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激化中國仇日 矢板明夫:鼓吹「仇恨」使反日情緒高漲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資料照)
2025/08/05 11:27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今年盛大慶祝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多部官方主導的抗戰愛國電影相繼登場。其中7月25日上映、講述1937年日軍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南京照相館」,在中國票房上已突破人民幣10億元(約台幣41億元)。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這部電影大肆渲染了日軍的野蠻和殘酷,鼓吹「仇恨」,使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高漲。
矢板明夫在臉書PO文表示,最近有住在中國的日本人,向準備到中國去旅遊的朋友警告說「這邊的情況正在惡化。近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掀起了新的反日浪潮,近期最好不要來中國。即使在日本,也最好不要去中國人多的地方。」今年九月,中國官方要舉行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的大閱兵,中國官媒為了配合這件事,正在全國醞釀「反日」的氛圍。描寫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大屠殺」的電影《南京照相館》在7月25日上映後,經多方動員,票房已經接近15億人民幣,成為了今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矢板明夫指出,這部電影號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寫的是一位15歲的少年在南京的一家照相館當學徒。他在沖洗1名日本軍官帶來的2卷底片時,意外發現當中有日軍暴行的照片,包括屠殺、強姦婦女和搶劫,於是,他冒著生命危險保留了數十張照片,並從中挑選出16張,裝訂成冊。該本相冊在1946年2月的「南京審判」中發揮關鍵作用,協助法庭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
矢板明夫續指,但有多名日本歷史學家指出,這部電影充滿了不符合歷史邏輯、自相矛盾的地方。當時,日軍雖然有隨軍攝影記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拍攝日軍勇敢作戰,以及受到各地民眾歡迎的照片,不會刻意去拍攝日軍霸凌平民的照片。同時,當時的這些攝影師,都會自帶冲洗設備,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把可能帶有軍事機密的照片交給當地照相館去冲洗的。所以,這部電影應該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矢板明夫分析,但由於這部電影大肆渲染了日軍的野蠻和殘酷,鼓吹「仇恨」,使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高漲。有人在X平台上透露,在電影散場後,1名年輕母親對她的女兒說,要「殺死日本人」。母親問道:「你現在知道日本人有多殘忍了嗎?」小女孩哭著回答:「知道了。」另外,中國官媒還介紹了河南一名9歲兒童在看完該電影「回家後,自發地撕毀了自己珍藏的日本漫畫」。
矢板明夫直言,7月31日,有一位日本母親帶著小孩,在蘇州市內捷運站受到了暴徒的襲擊,母親受了傷。這是自去年以來,日本的兒童第三次在中國受到襲擊了。一連串事件,明顯都和中國政府推行的反日仇恨教育和宣傳有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