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9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bd_player wrote:
號稱中國芯片刻蝕機第一人尹志堯都這樣跟大家說了,你還不信,難不成樓上那個創被關帳紀錄的半導體文盲跟你講的你才信嗎?


看了兩頁你們的留言,太無聊,都沒心機看下去了。

你們還是一般的留言沒營養啊! 除了黑中國,黑中共,你們就甚麼好說了嗎? 天天斷章取義中國下行了,穿鑿附會中國快要崩潰了,然後你們就很開心(能騙倒台灣人)?

以前從來都沒想過,台灣是如此一個資訊封閉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在慢慢變天了,台灣很多人還是以為自己好棒棒,天天拿著人均GDP來自嗨,大談老美怎樣把中國按在地上磨擦。

伸你們的頭從井底中伸出來吧!天天大談中國青年失業率有多高,中國晶片有多落後,恒大爆雷了多少個兆,又如何? 中國還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世界的生產中心。

那麼,世界呢?

疫情爆發、烏克蘭戰爭 歐洲人愈來愈窮

歐洲人在經濟上正面臨過去幾十年來從未曾體會過的殘酷現實:他們變得愈來愈窮。

長久以來,歐洲一直是人們嚮往居住的地方,然而這塊以「生活藝術」(Art de vivre)聞名的大陸,隨著歐洲人購買力不斷下滑,原有的光環也逐漸褪色。

法國人消費的鵝肝、紅酒減少,西班牙人愈來愈捨不得使用橄欖油。芬蘭人被呼籲在起風的日子再去享受桑拿(Sauna),因為這時間的能源成本比較便宜。在德國,肉品與牛奶的消耗量已降至30年最低水準,曾經風光一時的有機食品市場也大不如前。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長烏爾索(Adolfo Urso)在5月召開一場危機會議,商討該國人民最喜愛的主食—義大利麵價格大漲的議題。

消費支出急速下滑

受到消費者支出猶如自由落體般的急速下滑,歐洲在今年初陷入衰退,凸顯本世紀以來歐洲在經濟、政治、軍事方面逐漸倒退的現象。

歐洲當前的困境並非偶然,而是積年累月的沉痾卻未獲解決所致。歐洲人口逐漸老化,人們看重休閒時間和工作保障多過於賺錢,導致經濟與生產力雙雙成長疲弱。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打擊接踵而至,全球供應鏈大亂引發能源、糧食價格飆升,讓存在數十年的問題更加惡化。

歐洲政府的應對措施讓情況雪上加霜。為了保留就業機會,政府主要發放補貼給雇主,讓消費者在面臨通膨危機時沒有緩衝的現金。反觀美國人可獲得比較便宜的能源以及來自政府的直接補助,藉此支持消費。

過去歐洲強大的出口產業或許可以挽救頹勢,但是向來支撐歐洲經濟成長的中國,近來復甦欲振乏力。能源成本勁揚、通膨竄升至1970年代以來最高,削弱製造商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也破壞歐洲一度和諧的勞工關係。隨著全球貿易降溫,高度仰賴出口的歐洲更受波及。出口占歐元區經濟約5成比重,在美國出口僅占約10%。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2019年底以來,20國歐元區民間消費經通膨調整衰退約1%。如今歐盟約占全球消費支出的18%,美國則占28%。相較之下,15年前歐盟與美國在全球消費支出的比重並駕齊驅,各占四分之一。

兼差才付得起生活所需

OECD資料顯示,自2019年以來,德國經通膨和購買力調整後的實質薪資萎縮約3%,義大利和西班牙實質薪資縮減約3.5%,希臘衰退約6%。

反倒美國同期實質薪資成長約6%。 對於中產階級而言,薪資縮水的感受格外深刻。在布魯塞爾,這個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教師、護理師等顧客在一輛卡車旁排隊,為要購買半價的生活用品。一家名為Happy Hours Market的業者向超市收購一些即期食物,透過應用程式折價銷售,顧客可以下午訂購,晚上取貨。

33歲的護理師阿薩(Karim Bouazza)一邊為家人選購半價食物,一邊抱怨說:「通膨高漲讓人幾乎要再兼差才付得起生活所需。」

歐洲民眾對高價食物的開銷同樣縮減。德國在2022年每人消費52公斤的肉品,比前一年減少8%,並且創1989年開始這項記錄以來最低水準。儘管少吃肉部分歸因於社會提倡健康飲食和動物福利,但專家表示,肉價飆漲30%是加速此趨勢的原因。"
Derek2025 wrote:
看了兩頁你們的留言,...(恕刪)


