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人均所德高工業發達不用核電廠對嗎? AI 問號哥說謊對嗎?人均所德高工業發達還用核電廠對嗎?德國聯合政府30號宣布,將於2022年全面關閉所有核電廠現在是2020年對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A%A0%E5%9D%A1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深怕有朝一日會被馬來西亞強行合併或被印尼攻擊產業新加坡主要出口品項(2014年)[66]新加坡擁有數項表現突出的產業,新加坡為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賭博市場位居第二[67],為第三大煉油及交易中心,鑽油平台製造及船舶修復則居第一[68][69][70],且為世界最大物流樞紐[71]。新加坡產業多元,以金融業、製造業、煉油業最為主要產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精煉石油、電腦及集成電路[72],佔2010年全國27%的國內生產總值。另外,化學、機械、生物醫學亦為重要產業。製造業、煉油業最為主要產業樣樣要電人均 $90,724(第3名)新加坡自1965立國幾十年不用核電廠怎麼就發展的那樣棒?
kantinger wrote:新加坡自1965立國幾十年不用核電廠怎麼就發展的那樣棒? 台灣是國際航道熱點對嗎?台灣有天然氣管道對嗎?台灣人喜灣吸pm2.5對嗎?台灣人收入高電價高影響對嗎?AI問號哥依然 用我熟悉的文字,說我看不懂的話對嗎?AI問號哥不懂中文文法對嗎?
kantinger wrote: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恕刪) 新加坡可是有準備的 呵呵二、根據新加坡能源局資料,新加坡去(2015)年進口天然氣1,036萬噸油當量(Ton Oil Equivalent,簡稱Toe),其中778噸來自馬來西亞及印尼管道天然氣,258萬噸為進口LNG,由於傳統管道天然氣將面對長期供應不穩定及供應量有限等局限,因此該局擬擴大LNG來源,以保障新加坡能源供應的來源,並經由新的天然氣條款,讓新加坡天然氣買家從這兩家公司供應商獲益。
mangchaocs wrote:圖在這裡https...(恕刪) 謝謝了,德國傳統電力本來就是足夠的: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columnist/環團別再騙──破解基載電力的迷思/黃士修 2016....順帶一提,當賴偉傑講「分散式能源系統」的時候,舉的例子是古巴。因為古巴沒有好的基載電力系統,只好自備柴油發電機(台灣也越來越多企業跟上了,因為他們真的很怕缺電)來解決停電問題,可不是什麼美好的再生能源新世界。他也沒告訴你的是,德國之所以能把再生能源比例拉到20%以上,一來是因為有歐洲電網支援調度,官方承認若無此條件,德國不可能採用現今的能源政策;二來是因為德國傳統發電廠的裝置容量超過全國電力需求的最高峰,就算風機和太陽能板全部無法上場,只靠核能和火力也夠用。========================================================未來的電哪裡來? 遠見 2013年9月號.....德國工商總會(DIHK)能源及環境部主任雅各.弗雷區納(Jakob Flechtner)解釋,廢核並非突如其來,「其實我們準備了幾十年,如果再生能源不夠多,也沒本錢廢核!」過去十年來,德國透過市場誘因與政府補助,讓再生能源大爆發。2000年的「再生能源法案」(EEG),要求電力營運商優先採購再生能源,更提供20年的保證收購價,讓再生能源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攸關荷包、且保證獲利的生意經。後來全球有近70個國家,都模仿這套鼓勵政策。========================================================德國負電價賣電:再生能源供過於求,德國頻繁出現「負電價」 2018 年 01 月 03 日 17:00德國在過去兩年大約投入了 2,000 億美元於再生能源發展,然而這巨額投資卻造成了「負電價」(negative price)現象,在需求不多的假日或節慶,電力賣方甚至要付費給買電方。由於天氣溫暖、風能生產過剩加上消費者需求低等因素,依歐洲電力交易所 EPEX Spot 數據顯示,在週日和聖誕節當天大部分時間的電力價格都在 0 元以下。德國出現負電價並非常態,但發生次數也不算少,光是今年就有 100 次電價低於 0 元。2017 年 12 月 24 日時出現了每 MWh -50 歐元(約台幣 1,775 元)的價格。基本上,供過於求就會出現負電價,像是假日工廠休息、辦公室空無一人的時候,電力需求就會特別低。而德國有 12% 的電力來自風能,風能屬於間歇性能源、具不可預測性,因此在風大時產能就會過剩。風能供給過多時,其他一般能源包含燃煤、核電廠無法即時停啟,導致電力價格市場跌。而多餘的電力會造成電網過載,影響供電穩定度,因此以低電價的方式售出給其他鄰國。其實在歐洲除了德國以外,比利時、英國、法國、荷蘭和瑞士也都經歷過負電價,不過德國的負電價最常見。在 2017 年 10 月底的最後一個星期,德國的負電價維持了近 31 個小時,每 MWh 價格掉到 -83 歐元(約台幣 2,947 元)。==============================================================核能流言終結者 2014德國確實出口比進口多,但可惜的是:德國總是在用電離峰時間出口,然後在用電尖峰時間進口。第二可惜的是:德國雖然出口的電多,但大部分出口的是燃燒煤炭的電;因為德國國內民眾選購綠能發電的總量,比德國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要多。也就是說:德國的綠能發電,光生吃都不夠了,就別提出口曬乾了。德國自從宣佈廢核之後,燃煤發電的比重每年都增加;所以德國的碳排放,每年也都增加中,已經快要回到京都議定書所規範的標準之上了。第三可惜的是:德國進口的電,幾乎都是核電(德國主要向法國、瑞士、捷克三國購電,而法國核電佔78%,瑞士與捷克核電都佔3x%以上)。第四可惜的是:德國出口的電,因為多半是發在離峰時間,所以德國很多時候是賤價(甚至是負價)賣給別國的;但尖峰時間德國跟別國買電卻是付真金白銀的歐元。所以德國所謂的「電力淨出口」,是完全賠錢的生意。除了這幾點可惜之外,德國的電力確實是淨輸出的。但即便如此,德國每年仍然跳電上萬次(德國計算「無預警跳電」的標準,比台電還要寬鬆,要跳電超過三分鐘以上才會列入統計;但台電則是跳電超過一分鐘就會列入統計。儘管如此,德國跳電的紀錄,仍然比台電還要糟糕。)。
kantinger wrote:新加坡立國數十年就一直不蓋核電廠阿為什麼長崎廣島能住人但福島不行? 新加坡國土面積多大??? 台灣多大??? 比利時,瑞士都有核電廠,他們土地又有多大????一個核電廠大事故影響範圍多大??? 事故發生時新加坡人民要跑到哪裡???現階段他當然不蓋核電廠,但他有說放棄核電嗎????福島沒有住人???? 你有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