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24日電)中歐班列12日因波蘭關閉與白俄羅斯的邊境而中斷,波蘭宣布,將於當地時間25日凌晨重新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中歐班列也將恢復通行。陸媒報導,目前滯留的中歐班列至少有130列。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3日,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將於25日凌晨重新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他還表示,如有必要,政府將再次關閉邊境口岸。
第一財經報導,波蘭邊境口岸於9月12日關閉。當時,波蘭方面表示,因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西方-2025」聯合軍演及後續無人機越界事件,波蘭自12日起關閉全部波白邊境口岸(含公路、鐵路),直至「波蘭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https://tw.news.yahoo.com/%E6%B3%A2%E8%98%AD%E5%AE%A3%E5%B8%83%E9%87%8D%E9%96%8B%E6%B3%A2%E7%99%BD%E9%82%8A%E5%A2%83-%E4%B8%AD%E6%AD%90%E7%8F%AD%E5%88%9725%E6%97%A5%E6%81%A2%E5%BE%A9%E9%80%9A%E8%A1%8C-024545505.html
中國剛宣佈替代路線, 波蘭就立刻宣佈恢復通行, 看來波蘭又被賣了
受無人機事件影響,波蘭關閉了與白俄羅斯交界的邊境口岸,這一舉措致使中歐班列超過300列列車被迫滯留。此後,王毅外長親赴東歐,向波蘭方面詳細陳述其中利害關係,波方隨即鄭重承諾,無論局勢如何變化,都將竭盡全力保障中歐班列的順暢通行。令人意外的是,波蘭隨後卻出爾反爾,宣佈繼續維持口岸關閉狀態。
波蘭此番有失道義之舉,在歐盟內部激起了激烈的爭論。歐洲國家倒並非是出於為中國鳴不平,他們可沒那麼善良熱忱,真正的原因是大批貨物因波蘭此舉而滯留邊境,無法順利進入歐洲市場,這直接衝擊到了歐洲企業的生意。要知道,西方聖誕節即將來臨,歐洲方面正急切地盼著收到零部件,以便在消費旺季加工生產各類成品。
波蘭以邊境不安全、“國家安全受威脅”為由拒絕開放邊境,儘管俄白“西方-2025”軍演已結束且無人機進入領空事件未再發生。這導致大量貨運列車滯留中、哈、白境內,擁堵加劇,運輸時效預計大幅延長,部分線路或延誤超兩週,給外貿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當前歐洲局勢紛亂複雜,中國並未盲目捲入其中。波蘭不是打算設定路障、阻礙通行嗎?那我們就另闢蹊徑,畢竟全球範圍內,水路、陸路四通八達,並非只有途經波蘭這一條路可選。既然波蘭無意賺取這筆過路費用,我們自然也不會強求。令波蘭意想不到的是,我們迅速推出了替代方案。
從相關報導可知,中歐班列南線突然火了起來,大量列車從南線繞開波蘭進入歐洲。從中國新疆出發,經哈薩克鐵海聯運穿越裡海,再經亞塞拜然、喬治亞抵土耳其,全長1.1萬公里,實現中國到伊斯坦布林12天直達。據報導,僅僅最近一段時間,南線已經運行了8趟1200多個集裝箱。
波蘭邊境封鎖既是危機也是發展契機,傳統運輸通道被阻後,亞歐大陸“隱秘角落”正形成新運輸脈絡。南線雖繞行,但經改造開發後有不堵車、降成本等優勢,在波蘭口岸局勢不穩下成為最優選。如今南線不僅是臨時方案,正演變為重要替代路線,或經穩定運行後取代波蘭線路成關鍵運輸通道。
看到中國這麼快找到替代線路,波蘭顯然是有些急了,要知道,近90%的中歐班列都要過境波蘭。
馬拉舍維奇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鎮,十年間一躍成為歐洲物流心臟,每年光靠“過路費”就躺賺5億歐元。當政治博弈遇上經濟現實,波蘭最終在每日2億歐元的損失面前開始研究重新開放班列的方案。
當前,波蘭的舉措致使自身發展之路受阻,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便是本土經濟:物流企業紛紛停工,卡車司機面臨無貨可運的困境,倉庫大量閒置,港口貨物堆積如山,預計東部地區的失業率將大幅攀升2個百分點。據悉,波蘭物流協會已經發出“寒冬”警告,直言擔心馬拉舍維奇口岸將變成“馬拉鬼城“。
一旦這些路線成熟,波蘭就會徹底失去“歐洲門戶”的地位,到時候再想挽回,可就晚了。此次中斷使德國汽車廠商損失2000萬歐元,義大利近300家時尚企業面臨停工,企業紛紛另尋新路線。
可以說,看到損失難以估量,波蘭確實有點著急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