裝睡的01塔綠班叫不醒的
這些人就算在公認老俄戰勝後依然裝睡
不然就是裝死
想當初這些01塔綠班如何叫囂川普會勝選如何舔川普
結果現在是每天舔拜登
說真的對這些下流之人不用花太多時間想叫醒牠們

看著恒大欠款達2兆好像很恐佈,那你們知道一間中國巨企的單季營收和淨利潤是多少?

"騰訊二季度淨利潤375.48億元,廣告收入大增

騰訊控股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1492.08億元,同比增長11%;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Non-IFRS)淨利潤375.48億元,同比增長33%。這意味著騰訊營收已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增長,淨利潤增速連續四個季度超過營收,顯示出成本控制的效果。"

微軟做著全球的生意,一年營收才2000億美元,即15000億人民幣而已。騰訊還未國際化,營收規模已是微軟的1/3了。中國的市場,就是這樣的恐佈。

就不過2兆而已,是很大問題,但還未至於中國(又要再)崩潰。

你們真的未見過世面。
這是重大突破嗎? 是的,因為烏克蘭從未獲得過戰鬥機。

但有用嗎? 有的,再死多一堆人,炸爛一堆坦克,然後,就沒然後了。

看著老美在幫俄軍練兵,我都只能笑了,中國快點派顧問去吸收經驗吧!
(至於F16,就應該不用了,中國自己大概連圖紙都。。。。)

至於烏克蘭人,連自己的總統都不理,誰會理會他們的生死呢!

"42架F16收入囊中,澤連斯基興奮地發了一張自拍照

我的第一感覺,這是烏克蘭取得的重大突破。

進攻性導彈有了,主戰坦克有了,集束炸彈有了,現在,F16戰機也有了。

澤連斯基非常興奮,立刻登機飛往荷蘭,在荷蘭發了一張自拍照,他笑得眼睛瞇都成了一條縫,旁邊同樣笑容滿面的荷蘭首相呂特,背景是一架F16戰鬥機。

興奮的澤連斯基隨後發推說:就移送烏克蘭的F16戰機數量,我和呂特達成了協議,42架,這只是一個開始。謝謝你,荷蘭!

此前,烏克蘭國防部長也表態:“這是來自我們美國朋友的天大的喜訊!”

很簡單,F16戰機雖然是荷蘭贈送,但得到了美國的批准,背後是美國的意圖。

這還沒完後,興奮的澤連斯基隨即又飛往丹麥,在那裡,他和丹麥女首相弗雷澤里克森,更是一前一後,坐到了F16戰機的駕駛艙。

坐在前艙的澤連斯基,不時回頭跟女首相交談,笑得跟朵花似的。

在丹麥又拿到了多少架F16?

澤連斯基披露:19架。

42+19,這一趟澤連斯基拿下了61架F16戰機,這對缺乏制空權的烏克蘭來說,確實是天大的喜訊。

但烏克蘭一直要求F16,為什麼美國早不給、晚不給,現在才給呢?

完全我個人的分析,不外乎幾個方面吧。

1,美國迫切需要提高烏軍戰鬥力。

別忘了,此前美國還提供了烏軍集束炸彈。為什麼提供這種臭名昭著被禁止的武器。美國的說法是:庫存武器快打光了,但讓烏克蘭擊敗俄羅斯,比什麼都重要。

烏軍的反攻,事實上破產了。要避免烏軍被拖垮,甚至被俄軍擊潰,那就必須升級武裝。於是,美國在集束炸彈之後,又拿出了F16。

2,美國的做法其實很有策略性。

請注意,美國同意提供F16,但這次卻不是美國提供,而是讓荷蘭、丹麥打頭陣。對荷蘭、丹麥來說,這也是清庫存,可以列裝更先進的F35。

但荷蘭、丹麥打頭陣後,你看吧,其他西方國家,比如英國、德國、波蘭等,不排除也紛紛向烏克蘭提供F16。美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3,多少也給了俄羅斯一點消化的時間。

