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囯有沒有CCS基建?

2025-08-26 15:05 發佈
skistosais wrote:
碳封存首批成功注入海床下2.6公里地層https://netzero.cna.com.tw/news/202508260102/中囯是世界第一大排碳國。


你这种只会复制粘贴刷帖挣钱的从来不关心科技新闻!

没技术的国家才会干这种破事!

skistosais wrote:
碳封存首批成...(恕刪)
人均最大排碳國台湾,要除以人数
bbvvccjojotv

這綠區哪管什麼人均不人均,只要能把中國醜化污名化拖下水,這才是重點。

2025-08-27 0:41
leeluke168 wrote:
人均最大排碳國台湾,要除以人数


台灣其實也有研究一些有潛力的固碳技術,有一項我很看好---在東海岸人工養殖海藻。

這個品種的海藻生長週期很快,死亡後比重大於海水,會自然沉入海底,在東海岸深海中因為恆定低溫和缺乏菌類/生物分解,海藻殘骸會帶著二氧化碳固著在海底,根據推算,固碳的有效期間可能會超過千年。

這種生物固碳效益配合台灣的天然地理優勢(東岸外海就是深海),可以為全球減碳帶來極大貢獻。不過仍有相當多細節數據有待研究,而且這是非主流的減碳技術,需要更多驗證數據讓減碳成果能被國際認證。
BigMac4Diet wrote:
這種生物固碳效益配合台灣的天然地理優勢(東岸外海就是深海),可以為全球減碳帶來極大貢獻。

重點是對黨有沒有貢獻



這次將二氧化碳注入海床代表北極光計畫第一階段完成。北極光計畫設計容量為25年內可封存3750萬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每年150萬公噸,目前封存配額已被全部預訂一空。
BigMac4Diet

所謂液化CO2打入地底封存,技術來自於油氣田鑽探技術,目前都是石油公司的做生意,挪威石油的處理能量還算是小咖。油氣田採收時,本來就會同步注水,以保持岩盤穩定,CCS是在油井把水替換成CO2而已。

2025-08-27 9:12
skistosais wrote:
中囯是世界第一大排碳國。

光用個別碳排放量比不準,畢竟中國有14億人口,美國才3.5億,印度雖然也有14億人,但以工業化水準與規模,跟中國無法相比,工業化製造業越高碳排就一定越高。

如果論人均碳排,第一是俄國,美國是第二,中國是第三。

BigMac4Diet

台灣不被列入聯合國統計,但就統計來看,人均碳排13.5噸.....妥妥的亞洲第一,是世界人均數的2倍。台灣更危險的是目前政策跟實務上並不存在有效可實現的減碳措施,國際政治籌碼又弱,恐怕未來等著被制裁。

2025-08-27 9:05
tteffuB 特肥吧

列入大陸平均,不會被制裁。[^++^][^++^][^++^]

2025-08-27 9:40
skistosais wrote:
中囯有沒有CCS基建?


老兄參考一下最近的新聞:
陸啟動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

看來你不太清楚CCS海底封存是啥玩意。其實就是油井採收時,原本回填的注水穩固岩盤改成注入二氧化碳。目前有能力玩地底封存生意的都是石油公司,你貼的外文報導裡的挪威國家石油,還算是小咖而已。

目前概算業界可接受的注入的成本是石油採收成本的1/4,也就是說這個CCS交易價格是浮動的而且受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地底封存技術只是CCS的最後一段,前面還有碳捕捉和運輸儲存基礎建設,需要長期的投資誘因和法令規範。CCS碳封存目前可說在技術上已經很完備了,等待的東風是碳交易機制上路成熟後,由商業機制推動運作。

在這之前各國都已經推動多年,對岸的CCS是國家層級推動的計畫,已經進行了差不多20年。

知道這些事情,會不會讓你覺得很震撼?當世界各國在積極行動時,台灣綠能政策不僅短視空洞洗腦大內宣,實際上卻在萊爾富下淪為綠金詐騙空轉了多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