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PCCom0514 wrote:
看mobile01很...(恕刪)
我和版主差不多,我比樓主大10多歲把。跟你算老鄉,小時候在河北保定長大的,小時候都吃不飽飯,天天窩窩頭,也就是玉米做的餅,玉米粥。小時候營養不良。我算是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從一窮二白的農村家孩子,然後考大學,當時考大學還是比較難得,基本上20%。尤其石油行業最難考。然後考去石油大學,然後分配工作到大陸的中國石油,然後到國際,然後在北京工作生活,後來t認識了台灣的太太。再後來法國total公司。國外乾了多年,再後來辭職,最後定居在高雄。本來可以移民法國。我老家河北,除了路修的不錯,其他還是很差,沒有公共排水。其次空氣全國最差,保定房價最近3年從2014年4000一平方米到現在30000一平方米,遠遠超過高雄,但是基礎建設和工資和高雄差多了。老媽不習慣台灣,喜歡老家,只能跟我哥哥家住在一起。台灣的樓房和大陸風格不一樣的。台灣的透天很多,如果加上有院子,就是大陸的別墅。台灣的大樓和大陸的小高層差不多。台灣30多層建築很少,因為地震較多。習大大的19大真的讓我感到興奮,看到未來30年的美好生活。物價,台灣比河北保定高3倍,比北京的物價也高很多。樓房價格,高雄在11000-20000人民幣一平方米。但是台灣的建築比較老舊,在大陸,樓房超過40年基本上都拆沒了。台灣因為是私人土地,沒人拆遷的。電視節目把,說句實話,都不好看。不過大陸電視內容節目在進步很多,但是攝像水平沒有提高。台灣的政治電視節目把人引向對立。說句實話,台灣就是物價升得快,私人老闆用人比較狠,一個人幹很多人工作。大陸是分工比較細緻。將來台灣只能越來越落寞。大陸機會是很多,大陸競爭壓力比台灣大多了。台灣年輕人習慣享受。大陸年輕人都有一種闖進。台灣的政府對大陸人不是很友好,充滿歧視的。在台灣的大陸人絕大部分是女的,從事行業比較低階。不是因為媳婦怕冷,我也絕不會來到台灣。以前台灣對於我就是每年兩個月度假而已。台灣整個社會,特別把大陸當敵人。最近蝦皮就是。反正我個人建議大陸人能不來台灣就別來,即使你在大陸是高階主管,在台灣或許會找不到工作。台灣對大陸的學歷認證不多。其次,台灣的大學教育水平真的很差,比大陸差遠了。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預測30年後台灣在大陸屬於中等偏下了。
是的。你倒是提醒了我,在1990年代有幾年治安特別差。經常有盜竊團夥,夜裏到村子裏撬鎖翻墻偷農用機械。最嚴重的時候,每隔幾天村裏就有人被偷盜。有些村民把農用三輪(價值4000-6000不等)輪子晚上卸下來睡覺。案件很多,公安不管,村裏自己成立了夜間巡邏隊,想抓小偷。勞師動眾,一個都沒抓到。後來村裏出了個主意,村委會每天有一人值班,夜間定時就用大喇叭喊,說巡邏隊註意換崗什麽的,只是嚇唬小偷,其實村民早就睡了。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再沒有人被偷盜過,大概持續了一兩年就沒小偷了。

winner_feng wrote:
想順便問問,90年代...(恕刪)
老鄉好。我去過一次保定,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比幸福的一點是,從記事起沒記得吃不飽過。不知道記事以前有沒有餓過肚子。
現在的大陸房價太高了,我感覺政府必須從根本上管了,不然會影響經濟發展。臺灣對立太嚴重,政府看到陸資就想消滅。別的地方是巴不得你過來投資,創造就業和經濟。大陸競爭壓力太大了,機會也多。如果大陸再能30年平均5%以上的發展,前途很大。臺灣不改的話,感覺社會裏沒有資金,沒有產業,人才留不住,問題會很大。

我以前坐火車離開我女友那裏,兩人如果不通短信和電話,她會說“你都不發短信給我,不知道我會擔心你嗎”
我女友坐火車離開我那裏,兩人如果不通短信和電話,她會說“你都不發短信給我,就不知道擔心我嗎”

這個例子對比臺灣:
陸資進臺灣是陸資入侵臺灣;
臺資進大陸是錢進大陸債留臺灣。
陸人進臺灣是陸人統戰臺灣;
臺人進大陸是人才出走。

suixinerfei wrote:
我和版主差不多,我比...(恕刪)
susumu945 wrote:
村里的黨領導是不士分到最肥的那一塊?