這一點很有意思,每次西方提供進攻性武器,總是先放出風聲,我要提供了,怎麼怎麼的。但每次實際提供的時間,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半年之後。

俄羅斯肯定很反對,發誓要報復。但立刻報復,西方事實上還沒有提供,俄羅斯沒理由;等到西方武器真到戰場了,發飆後的俄羅斯,似乎也沒脾氣了。

4,美國此舉更是一種政治姿態。

按照俄羅斯議會上院議員普什科夫的說法,美國向烏克蘭移交F16,旨在製造美國支持基輔的假象。

他說:“向烏克蘭派遣F16是具有政治意義但主要是像徵性的一步。對美國而言,重要的是展示其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而通過盟友轉讓若干軍機,哪怕要到明年才實現,也能成為對此的佐證。”

當然,他是輕蔑地看待。但我卻認為,F16畢竟是F16,這將使得俄羅斯失去壟斷制空權的優勢。現代戰爭,制空權關係到戰爭成敗,擁有F16的烏克蘭,甚至不排除以後對俄本土發動襲擊。

所以,澤連斯基才興奮異常,飛了荷蘭飛丹麥,看了F16還想上。

最後,怎麼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必須對澤連斯基刮目相看。

不管你對澤連斯基怎麼看,但有一點我還是很佩服的,他的堅持,他的韌性,他的鍥而不捨!最終,他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導彈、主戰坦克,然後馬上是F16戰機。

這個小個子喜劇演員,已經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際人物,也成了普京意想不到的最大的對手。如果不是他,俄烏衝突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第二,西方對俄羅斯絕對不會手軟。

連違禁武器集束炸彈,都毫不猶豫給了,F16自然不在話下。為了拖垮俄羅斯,西方也豁出去了,什麼紅線底線,現在統統都是虛線。

俄羅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美國最損的一點,就是讓西方小國打頭陣,然後其他國家紛紛跟進。烏克蘭成了打不死的小強,俄羅斯現在肯定也很頭疼。

第三,短期看,和平越來越渺茫。

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點,和平路茫茫,滿目皆血光。而且,前景更加凶險。

我看到,美國眾議院議員、共和黨人瑪喬麗·泰勒-格林就警告,美國向烏克蘭輸送F16戰機,“這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又近了一步”。

也難怪普京要指控:美國就是想和俄羅斯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必須看到,F16戰機不是主戰坦克,是一種可以遠距離突入敵後的進攻性武器,一旦打紅了眼,烏克蘭會只限於本土防禦俄戰機,就不會對俄本土發動大規模空襲?

俄羅斯被大規模空襲後,會保持冷靜嗎?將一個核大國逼到絕境,想想就挺可怕的。

2023年的世界,還會更糟糕嗎?"
老美坑小第的往績,可說無人能及。

日韓要站老美隊,就要有下海的覺悟。

搵日韓笨的小北約

美國總統拜登積極拉攏盟友圍堵中國,美日韓大衞營峰會日前舉行,尹錫悅敢為歷任南韓總統之先,放下國仇家恨跟日相岸田文雄言談極歡。此舉在國內遭到輿論及反對黨大力鞭撻,堪稱有辱國體,尹氏民望拾級而下。但反正南韓選舉制度規定總統只能幹一任即5年,尹氏沒有連任壓力,擺明一條道路走到黑。

不問可知,峰會又是以中國為「假想敵」。儘管在會後共同聲明中沒有明言中國,又說並非針對任何國家,但又不忘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總之拜登的意圖十分明顯,拉攏日韓兩國、藉兩國放低成見組成三邊關係,壓制中國。外界將之形容為東亞小北約,雖不中亦不遠矣。

當然,說是小北約亦未盡然。皆因北約是防禦性軍事聯盟,只要其中一個成員國受到軍事攻擊,所有成員國都必須共同防禦。然而,美日韓儘管有軍事聯合演習等協議,但絕非共同防禦,要是日韓受到攻擊,美國並無義務協助他們抗敵。

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軍事實力,東風系列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蓋各種射程的陸基彈道導彈系列,經常叫囂「台灣有事即××有事」的美日韓諸國,要是台海爆發戰爭,美國自己肯定不會落場,而是要求日韓充當第一島鏈「炮灰」,即使這兩國受到攻擊,你道美國會參戰嗎?

