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 wrote:
房價收入對比
自己點進去看,數字看得懂就好
日本跟台灣比,日本的確買房輕鬆很多
對比亞太區,台灣真的是困難很多
就算韓國都比台灣輕鬆....
你點進去看都沒有任何懷疑嗎? 整個台灣、日本都用一個點來比較? 用台北市中心來代表台灣?
如果你把單趟上班通勤時間放寬到1~1.5小時的捷運周邊區域,你會發現台北衛星城的便宜房子蠻多的(5~600萬)。
而這樣的通勤時間,在日本東京是很普通的。
台北市其實非常小,還有大約一半是山區,人口密度極高,工作人口遠大於設籍人口。
房地產的持有稅又低,這種條件,房價用平均所得去除一定會失真。
假如
把新北和台北合併成一個都市去計算(類似東京都面積),瞬間這個房價所得比就掉下來了。
把北台灣(新竹、宜蘭以北)整合成一個北台市(類似上海市面積),房價所得比就更低了。
另外,台灣的房產持有稅很低,1500萬台幣(50萬美金)的房子,一年房屋地價稅,只要繳幾百美金,但在美國卻可能要繳1.5萬美金。美國的州稅、聯邦稅,一大堆的必繳保險及自提退休金,讓手邊根本沒多少錢剩下來,我同學在美國年薪15~20萬美金,但買個房子,也得慢慢存好多年湊頭款。
所以那張圖上,美國的一大堆綠點有什麼實質意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