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日本共匪早被剿光
誰都知道⋯
中共大戰略
七分發展
兩分應付
一分抗日
所以
中國人仇日
是在仇什麼?


日本侵華,對中共不只「功大於過」,解放軍,根本是皇軍的傳人
2020/05/27
中國
•
許劍虹(Samuel Hui)
RTX6GG2M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許劍虹(Samuel Hui)
許劍虹(Samuel Hui)
許劍虹,1984年出生於德州達拉斯,自幼在台灣長大。初中後返回美國接受中學到大學的教育,並取得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的歷史系學位。回台灣後,進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攻讀碩士。 曾經擔任《兵器戰術圖解》、《英文旺報》以及《中時電子報》的文字編輯,目前兼任《航空最前線》與《世界民航雜誌》的採訪編輯。多年來研究軍事歷史,已經出版兩本個人著作,分別為《飛行傭兵:中華民國空軍第1美籍志願大隊戰鬥史》與《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戰爭勇士餘生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日本帝國的方方面面,到今天都還在影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稱日本對中共「功大於過」,究竟又何罪之有呢?
到底「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這個中學文憑考試問題最近在香港鬧得沸沸揚揚。
胸懷中華民族情節的大陸與港台人士對此憤恨不已,直批出題的香港教育局別有用心。反對中共的人士無論是否支持香港獨立,都認為日本侵略中國「功大於過」的說法來自於毛澤東,畢竟毛澤東是不只一次當著日本客人的面表達過「感謝日軍」。
到底是不是「功大於過」?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讀者們認知的「中國」是哪一個?當然自清帝國在1911年垮台以來,有好幾個中國政權存在於中國人的土地上,光是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政權,從1912年到1949年這段時間就存在了不下於五個。
筆者只能以目前存在於世界上的兩個中國政權,也就是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兩個政權來做比較。
而今天以台北為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中華民國」政府,法理上延續自1947年在南京行憲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這個中華民國政府的前身則來自於1928年北伐勝利後,由蔣中正在南京創立的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曾在抗戰期間分裂為抗日的重慶國民政府和親日的南京國民政府,但是今日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法理上傳承的僅為重慶國民政府。
至於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應該追溯到1927年起與國民政府分道揚鑣的中國共產黨。一度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毛澤東,當年不只是叛亂團體的首腦,而且還是「兩個中國」的先行者。
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身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國民政府追剿下於1936年流竄到了延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是功勞大還是罪過大,必須要從重慶和延安的兩個不同角度來思考。
Japanese end war with China - In the huge auditorium of Chinese army headquarters at Nanking on September 9, 1945, seven members of the Japanese surrender mission signed the document which formally brought an end to the war in China. This photograph was taken at the precise moment when General Okamura, Commander in chief of all Japanese force in China, bent forward to affix his signature to the document. Opposite the table of surrendering Japanese was the Chinese Mission headed by General Ho Ying-Chin,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Chinese Armies. At the long tabe to the right of the picture were representatives of all the allied nations. (AP-Photo)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因日本侵華而丟大陸的重慶
從今天中華民國的角度出發,不論是把中華民國由大陸帶到台灣來的中國國民黨,還是民主化後取得政權的民主進步黨來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都稱不上有任何功勞可言。
因為若非關東軍在1931年9月18日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並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的話,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靠煽動反日民族主義絕處逢生的機會。
十分有意思的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還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比滿洲國還要早。由此可見日本對中華民國的侵略,是如何激勵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士氣。
東北淪陷後的中共,雖然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可實際上卻沒有一絲一毫「共赴國難」的想法,滿腦子想的還是要把推翻國民政府的革命推行到底。