中國、俄羅斯、北韓均是擁核國家,美國最怕就是核戰,否則俄烏戰爭,山姆大叔早就親自落場了。明乎此,美日韓組成所謂的「聯盟」,其實只是美國把日韓當棋子操弄,無事時充當吶喊助威的啦啦隊,有事時則是行先死先的炮灰。岸田文雄和尹錫悅自以為能在美國總統度假勝地出出入入好不威風,殊不知這種威風,將來是要千倍百倍奉還的。"
Derek2025 wrote:
看著恒大欠款達2兆好像很恐佈,那你們知道一間中國巨企的單季營收和淨利潤是多少?"騰訊二季度淨利潤375.48億元,廣告收入大增


騰訊賺300算什麼? 央企遠洋集團一年虧800億, 蘇寧虧420億, 幸福華夏虧390億, 養豬正邦虧210億, 中國航空業3年疫情虧4065億, 況且廣告費只是內耗. 就好像左手的錢轉給右手, 低度的經濟乘數效應.

中國50大地產商, 47家已倒債.

砸爛中國, 是一塊一塊地砸, 就像柏林圍牆倒塌. 拆一兩塊不會垮, 拆了30塊就絕對垮. 幾百幾千塊就跟著垮了

雷根總統不費一兵一卒支解蘇聯, 不是把俄國打成零, 而是拆掉他幾塊磚, 俄國就崩了,

你不要以為恆大碧桂園融創萬達垮了沒事, 你家的事情越搞越大了. 恆大2兆元, 碧桂園7千億, 都是欠老百姓, 不是欠你的祖國.

碧桂園死掉了, 中融信託不付錢了. 事情變得更大了

央企遠洋集團, 也倒債了, 年虧800億, 爛尾了

昨天傳出"SOHO中國"也完蛋了. 欠稅土地增值稅20億人民幣, 宣告彈盡援絕, 無力再支付任何費用了.


中國25%GDP的產業一個個死掉, 失落30年首部曲. 正精彩.

台灣奮起, 中國衰敗, 趨勢已經成形.
中國房貸的一年寬限期紛紛到期結束, 投資失敗的法拍屋數量, 將逐月逐月的上升, 中國下半年第一個月的法拍屋, 就比上半年多了30萬間.

中國年輕人辛苦存錢, 又拿了父母的退休金, 付了首付, 原以為可以開開心心當個有殼蝸牛, 結果全砸爛了, 變成爛尾樓與法拍屋, 拍完搞不好還欠銀行錢.

有個人在北京周邊買了房子, 4年前買260萬, 最近隔壁賣掉, 他只賣了115萬還含車位, 房價跌了超過50%. 李嘉誠樓盤7折脫手, 意圖淨身出戶, 不想扛著虧損幾十年, 中國地產股全部跌到壁紙價.

你如果還嫌中國政府造孽造得不夠, 那你就繼續捧繼續吹. 看是中國會死多慘, 我會常常提醒你

房地產泡沫破裂, 必定燒到銀行. 中融信託完蛋了, 中國幾十家信託業也都是玩房地產, 也都會跟著完蛋. 然後就變成各地產公司全部都宣布破產, 銀行依規定要打入呆帳, 然後就是銀行資本額耗盡, 跟著破產.
watching-guy wrote:
中國下半年第一個月的...(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amsa wrote:
你說的內容,幾時能實現是沒營養的問題 看來你都認證你說的東西根本是

我說的內容
不是用來認證給小粉紅看的
日後只有流馬尿的貨
我是不用跟他們廢話一大篇的

一年多前我的預言
在這版上都還存在
一一都實現了
反指標當時笑的最大聲
如今的土共國傻逼小粉紅也都進化了
翻著白眼繼續吹牛逼

我的預言就留著
聰明人早跑光了
能看出端倪的,第二批跑我就功德無量了
土共國的未來只會是全世界
最窮最落後最被否識的族群
好自為之吧
watching-guy wrote:
騰訊賺300算什麼?...(恕刪)


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中銀.工商.建行.茅台.....
以上都是年賺千億的企業,地產商每年都會蝕一千億嗎?
.
另外,中國每年賺數十萬億外匯,數百億只是九牛一毛,兼夾地產商的外債,破產就不用再還,對中國沒有實際影響。
  • 22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