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2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陳小春2525 wrote:
新生代很快會嚐到人口負成長的苦果。

台灣還有提前規劃好的人口政策
用來因應未來的人口結構衝擊
這人口負成長
土共國比台灣更可怕幾倍
還沒有甚麽社會保障當緩衝墊
一落地就摔成一坨爛泥
你先擔心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吧
八月十八日,香港反送中運動上街示威遊行最終回紀念日。

在7月21日,遊行後發生了元朗襲擊事件,這次事件成為運動的標誌性事件,也使運動發生轉折,示威者與警方之間的衝突加劇。8月中旬,示威者兩度癱瘓香港國際機場。8月18日,民陣再度舉辦大規模和平集會,參與8·18集會的人數超過170萬人。8月31日,太子站事件後令示威行動升級。9月4日下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四項行動,並動議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但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調查警暴。10月1日,全港爆發激烈示威。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在同月4日引用《緊急法》制定《禁止蒙面規例》,引起更大衝突。示威活動進入11月,隨著新一輪的三罷行動被發起,示威行動進一步升級,理大及中大兩所大學發生激烈警民衝突,多人受傷。在這場反修例運動不斷發展之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新高,民主派取得450席中的389席,贏得了超過86%的議席,民主派在選舉中大勝,建制派和鄉事派則遭到史無前例大敗。此外,因應這次示威浪潮,促使美國介入宣佈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從2019年8月18日起,討厭中國共產黨的人愈來愈多。

到了四年後的 2023年8月9日,拜登投資禁令殺大陸,港澳同列美禁投資中國高科技名單 業界指等同禁止製造 憂外資撤離。

美國禁止或限制當地金融投資公司對中國高科技作出新投資,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和澳門同時被列入受禁名單。有業界人士向本台表示,禁令是要令中港澳三地難以自發製造高科技產品,因為香港即使搶到相關人材,但缺乏資金亦難以研發,更不排除美資或外資會因此撤出香港,令香港的創新科技和經濟受挫。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9日)簽署的行政命令,禁止對華投資和知識轉移的三類高科技,分別是半導體和微電子丶量子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白宮稱,這些高科技對受關注國發展尖端軍事技術丶情報丶監控系統或電腦網絡能力提升至關重要。

不願透露姓名的科技界人士向本台表示,上述三類產品都是頂尖科技產品,以人工智能為例,未來十年都會受它影響,禁止投資自會阻礙研發,尤其是中港近年都銳意發展創新科技,影響便更大。

他指出,美國早前已加強管控對華出售高科技產品和生產設備,但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解決芯片的採買後已決定重推5G手機,而美國最新一着反映它已從過去「讓你買不到,到怕你整(製造)得到」。他解釋,香港政府高叫「搶人才」,但若缺乏新資金,縱使搶得人才亦無法研發生產。

他更憂慮,行政命令同時要求美國商人定期向當局彙報在中港澳三地投資上述三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情況,這將令外資,特別是美資考慮撤離香港,而這影響的,不光是創新科技發展,經濟發展亦同樣受累。

根據白宮為簽署命令所作解說,這是捍衛美國國家安全所需的措施,因為受關注國發展這些高科技的目的是要取得軍事主導地位。傳媒形容,此舉是華盛頓阻止中國藉開發尖端科技來發展軍事現代化的同時危及美國國安。

Emmy 今日影片:【 誰毀了香港?】 中共房地產風暴延燒,恒大聲請破產保護,碧桂園僅在香江上市,恆生指數暴跌2000點!慘過上海A股!東方明珠金融地位遭摧毀,外資逃往新加坡,港人大移民!習近平就是你害的!
jihuang77 wrote:
八月十八日,香港反送...(恕刪)




印度屠殺中國製造,再加一項

印度宣布限制筆電平板進口,沒有許可證一律不得進口,意圖扶植前往印度投資的電腦組裝廠,並削弱中國筆電平板的生產,更要阻止中國品牌筆電平板擴大市占率

雖然這會帶給台灣代工廠一些麻煩, 但是我是舉雙手贊成..... 印度決定不給電腦廠找藉口拖延應付, 也不給中國還有機會從旁挽留電腦代工產能, 反正不搬產能, 就難進印度

