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三分之二台灣人,願在中共入侵時參戰保衛祖國!美智庫:台灣不缺戰鬥意志「真正問題還是它」
台灣真正問題在政治兩極化,而不是戰鬥意志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台灣政策倡議主任郭泓均(Raymond Kuo)與助理研究員Catherine Kish9月5日在美國War on the Rocks網站撰文指出,「台灣真正問題在政治兩極化,而不是戰鬥意志。」
文中指出台灣癱瘓的政治源自於政治體制的弱點,在地方勢力的庇護下,政黨可訴諸狹隘的選民群體,而忽略更廣泛的民意。政客藉此煽動人們對美國支持的質疑,並指責民防努力是戰爭販子。
作者引用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曾感嘆,台灣缺乏對國防至關重要的「戰鬥意志」;也指現任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批評台灣「在強化防務上展現出讓人震驚的缺乏緊迫感」。柯伯吉曾質疑:若台灣不願自我防衛,美國為什麼要防衛台灣?
但蘭德公司發現,台灣真正的問題是政治兩極化,而不是戰鬥意志。並以多項指標重疊證明,大多數台灣人都有保衛國家的動力,渴望組織和領導,並對民防培訓機會深感興趣。
超過三分之二台灣人願在中國入侵時參戰保衛祖國
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願在中國入侵時參戰保衛祖國。台灣民眾對徵兵的支持率高於韓國,即使在適齡人口中也是如此。文中也以熊本學院和前進聯盟的民防培訓課程為例,指早在幾個月前就被預訂一空,醫生們排隊參加創傷醫學和槍傷治療課程。
文中指台灣在過去兩年已將軍事預算增加了10%以上,自2016年以來更是增加76.8%。國防支出在2024年佔中央政府預算的15%,在2025年提升到22%,兩個比例都高於美國。台灣政府也宣布,到2026年,國防預算將達GDP的3.32%,並以3%作為未來的最低水準。
這筆金額還不包括「全社會韌性」的支出—包括民防、軍方和政府的共同備戰。許多美國人認為台灣的冷漠,其實只是缺乏方向與組織。作者指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以美國來說,自冷戰結束後,還沒進行過協調性的全國性民防演習。
台灣展示的防禦能力和準備越多,美方就越願意提供支援
他們觀察,賴清德政府已強化漢光演習的真實性和全面性。演習時長增加一倍,模擬更廣泛的城市作戰,採用非腳本演練,並顯著增加預備役部隊的參與。演習還增加了民防和基礎設施保護,包括疏散演習以及透過台北地鐵運送部隊和裝備。
台灣展示的防禦能力和準備越多,美方就越願意提供支援。台灣民眾參與民防準備的程度越高,中立派面臨的社會壓力就越大,促使他們也參與其中。
文中指出,台灣真正的障礙是政治兩極化。反對黨抨擊執政的民進黨在國防改革上的嘗試。國民黨甚至指責賴清德為個人政治利益挑起戰爭。
反對黨立委批評「漢光演習」是政府試圖製造國家即將滅亡的恐懼。他們甚至在2024年提案修訂《民防法》和《國家總動員法》,阻止平民支持防禦性軍事行動。
政治兩極化 削弱「全社會動員」效率
蘭德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台灣內部的政治兩極化削弱「全社會動員」的效率。缺乏跨黨派對民防的支持,動員規劃、韌性相關工作以及公眾參與計畫將面臨巨大阻力。由於反對黨在地方縣市首長占多數,地方層級的全社會韌性參與一直斷斷續續。部份政客甚至指責民防組織利用兩岸局勢從中牟利,並將發動調查。
但文中認為,美國的角色不僅在提供台灣軍購,還能有助台灣建構民防,即使略微表態、合作或政策調整,都能在局勢上產生很大效果。
最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可以公開讚揚台灣在社會韌性上的努力。這將有助打破台灣政治兩極化,為各市縣參與中央國防準備提供政治正當性。
美國將對台灣出口產品徵收20%的對等關稅,使其與日韓等競爭對手相比處於劣勢。今年夏天,川普政府還取消賴清德消原定在紐約和達拉斯的訪問,以確保與北京的貿易談判等順利進行。
台灣已向美支付215.4億美元軍購仍在等待交件
然而台灣民防最終仍符合美國利益。台灣社會凝聚力和組織性越強,就越能有效地調動和補給灘頭陣地的部隊,甚至徹底擊敗擬入侵的中國軍隊。台灣儲備的食物、水和能源越多,民眾在封鎖中生存的時間就越長。台灣堅持的時間越長,華盛頓、東京和其他國家應對的決策空間就越大。
理想情況下,台灣需要在提升社會韌性的邊際效益與進一步採購武器間取得權衡。台灣已向美支付的215.4億美元軍購仍在等待交件,即使這些武器立刻交貨,台灣軍方仍需花數月時間訓練。
相較於此,加強民防可更直接地促進台灣的整體安全,同時減少對美國生產能力或預算的壓力。美國軍方、政界和商界領袖可為台灣基層政府、民間社會和軍方領導人提供危機決策培訓。華府也可以促進台灣與其他正在民防領域創新的國家的接觸。
面對來自中國多重挑戰,台灣在政府、社會和軍隊上的準備已有大進展。華府則面臨一個關鍵機會,可以打破台灣政治兩極化,並助攻台灣強化國防,讓台灣的防御能量延伸到整個社會。
橫空出世 wrote: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台灣政策倡議主任郭泓均(Raymond Kuo)與助理研究員Catherine Kish9月5日在美國War on the Rocks網站撰文指出,「台灣真正問題在政治兩極化,而不是戰鬥意志。」
Kuo was a tenure-track professor at Fordham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at Albany, SUNY. He previously work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 the 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and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aiw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