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德國元旦發電100%用再生能源

budinx wrote:
真是一針見血。我賭2025台灣綠電發電量佔比遠低於20%。目前是5%,7年要補滿15%,當今政府應該是在瘋狂趕工,不是在那邊亂修勞基法。


5% 裏面風電與太陽能加起來不到1.5%,2016是1.1%
另外的3.5%不可能有大成長,能到4%就很誇張了
因此 風電與太陽能必須成長為15倍才有可能達到20%

過客4112 wrote:
因此 風電與太陽能必須成長為15倍才有可能達到20%...(恕刪)


台灣不是非洲,非洲是不毛之地,地可以說是不要錢. 台灣稻米一年可以二/三熟,然而台灣糧食自給率為三十.六%.拿珍貴的土地來種電,只能說

腦袋浸水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行之多年的方法" 和 "是夢想" 還 "是務實" 在邏輯上沒有關係.
"行之多年的方法" 也沒有完全走完服役終身的旅程 (所以還不可能知道它可能全部的問題).
如果是務實, 不會今天的環境問題變得這麼嚴峻, 全世界的人分各大陣營浪費幾十年還在辯論 (但絕大多數環境科學家都集中在某一陣營).
請套用我第一句..
"行之多年的方法" 有沒有問題? 這問題有沒有方法解決? 還是有這問題就應該放棄?
你把不同的選擇方案分別套用在同樣一句話仔細思考.

這麼說吧,2025台灣綠電發電量佔全年發電量20%,你覺得是做得到還是癡人說夢?此時離岸風機工廠頂加太陽能板應該早就如火如荼馬不停蹄鋪天蓋地的蓋了,可是現在是靜悄悄的。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行之多年的方法" ...(恕刪)


來看看世界各國。
尤其是歐洲這些先進國家怎樣務實的做。

轉載荒野保護協會黃其君黃講師的整理

德國承認失敗還毀壞古老森林開採褐煤發電;
法國因為核能低碳成效打扒德國;
荷蘭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天然氣發電占比42%,仍不敢放棄核能,有更多的民眾擔心天然氣的國安風險。
瑞典為了零化石燃料及國安在2010年正式放棄1980年廢核的公投到期時間,也成為「因應氣候變遷表現指標」年年榜首;
加拿大以水力發電為主,在環境生態、產業與民生兼顧下,為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承諾,國家政策以持續發展核能因應。
南韓總統順了聽專家分析的民意,復建3座核電。
最重要的是:日本位處比台灣地震還多還會有海嘯的環境,綜合了能源低碳經濟等多重因素,徹底檢討福島人為事故肇因,努力核電復興,福島縣也走出陰霾復興農業發展光觀。

我們要問科學事實擺一旁連續法夾灣的李遠哲:

颱風必經的台灣,重工業製造出來的風機有機會斷,電子工業製造出來的低效能太陽能板有機會在颱風中成為血滴子!兩個都佔面積,過度發展還會對所剩無幾的大自然侵門踏戶。

引發瑞士規模4地震讓德國古鎮大部份房子受損的深層地熱,在台灣扣除國家公園不能開發的山地,有不影響人民生活環境的地熱開發案,難道要輕率的環境影響評估就隨意開發嗎?

台灣惡質政客及無視科學事實的部份學者,面對這些夢幻早就被國際智庫 與相關科學的頂間科學家打臉了,還在欺騙人民,真是國之不幸呀!

jedijack wrote:
所謂方法,不是錢砸...(恕刪)


所謂無核家園,先花9000億擴建燃煤電廠,
再花1500億改善中火污染問題,
還沒談到綠能要花多少錢哩。

核四很貴? 嘿嘿,比起來我覺得便宜多了。
用愛發電,不需科學
用愛發電,不需思維辯證
用愛發電,僅需操控媒體

https://buzzorange.com/2016/12/15/a-mysteriously-vanished-article/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和當初蔣經國堅持...(恕刪)

現在已是21世紀
你還留在20世紀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和當初蔣經國堅持要搞核電的目的好像全完相反了~

核電當年可沒人反對.
哦,知道了
我是大陸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