說,鑑於呼吸道感染在冬季一直是個挑戰,目前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而新冠病毒現在又牢牢地融入其中。阿達賈說:“這種程度的感染將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大馬1251 wrote:中國崩潰論聽了幾十年...(恕刪) 真的沒人看到中國越來越強,中國失落的30年已經揭開序幕, 經濟泡沫已經破了, 法拍屋與爛尾樓持續上升,不是硬著陸, 而是墜機了,中國崩潰己經是現在進行式, 好戲還有得瞧爛尾樓2000萬戶, 股市跌破 3000點, 畢業生失業40%, 債務暴增, 出口衰退,人口負成長, 外資撤離,觀光客不去,貿易科技被制裁,一帶一路被欠錢, 人民幣貶值中國去年醫保, 退保有高達2500萬人,幾乎所有人都是因為失業繳不起,今年預計會倍增退保的人太多,入不敷出,造成中國年初曾大砍保額,甚至還引起示威抗議,看來明年中國醫保還會再砍一次另一方面,台股即將漲到歷史新高,發放現金股利也創歷史最高,國安基金出清退場, 海賺了百億元, 分享給全民, 台灣人更有錢了=======中國醫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經濟欠佳、失業攀升讓許多人經濟陷入困境。民眾沒錢買醫療保險,只好退保光2022年就高達1900萬人退出醫保體系,居民醫保退保人數更高達2500萬人,導致醫保基金收入銳減180億人民幣(約台幣792億)。今年預計退保人數將繼續攀升,政府沒錢補破洞,中國社會保險體系將陷入崩潰危機。=======百科知識國安基金是由 郵儲,郵政壽險, 勞保,勞退,公保撫卹準備金的可動支餘額組成,護盤獲利與除息也歸屬這五項基金,不納入國庫
烏俄戰爭打不停, 持續拖累中國, 中國成為這兩年損失最大的國家以企業倒閉總和規模來看, 中國2022~2023這兩年都是世界最高總額的中國又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違約, 即將破產......寶龍地產, 負債1650億元人民幣, 近日已經發生實質倒債, 利息都付不出來了. 往後就是走破產程序了不只是寶龍地產出事, 遼寧國企中南建設也違約了, 而且還有上海旭輝集團、北京鴻坤偉業、廣東龍光集團, 等等, 近期都也違約付不出錢了.中國政府沒錢擺爛, 中國人民承受房地產泡沫的損失更加擴大了.爛尾樓一批一批的出現, 中國國力與中俄聯盟的實力, 都一天一天的衰弱了.....==================據寶龍地產公告指出,該公司2025年4月到期的1591.25萬美元(約新台幣5億元)票據利息,應支付日期為10月30日,寬限期為30日。但截至11月29日,該公司仍無法支付,已構成實質違約。寶龍地產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業進入深度調整階段,集團流動性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自2022年1月1日至該公布日期,集團已償還境外債務本金及利息合約約61.2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68億元)。寶龍地產說,受到複雜經營環境影響,集團銷售復甦緩慢,流動資金吃緊狀況日益加劇。公司已竭盡全力,但預計流動現金及銀行存款仍無法履行當期及日後債務所需。
烏俄戰爭打不停, 中國受到拖累最嚴重, 上證與深滬指數同步下挫, 且今天深滬創下全年最低點. 白酒股一路崩跌.中國人缺錢越來越嚴重, 床底下收藏的白酒拿出來變現, 收購價格越跌, 越多人賣, 今天不賣, 明天會後悔, 連帶引發新出廠的白酒賣不掉.貴州茅台自從2021年5月創下2218元的高價後, 就一路衰敗, 今天股價可憐啊, 只剩下1670元. 而今天重重下挫2.05%, 跌了快40元, 而且罕見在結婚旺季卻股價落在全年最低點區間中國白酒股王落難, 其他白酒股會好嗎? 想也知道, 更慘.茅台找上瑞幸推出"茅台咖啡", 幫忙消化出廠新酒, 結果沒有兩天熱度, 現在已經乏人問津了. 茅台咖啡簡直就是世界上最難喝的鬼東西.中國老酒收購商, 現在成了提款機, 甚至是要有預約才能入內鑑價議價. 一般人拿著老酒要來賣, 拒絕見客, 以免一時心動或收購過度而耗光了寶貴的現金.中國年輕人很少會存茅台酒, 但是會買茅台股. 賣掉床底下收藏的茅台, 這是許多中國中壯年手上最後一筆值錢富藏, 這賣掉了, 就是重新過窮人的日子了.....茅台股與茅台酒都跌價, 許多中國人將更加一無所有了~~
watching-guy wrote:烏俄戰爭打不停, 中...(恕刪) 中國在烏俄戰爭的拖累下, 2022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所得"與"人均資產所得", 表現出乎意料的差勁百科一下:人均可支配所得:是總所得扣除貸款, 稅金, 保險等非必要開支後除以人口數的平均數人均資產所得: 是源自房地產利得, 股票(淨值權益), 股息, 分紅與利息等非薪資的資本利得平均中國統計局公布2022年中國人的收入是人均年可支配所得: 36,883元, 平均一個月僅3,073元人民幣,人均年資產所得: 3227元, 平均一個月僅269元人民幣,中國人平均一個月可支配的金錢僅3073元人民幣, 要負擔吃飯, 生小孩, 交通, 拉屎尿, 水電瓦斯, 就已經沒剩了, 是要談什麼擴大內需消費呢?這麼低的可支配所得與資產利得, 代表中國很難以用"內需"拉動經濟. 因為根本就不具備消費能力啊中國改革開放30幾年, 老百姓的收入竟然麼低. 中國發展速度, 確實是低於其他的正常國家, 中國人好窮啊統派五毛小粉紅別再騙人了, 中國人平均可支配所得僅3000人民幣, 不是一個月有8000,10000可以花==========中國統計局近日發布了「中國統計年鑑2023」,其中記錄了2022年31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準。據統計數字,2022年中國31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萬6883元。統計另列出31省的人均財產淨收入,據統計數字,2022年中國全國的人均財產淨收入為3227元,============PS: 台灣2022年人均可支配所得是39.2萬台幣, 中位數是33.7萬, 以人民幣匯率4.385來計算, 平均可支配所得達到89,510元人民幣, 比中國35,128元多了54,381元人民幣,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是超過中國人的2.55倍.
john65537 wrote:應該和一國兩制的香港比較才對 香港股市指數輸給台灣了,今年香港損失那麼大, 資本利得大減. 而且股市交易是香港重要的消費力與就業的引擎, 恐怕香港2023年的統計數字會超級難看台灣沒有對"散戶"的股市獲利計算資本利得, 只有統計法人與配股配息的資料, 因此過去這個數字相對比香港低一些.台股衝上18000點, 獲利的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