台商相約去印度建立PC供應鏈的時間到了,先做好就先贏生意,晚量產完全沒好處

=========

根據印度官方最新釋出的訊息,除非獲得有效的限制進口許可證,即日起限制筆電、平板和個人電腦進口,以推動本土製造業發展。此前,印度一直試圖透過在包括電子產品在內的20多個行業提供與生產相關的激勵措施來推動本地製造業發展。

宏碁先前為搶攻印度政府標案及商用專案,去年已在印度設立自有小型組裝產線,主要生產桌上型電腦,年產能50萬台,同時也與當地代工廠合作製造筆電,年產能同樣能達50萬,需求主要來自商用市場。

由於印度具有龐大人口紅利,市場成長空間大,印度官方新政若嚴格要求在地製造,將使得當地筆電等裝置銷售受阻,不利產業復甦,並加快供應鏈遷往印度的腳步。
旋風 wrote:
台灣還有提前規劃好的...(恕刪)


鬼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又崩潰到只能回鬼扯 失敗~[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3-08-21 13:54
watching-guy wrote:
印度屠殺中國製造,再...(恕刪)


妄想的鬼扯
印度那是自找麻煩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中國的大工程設計基本...(恕刪)


就是物理的通常只能單向...而且距離有限制...
工程所需時間浩大...

氣候變遷引起的強降雨...如果位置不固定...
有時候範圍是幾百公里的雨區...

幾年前四川重慶湖北等長江水患
今年的北京涿州等..都是屬於雨勢集中..

而通常在這種時間點的....關西...山西 河南等地
也許都是大旱...
那怕是你把水資源調配1/3給這些地區都能緩解水患...
也能平衡乾旱...

也許下次反過來 關西 山西 河南等地大水...
反過來將多餘的水利提前輸送給 重慶湖北北平等地..
都是有益的....
綿延數千公里上萬公里的水利工程...光靠物力設計製造...
要挖多少地毀多少田...消耗多少的人力?

現在的氣象衛星已經降雨的位置準確度很高了...
唯一差別可能是降雨量的估計不能很精準....
我們可以提前洩洪...把儲水量降到最低因應..
那怕降雨不如預期那也沒關係....
那怕水庫已經提前洩洪.....我們還可以反向把水送回來...

但是物理的可能就比較困難點...
hunginn wrote:
就是物理的通常只能單...(恕刪)


不一定是這種單一大型水利工程阿
拿我說的重慶抽蓄水力發電
那個也不是單一大工程
而是多個小工程
然後各地條件不同
依據各地的條件來設計

拿山西來說好了
不是一堆煤礦場嗎?
有可能把廢棄的礦場改造成蓄水池來儲水嗎?
印象台北的內湖和南港治水方式之一就是那邊山區以前是礦場
山區遇到下雨容易大雨
然後沿著山而下把內湖和南港給淹了
把山區的廢棄礦場改造成暫時儲水區
山區大雨直接把相當比例的雨水就在山區攔住了
那下方自然就不是那樣容易淹水

類似的概念依據各地不同來設計
不見得是單一大工程
也可能是很多小工程組成
以中國治水的經驗和工程能力
要說就100%不會發生災害那誰也不敢保證
但相當程度的改善大機率是可以做到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有可能把廢棄的礦場改造成蓄水池來儲水嗎?


煤礦“水害之源”如何變患爲利

2016-12-25 13:46
來源: 光明日報

煤礦“水害之源”如何變患爲利
——記“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利用與地表生態修復”科創團隊

“先把事情做好。”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大釗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戴著壹副大框眼鏡,顧大釗顯得樸實儒雅。 不久前,他帶領的神華集團“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利用與地表生態修復”科技創新團隊,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爲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作爲壹位奮戰在煤炭行業幾十年的“老兵”,壹旦談起煤炭和技術,他就變得神采飛揚。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的四分之壹左右,且水資源分佈嚴重不均。”顧大釗說,西部晉、陝、甯、甘、內蒙古5省區,煤炭産量約佔全國的70%,但水資源量僅佔3.9%,“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爲解決這一矛盾,顧大釗帶頭成立了“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利用與地表生態修復”團隊,圍繞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利用和礦區生態修復三大方向,開展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示範工程建設等工作。

