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1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erek2025 wrote:
"雪崩的前夜靜悄悄,...(恕刪)


貨幣金融運作的機制不太是這樣的
目前除了BOJ做得有點過了之外
美國和日本都還在合理範圍內(但這兩個也離合理上限不太遠了)
超過就會惡性通膨了(類似之前南美國家 但目前超過的不多)
亂搞的也有(土耳其)
但大體上大多數國家其實差不多(這是相互比較的)
說中國相對好也行
但那跟中國的發展還不到成熟有關(所以中國金融管制也比較落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unginn wrote: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開個...(恕刪)


所以要看怎樣操作阿
阿富汗的勞動力很麻煩的是教育水準不高
那工廠類的起碼小學畢業的要求阿富汗符合的不多
然後是周邊國家也窮阿
巴基斯坦經濟也很差
中亞國家也不行
印度也是差(且不缺人)
要遠一點到中東去
但到中東要走過去打工可不容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饅頭 wrote:
現在明明就是討論老俄...(恕刪)


老美本世紀也是快速走下坡阿
不會在第一太久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可當今世界各國,每一個國家的政府財政都是負債累累(中國、德國、澳大利亞好一些),都沒有太多的餘力再救助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這幅重擔就只能再次落在央行的印鈔機上,結果就繼續通脹——潘多拉盒子徹底打開了。

次貸危機之後,就是人性加速墮落之旅,墮落就從歐美央行量化寬鬆開始,既然央行就不再生產信用,我們今天的社會就踏入了不斷喪失信用的進程,未來十年的通脹注定將是轟轟烈烈的。雪崩的前夜靜悄悄,這次剪誰的羊毛?估計所有人都已經心知肚明。"


雖然說短視近利...
不過在當時那個環境很其實也沒有太多好辦法
但是各國放了過多的水...
通膨就會是必然的...
緊縮必然會引起經濟衰退...

任何政策都是一體兩面的
有好處也有壞處...

美國有美國的問題...主要在財政赤字和美債美元的信任危機
金融危機方面...美國控管還是比較好的...而且有美聯儲兜底...頂多只是重新放水..

但是美國的盟友 ... 歐洲和日本我就比較擔心了...

歐洲結構比較鬆散...各國面對通膨和流通性不足的問題風險不同
要精準控制更為困難....一旦某些國家面臨金融債務危機等..
整個歐盟就會被拖下水...
但是也由於國家多...危機被稀釋的也比較小一點受到的影響不一

日本則是過度的寬鬆讓BOJ的負債早已破表...
這會讓日本的銀行體系在面臨風險時...能解決問題的手段變得很少....
而且未來面臨風險時...將無法從國外獲得資金來解除危機
除了繼續印鈔外大概也沒其他手段...
這在平時貿易順差的情況下還好...
但是要是遇到貿易連續逆差....BOJ可能就會轉不過來卡住了....
除了賣美債大概也沒其他方式....
一旦日本的大銀行出現破口...將很難救...
不過好在日本的通膨還沒有向英國一樣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整體說起來 ...感覺就像是一顆水球...接不住的人就先爆..
然後把其他人弄得一身濕
饅頭 wrote:
老蘇幾十年前搞個阿富汗都搞到解體了
請問老俄比得上老蘇嗎?
老俄應該要再政變一次
最新的世界秩序
就是大家聯手讓老毛子+老共學到教訓
不想面對?
就在發生的事
小粉紅們不想面對
簡單!就~躲回牆内就沒事啦


沒事少看大紀元新唐人 三民自等媒體
活在被欺騙的虛幻世界裡...


目前現實狀況....有通膨問題...經濟問題...
都是要搞脫鉤....要強力制裁...的國家....
沒有中國的廉價商品...俄羅斯便宜的能源...
導致成本過高的結果....怎麼看都是無法解決通膨問題....

通膨壓不下去....引起民怨被政變的國家...是歐美吧!!!

不然你給我一個有邏輯的說法...
如何要在高工資..高能源成本...生產成本低廉的產品
來讓民生回穩....

不然電費漲價 運費漲價 工資漲價...
然後你產品價格不漲????
然後要跟我說各國的人民都快活不下去到處抗議的不會發生政變
然後反而是通膨沒那麼嚴重的會政變垮台?
這邏輯是不是怪怪的?
andy0617

那傢伙本來就是政治廚,別帖子造謠拿不出數據,被噴到顧左右言他一直瞎掰。

2023-03-31 8:04
hunginn wrote:
沒事少看大紀元新唐人...(恕刪)


需求地的通膨有一定比率是美國主導反全球化造成的
生產中心的亞洲相對通膨就好一點
但這只是原因之一
這波通膨更大的比率是能源價格造成
而能源跟戰爭的關係更高
中國之所以通膨沒那樣嚴重跟中國比較有條件去拿到價格比較低的能源有關(例如買俄羅斯的)
然後中國對能源的分散布局也做得相對好一點

