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封存首批成功注入海床下2.6公里地層
https://netzero.cna.com.tw/news/202508260102/
中囯是世界第一大排碳國。
leeluke168 wrote:
人均最大排碳國台湾,要除以人数
台灣其實也有研究一些有潛力的固碳技術,有一項我很看好---在東海岸人工養殖海藻。
這個品種的海藻生長週期很快,死亡後比重大於海水,會自然沉入海底,在東海岸深海中因為恆定低溫和缺乏菌類/生物分解,海藻殘骸會帶著二氧化碳固著在海底,根據推算,固碳的有效期間可能會超過千年。
這種生物固碳效益配合台灣的天然地理優勢(東岸外海就是深海),可以為全球減碳帶來極大貢獻。不過仍有相當多細節數據有待研究,而且這是非主流的減碳技術,需要更多驗證數據讓減碳成果能被國際認證。
skistosais wrote:
中囯有沒有CCS基建?
老兄參考一下最近的新聞:
陸啟動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
看來你不太清楚CCS海底封存是啥玩意。其實就是油井採收時,原本回填的注水穩固岩盤改成注入二氧化碳。目前有能力玩地底封存生意的都是石油公司,你貼的外文報導裡的挪威國家石油,還算是小咖而已。
目前概算業界可接受的注入的成本是石油採收成本的1/4,也就是說這個CCS交易價格是浮動的而且受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地底封存技術只是CCS的最後一段,前面還有碳捕捉和運輸儲存基礎建設,需要長期的投資誘因和法令規範。CCS碳封存目前可說在技術上已經很完備了,等待的東風是碳交易機制上路成熟後,由商業機制推動運作。
在這之前各國都已經推動多年,對岸的CCS是國家層級推動的計畫,已經進行了差不多20年。
知道這些事情,會不會讓你覺得很震撼?當世界各國在積極行動時,台灣綠能政策不僅短視空洞洗腦大內宣,實際上卻在萊爾富下淪為綠金詐騙空轉了多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