“煤炭開採必伴有礦井水,而礦井水不僅會造成水資源浪費,也是煤礦‘水害之源’。”顧大釗告訴記者,每生產1噸煤平均產生2噸礦井水,但礦井水利用率長期低於30%,礦井水大量外排,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目前由礦井水引起的事故佔我國煤礦水害總事故的80%以上。

20多年來,顧大釗帶領團隊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工程實踐,首次提出了煤礦地下水庫儲用礦井水理念,構建了煤礦地下水庫理論框架與技術體系,利用煤炭開採形成的採空區,建設地下水庫儲用礦井水,並通過“叁重防護”技術,確保地下水庫安全運行,破解了世界性難題。

另外,團隊還研發了庫前沉澱、井下模塊化處理、庫內淨化“叁位壹體”的水處理技術,使採空區成爲高效率、低成本的水處理工廠。“這些技術讓礦井水由水患變成了水利。”顧大釗說。

目前,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已在神東礦區廣泛應用。 神東礦區建成煤礦地下水庫35座,年供水超過6000萬方,不僅供應了礦區95%的用水,還爲周邊電廠供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在同事眼裏,顧大釗有想法、能吃苦,經常週末加班,幾乎每一位安保人員都認識他。“吃苦實幹、敬業奉獻是我們的團隊精神,從問題入手,通過合作創新解決技術難題,是我們的快樂之源,也是使命和價值所在。”顧大釗說。(記者 劉坤 溫源)
economic wrote:
所以我很強調最好要從...(恕刪)


現實是...政治力已經強力干擾經濟力現實立了!!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
美元霸權重要還是美國的經濟衰退重要?
但是美國的經濟衰退又影響到選舉!!!

美元霸權要是垮台...美國的經濟一定會陷入嚴重衰退...

美國這麼強力的升息...產生的利差...已經嚴重地影響到
歐洲..東南亞..中國等經濟體...而且破壞原有的供應鏈了...
各國很多原有的供應鏈...都在這一波的強升息中資金斷練...
被迫打掉重練...

可以說是把歐洲的工業化去掉....
原本歐洲與中國的合作很密切...
但是經歷了俄烏戰爭和美國強升息後
這一波歐洲廠商倒的倒...產業外移的外移...
未來一切恢復之後...新的歐洲廠商...
要恢復運作時...可能就得重新尋找可靠之地
放在歐洲是完全沒有競爭力..但是東歐與東盟卻是可行的...
當然還是要保持與中國合作上...但是其數量可能只有之前的一半(保守估計)

所以在我看來...那怕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了...
美國也會持續強升息...會直到全球化的供應鏈整個毀掉重建為止...
而這個時間不會太短....3-5年的高利環境是基本的....

中國和東盟雖然在未來的恢復中最有能力恢復....
而且在未來也會與東盟進行更多的合作...
但不可否認的....這些產業鏈在也不是之前那幾家了...也許老闆都換了一輪
而歐洲企業可能原本的全垮....重新得在中國和東盟之間尋找合作的盟友...來避免生產成本過剩...

另外一方面...也許3-5年供應鏈都破碎的差不多了...
美國的資金剛好前進東盟...重新建立新的供應商...
中國當然也可以前進布局....與美國互搶....
但是前提是....中國在這一輪衰退中...不能損失過產重

我不確定美國政府在這種強升息產生的高利率環境還能撐多久?
但是我會認為那怕政黨輪替...美國這方向也不會改變...
因為失去美元霸權的影響....比經濟衰退還嚴重百倍...
美元一旦失去地位..美國不能在印鈔...全世界大多數的美元回流到美國...
美元貶值的速度可能是好幾倍...

如果未來的世界是這樣....那現在前進東南亞提前布局...是有必要性的...
前提是...布局在東南亞的產業能撐過這3-5年的危機....
然後等到3-5年後...背靠中國的產業鏈...在歐美資本入場前率先把產品和市場佔有率先擴大...
贏在起跑點上....

不過到時候美國可能或提前引爆南海危機等...或是透過政治上的影響力產生排華運動等...
也都是有可能的!!

整體的感覺美國的策略就是把中國營造一個亞洲版的俄羅斯
就像歐洲對俄羅斯的敵視...把歐洲人區分為 俄羅斯人和非俄羅斯的歐洲人..
但是東亞不是歐洲...中國與各國的合作更傾向於經濟上的.....
美國的目的除了日韓台菲基本上很難達成..
  • 22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