若非基於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戰略需要,希望國民政府抵抗日本來拖延德日兩軍夾擊蘇聯,還有1936年12月12日爆發的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早就被消滅了,怎麼可能輪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的機會?更不要提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造成380萬國民革命軍將士與2,200萬平民的死亡,形同為中共的建政「掃平障礙」。
儘管日軍同樣也對共軍發動「治安作戰」,同樣也對中共根據地的老百姓實施「三光政策」,但根據前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的回憶,服從蔣中正命令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始終是他們進攻的主要對象。
從日軍對南京平民的姦淫擄掠,還有對武漢、重慶的無差別轟炸來看,他們屠殺的平民顯然是以中央政府控制區為主。日軍對延安的轟炸,與重慶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當然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日本侵華,中華民國可能不會在戰後獲得世界四強的地位。可是這個地位後來不也被抗戰時沒出什麼力氣的中共給搶走了嗎?中華民國政府領導抗戰,唯一得到並且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戰果其實也就只剩下台灣而已了。
美國與中華民國建立於二戰末期的特殊情感連結,還有台灣這塊反共的復興基地,是許多國軍老兵認為抗戰打得還算值得的少數兩個原因。
然而如果從台獨支持者的角度出發,尤其是今日中華民國執政黨民進黨支持者的角度出發,日本侵略中國帶來的同樣是不幸。
因為日本大東亞戰爭失敗,並且在最後放棄台灣,被美國逼著把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的遠因,還是來自於日軍對中國的侵略。如果日本延續大正年間的民主體制,積極與西方合作促進中國主權獨立與民主完整,歷史一定會有不同走向。
即便國民政府最終統一了包括東北在內的中華民國所有領土,台灣根據《馬關條約》還是已經於1895年割讓給了日本。台灣在日本沒有發動侵華戰爭的情況下,將仍然會是大日本帝國的領土。
是否每個獨派都甘願被日本統治?會不會後來獨派也針對日本發起反抗?筆者無法預測沒有發生過的歷史,但至少台灣人可以不當中國人,相信許多獨派人士對這點會是心滿意足的。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在臺北市公會堂向二戰同盟國投降
受惠於大日本帝國的延安
站在公平客觀的立場,我們不能說日本侵略沒有給中國共產黨帶來損害。事實上八路軍與新四軍的存在,確實給佔領區內的日軍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
日軍亟欲協助王克敏等北洋政府遺老,還有汪精衛等國民黨元老成立華北政務委員會和南京國民政府等親日政權,卻不斷遭遇中共游擊隊的挑戰,自然會想方設法壓制八路軍和新四軍。
日軍在南京和平建國軍和華北治安軍等武裝支援下,對新四軍和八路軍發動清鄉掃蕩與「治安強化運動」。尤其是1940年百團大戰之後,日軍對中共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造成127萬共軍的死亡。
所以對日抗戰的爆發,稱不上是對中國共產黨完全「無害」的。但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能變成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然後再搖身一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推手還是大日本帝國。
假若不是因為日本的侵略,還有蔣中正需要來自蘇聯的援助,中國共產黨就還是國民政府眼中的恐怖份子。中共在1937年撤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改名為陝甘寧邊區,其實就是為了向國民政府爭取合法存在的地位。
共產黨必須打著抗日的旗號,才能在日軍無法管控的淪陷區鄉間地帶擴大根據地,慢慢發展戰後與國民政府分庭抗禮的武裝力量。
也因為日軍把國民政府的部隊,尤其是中央軍視為主要進攻對象,所以只要日軍不對中共根據地發起清鄉或者「治安強化運動」,新四軍和八路軍也絕對不會主動進攻日軍。
就算要擴張根據地,他們也更樂於進攻華北治安軍或和平建國軍,甚至於同樣打著抗日旗號在淪陷區活動的國民黨游擊隊。畢竟擁有飛機、戰車和野戰砲兵的日軍,絕對不是中共能輕易擊敗的對象。
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讓中國共產黨存活了下來,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變成了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然而日本「大東亞戰爭」的失敗,卻又進一步將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催生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可以說今天習近平高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實是建立在日本發動的「大東亞聖戰」基礎之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1N4A
New 4th Army
新四軍
日本皇軍的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創立「人民戰爭」理論的毛澤東,確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之父,但是這支他靠著農民群眾還有北伐軍左派軍人建立的武裝力量,始終只有步兵、騎兵還有所謂「民兵」的規模。靠著俘虜自國軍或者日軍的火砲,勉強發展出了一些原始的砲兵而已。整場對日抗戰下來,八路軍與新四軍能對日軍發動的只有些許不傷皮肉的游擊戰而已。
要等到日本遭到盟軍擊敗,中共在蘇聯紅軍掩護下進入東北之後,才有機會真正發展包括海空軍在內等步兵外的各種現代化兵種。
蘇聯紅軍基於《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不方便直接將自己的T-34戰車或La-7殲擊機等武器送給中共,更傾向於將關東軍或者滿洲國軍的裝備轉一手交給出關的八路軍或新四軍,協助共軍建立第一代的裝甲兵還有空軍。
所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台戰車是日軍遺留下來的九七式戰車,第一所東北航空學校是以關東軍第2航空軍第4練成飛行大隊為基幹。
根據許多參加過國共內戰,在東北與山東剿共的空軍F-51D野馬式飛行員回憶,解放軍防空砲兵威力驚人,多是由俘虜自日軍的防空火砲所建。若沒有日軍顧問的指導,甚至於滿洲國砲兵的操作,來自關內的共軍農家子弟能組成什麼樣的現代化防空火網?