早10年是政府給3億,拿2億出來給村民分,剩下1億自己人分,村委會主任(村長)、副主任、村支書(村長是黨員就兼任)、會計等人。但是被村民發現就完蛋。後來政府給每個村民發銀行卡。後續給每個人打錢。
其實政府徵收土地給的是3部分。
1、耕地補償款,就是岳父家每人50万臺币那部分。由於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就是歸村里所有,所以是賣土地的錢要平均分給每個人。
2、宅基地補償,就是住家那塊土地和房子的補償。原來都是按照房屋面積然後乘以x來算的,我外婆家當年是一二層面積x2+三層面積x1換成公寓住宅。(三層以上算違建)結果就是有錢人分的多,窮人分的少。我表哥當年就跟我媽借錢加蓋第三層。現在是按照宅院面積x3(注意是宅“院“)。我岳父家算當地大戶,兩三代都有人當村長,後果就是岳父兄弟三人院子都比一般村民稍大个10幾坪。而且岳父年輕是就進城經商,所以家裡房子衹是80年代蓋的一層瓦房。現在岳父一直説共產黨就是好。
3、拆遷過渡費,就是補償過程中沒房子住給的補貼。這個是全市統一每人1200/月。从簽了拆遷協議那個月開始每月給。可但是,簽約36個月后,如果新房子還沒給,自動變成2400/月。所以說岳父一家每月生活費
PCCom0514 wrote:
但是碰到過一個淺綠的,跟我認真的討論中國大陸的民主化。

我常拿中國和印度作比較,一黨專政的中國,發展遠比有民主選舉的印度要好。
幾十年前,獨裁的台灣和韓國,發展遠比實施美式民主的菲律賓好。

民主講的是選賢與能,但是希特勒就是民主選舉的結果
台灣藍綠的基本盤超過一半,意思是超過一半的選民選的是顏色
馬來西亞的民主,結果是佔多數的馬來人,制定了很多獨厚馬來人,歧視華人的規定。

另外施政有很多專業的領域,大部分選民根本不懂
候選人都是經過包裝,好與不好有幾個選民分得清楚?

全世界的交通規則都差不多,紅綠燈都一樣,但是交通情況卻差很多。
台灣自稱民主國家,有8成9成的民意支持死刑,但是一部分法官不判死刑,現在就算判了死刑,政府也不執行。
所以制度是一回事,大家有沒有遵守,制度有沒有落實,卻是另一回事!

提供一些觀點給大家思考!
你們華北還算好了,至少還有京城靠山,最近還有雄安新區計劃

我倒覺得中國30年之後,最慘的地方,恐怕會是東北三省

光這幾年經濟增長率就非常難看了,現在中國還算中速增長階段

你們的東北,還不像我們有政黨惡鬥問題

而且東北還有不少問題,像是官僚風氣很差,大陸有句話:投資不過山海關

還有高文化程度的人才明顯流入外省,大學畢業生幾乎都遠離東北

再說東北的生育率非常的低,甚至比北京上海還要低,比已開發國家數劇還慘

之前看的資料只有0.7而已,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恐怕會面臨到中等收入陷阱
chiashin wrote:

我常拿中國和印度作...(恕刪)


嗯⋯非常讚同
很多政策都是一體兩面
只要反對的人提出質疑
便停滯了
也許這就是民主的後果
给我的感觉是河北是北京的奶妈。北京缺水缺点缺人才缺地,最先牺牲的都是河北。
而河北在全部省份里面发展程度一直是中下游。北京不要的东西会丢到河北。最近的好消息是雄安新区,期待对河北会有比较大的改善吧。

大陆的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笼统而言,越往北越差,越往南越好。整个北方大部分地区,只有北京天津拿得出手。东北的问题我没考虑过深层原因,目前态势确实不好。

winner_feng wrote:
你們華北還算好了,至...(恕刪)
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有做的好的和差的。集權制的正例是大陸,反例是朝鮮吧;民主的正例是美國,反例是印度吧。

chiashin wrote:
我常拿中國和印度作比...(恕刪)

ready1cn wrote:
段子是这么说的

我朝粗钢产量全球第一(不含河北)
河北粗钢产量全球第二(不含唐山)
唐山粗钢产量全球第三


我還是第一次聽完整段子呢···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