不過說中國汽車市場是需求這個觀點我是沒很認同
我自己比較偏向中國政府放任推動整併
即使是德國這樣的汽車生產大國
其國內製造商也整併成沒幾個集團
相同的美國和日本也是
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太多的外國廠商合作
那也造成中國的汽車生產太過分散而缺乏真正的大廠
而汽車生產是非常需要規模經濟的(這點跟金融業類似)
之前我覺得是政府控制彼此不激烈競爭
現在算是放開競爭來整併
以中國市場規模
如果最後剩下5家大的(可能會有利基市場小品牌幾家也能活)
那規模經濟營造的國際競爭力可能會取得更好一點的優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可當今世界各國,每一個國家的政府財政都是負債累累(中國、德國、澳大利亞好一些),都沒有太多的餘力再救助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這幅重擔就只能再次落在央行的印鈔機上,結果就繼續通脹——潘多拉盒子徹底打開了。


那也要看你有沒有那個卡窗印鈔.

哪一個國家不印鈔? 都印. 但是沒本事還印一大堆, 就變成泡沫經濟, 爛頭寸, 熱錢, 惡性通膨, 倒債破產, 巨幅貶值

中國可以學印度換新鈔, 把中國貪官汙吏藏在床底下與茶葉罐裡的黑錢現形了. 那金額可抵過好幾個國家的GDP. 銀行體系立刻獲得大量存款, 經濟馬上脫胎換骨, 還有可能阻擋了泡沫經濟破裂, 炒股炒房炒匯炒大蒜重新開始.

不過這會動搖共產黨的國本, 我認為李強不敢叫貪汙的共產黨員上繳吐回貪汙款救中國經濟

習近平登基了, 竟然不改用新鈔, 其實是很丟臉的事. 一副無能無為政府的模樣. 古代皇帝都還知道登基要鑄造新幣. 結果習近平竟然不懂.
watching-guy wrote:
那也要看你有沒有那個...(恕刪)


大外行的亂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波通膨更大的比率是能源價格造成
而能源跟戰爭的關係更高


反全球化是一個
能源是一個
放水太多是一個

目前能源價格已經回落...沒有去年那麼嚴重
但是通膨還是沒有消....

升息來停止過熱的經濟..看起來效果也沒有很好
尤其是歐洲...

只剩下反全球化這個目前還沒解!!


economic wrote:
不過說中國汽車市場是需求這個觀點我是沒很認同


他說的應該是電動車市場吧
基本上..新能源車只有中國的電力基礎建設比較好..
5G基地台比較普及....這種心智能汽車的發展和需求比較有強烈需求
在其他各國聯基礎設施都沒有...應該還太早...
只不過歐洲的潛力巨大...它們標榜綠色能源比較有可能
只是對歐洲來說....目前解決通膨和經濟問題勝過推動能源車的基礎建設等
眼下最大的市場只有中國!!
Derek2025 wrote:
雪崩的前夜靜悄悄,潘多拉魔盒打開了


中國內部缺資金的情況很嚴重, 5天之內竟然砸了8100億人民幣, 相當於1200億美元, 比中國賣美國公債的速度大50倍. 也比農曆新年放出的錢還要多. 農曆年回收的資金竟然會不夠用, 還要增發8100億, 可見得中國各銀行需錢孔急, 流動性拉警報....

正常來說, 過完年之後, 資金會大量回籠到銀行體系, 這個時候銀行應該是流動性最寬鬆, 滿手現金.

是誰在大印鈔, 這數字出來, 就騙不了人. 人行大放水, 緩解銀行困境, 日子沒有過得比美國好. 中國這下子真的要皮繃緊了. 硬著陸, 貶值與大蕭條, 眼看就要發生了.

美國發生中小銀行危機, 看來還算平穩, Fed一周釋放4400億美元流動性給銀行業, Fed兩周擴表3900多億美元, 沒有縮表了.

====================
《大陸金融》單周淨投放8110億人幣 2個月來高峰
時報-台北電

中國人民銀行31日公告,為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展開7天期逆回購,操作量189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標利率2%。 單日逆回購較前一日減少50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今有7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淨投放1820億元。

香港信報統計,本周逆回購總量3500億元;迄今連5日維持淨投放,累計達8110億元,寫2個月來新高。(編輯:廖小蕎)

=====================

美國區域性小銀行接續風險暴露後,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Fed)對防止流動性危機蔓延行動迅速,大開閘門的代價是重新擴大資產負債表,危機後短短的一周向美國銀行業挹注4400億美元準備金,約是自2020年底後進行1.4兆美元縮表規模的1/3。

至3月23日,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從8.639兆美元增加945億美元至8.734兆美元,比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爆發前1周累計增加了2970億美元,2周合計擴表3915億美元。

======================
  • 22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