在東北航空學校學飛行的中共幹部,很多甚至連腳踏車都不會騎,要如何與日本教官溝通?靠的其實都是1945年8月,一批因為害怕遭到國民政府處決而投奔延安的汪精衛政權空軍教官,還有因為不受中華民國空軍重用轉而效力中共的滿洲國軍飛行員。
整體而言,沒有日軍、滿洲國軍還有和平建國軍,就沒有今天的解放軍空軍、裝甲兵與防空砲兵。
海軍同樣也與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有密切關係,大多數為1944年在劉公島「起義」的汪精衛政權海軍人員。《潛航: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追蹤》一書的作者黃傳會指出,中共於1951年4月派往蘇聯的潛艇學習隊中,擔任艇長的四人裡就有辛福源、劉蘊蒼、胡介山和一名艇政委傅永康為「起義」的前汪政權海軍人員。
水下艦隊在早年以「飛潛快」為建軍思維的人民解放軍海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卻是由前汪政權海軍人員為主力所成立。而汪政權海軍又是由大日本帝國海軍協助創立,也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間接的催生者。由蘇聯援助中共的四艘自豪級驅逐艦上擔任艦長的四人當中,同樣有三人是曾參加過汪精衛政權海軍的「起義人員」。
把「大東亞聖戰」打下去
甚至包括解放軍的化學兵,都與一些早年以中國人做細菌實驗的日軍部隊有淵源,據說包括東北的731部隊還有南京的榮字1644部隊都有人參加。解放軍所有現代化的軍事力量,幾乎沒有一支不是大日本皇軍留下的遺產。
尤其是內戰爆發後,經過與國軍數場大規模戰役後,有多少步兵是由華北治安軍或和平建國軍補充來的?想要計算出來,基本上是天方夜譚。
日本帝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幫助不只是在軍事上而已,許多日本右派一直對中共在1949年取得的勝利感到於有榮焉,認為共軍代替自己擊敗了美國在中國的代理人中華民國。由日軍協助訓練的解放軍空軍、裝甲兵與砲兵後來都在朝鮮半島上發威,與美軍統轄的16國聯軍打出了一個平手,更是讓日本右派有本錢聲稱自己「並沒有輸給美國」。
畢竟日本發動「大東亞聖戰」的一個原因,就是要從「歐美白人殖民統治者」手中「解放」亞洲人。石原莞爾、过政信與遠藤三郎等日本右派,都從「成功不必在我」的角度支持中共、北韓還有北越發起的紅色革命,認為這些不過都是共產主義包裝的亞洲民族主義運動而已。許多舊日本軍人,也確實參加了朝鮮人民軍和越南人民軍,將「大東亞聖戰」繼續下去。
不只是金日成與胡志明等共產主義者,尼溫、蘇卡諾、馬哈迪與尼赫魯等東南亞或南亞的民族主義者,同樣受到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之初擊敗英美的刺激,在戰後與中共合作對抗西方國家。
1955年4月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基本上就是1943年大東亞會議的擴大版而已。周恩來在會議上,同樣高喊著東條英機當年的口號,「建立亞洲人的亞洲」。
如果要再談大一點的話,甚至1979年協助中共走向改革開放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二戰時也當過日本特務。過去40多年來,中共「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更是極度類似於二戰時日本和滿洲國實施的「統制經濟」。不論是從政治、軍事、外交還是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共沒有一項資產不是來自於1945年以前的大日本帝國。
別提打造殲-31戰鬥機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前身其實就是日本人建立的滿洲飛行機製造株事會社了,就連未來想要與好萊塢競爭國際市場的長春電影製片廠,也是以《末代皇帝》大反派甘粕正彦創立的滿洲映畫協會。
大日本帝國的方方面面,到今天都還在影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稱日本對中共「功大於過」,究竟又何罪之有呢?
西貢在1975年4月30日的淪陷,對很多日本右派而言其實才是「大東亞聖戰」的勝利之日。然而中共在改革開放之後,為了發展經濟與統戰台灣而降低了與西方國家的對立關係。甚至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為了鞏固民眾對紅色政權的支持,刻意把自己打造成反日的形象。但是直到90年代以前,其實中共與日本始終維持著如膠似漆的親密關係。
至於把中國大陸帶往反日之路的江澤民,就算不是如一些謠言所言來自於汪精衛政權的家庭,他也確實沒有在抗戰時挺身而出對抗日本侵略者。
與此相反的是,江澤民在抗戰期間就讀汪精衛政權創辦的國立中央大學,究竟有沒有跟中共官方宣傳一樣的投入抗日學生運動,那就是只有「天曉得」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是到戰後才參加中國共產黨的。
過去中共為了政權生死存亡,順應經歷了抗戰世代中國人民的意志把自己打造成反日政權。然而如今抗戰世代已凋零殆盡,美國也似乎取代了日本成為中共稱霸的頭號對手,習近平是否還會如江澤民以後的中共領袖一樣反日,是讓筆者感到疑問的。
或許這個試題的提出,是為了揭示中共即將重返過去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中國的立場也不一定。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