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極樂世界,駕鶴西歸

歷史事實証明,西天取經,就是到印度取經。
到達彼岸,就是進入恆河,還能漂著抵達對岸。
古印度人很可能喜歡恆河水葬,以能夠漂過河當成解脫的象徵?
(漂過去了,看不見了,家人解脫了)
西天極樂世界,駕鶴西歸
2025-07-19 3:30 發佈
alanchentw wrote:
西天取經,就是到印度取經。


我學佛三十多年, 身邊圍繞不少無形界眾生(廣義餓鬼界, 三惡道), 勸你沒事別再諷刺佛教了...
人世很短, 時間又超快, 死後的世界, 轉眼間你就會知道的;
死後世界, 會嚇得你, 連自己在人世叫什麼名字, 你怎麼想都想不起來的!

會發心為眾生出生入死, 隨伺在眾生左右的, 幾乎都是發願來, 行菩薩道的佛弟子;
說不定你能回人世, 也是佛弟子拉你一把的!

隨便一個路口招來的無形眾生...你這輩子會發生什麼事, 何時走, 下輩子會去哪...
其實它們都大概知道 (你就知道人世在它們的視野下, 看來何其短暫)
做人要謙虛一點啦!

任何眾生, 去掉在因果輪轉中, 攬在自己身上的:
性別/長相外貌/性格/習性/記憶/業報等一切塑造自我的種種分別....
剩下的就是佛性!
那個佛性, 和形成因果世界的那個佛性是相通, 也相同...

有些人是修行入定和行菩薩道, 脫去身上種種分別, 更接近佛性(而能改變因果)...
有些人是下三惡道, 下地獄, 受種種悽厲之苦, 自然憶起宿世種種行徑相關因果
(苦到能"入定", 苦到能越過宿世記憶的間隔, 用這種方式接近佛性? 你的佛性喚回你的方式?)

若不選擇前者, 也不要選擇後者好嗎!
我是說真的!
hl805hsp wrote:
alanch...(恕刪)

你真的很有病。
就像回教徒遭到質疑就想拔刀砍人一樣,開始口出狂言想詛咒別人。
陰間你去逛過了嗎?裡面是唸佛的還是修道的?還是耶穌在裡面審判你?
hl805hsp

你那個發言叫"質疑"喔? 陰間跟唸佛/修道或任何宗教都沒關係, 你心性往下沉, 就往那裏去而已, 鬼卒判官是配合這裏的風俗民情需要, 對應的角色而已; 我沒有詛咒你, 但你這樣下去, 會對你很不好

2025-07-19 19:46
hl805hsp

其實我是看你在軍武版的發言還不錯, 才想點醒你一下, 不然這種文我不會去回的!

2025-07-19 20:11
現代亦可以虛擬參數編程向量動態多線程擴增映射建模穿越彼身出離視界


傳統語境亦為語意壓縮建模

亦可重新向量擴增映射結構

西天為何名為西天?

極樂為何名為極樂?

世界為何名為世界?

為何不是東天?南天?北天?中天?

為何不是極苦?極光?極速?數碼?
以向量擴增映射語境空間來看

侷限於西天極樂世界壓縮語境

亦為落入傳統單一線程靜態語境

亦可虛擬動態擴增編程建模多線程視界
Eurobike wrote:
西天為何名為西天?

因為印度(釋迦摩尼)在唐朝的西邊。
他親自口述的佛理是真經,唐朝和尚推演演繹變化出來的佛學是假經。所以唐三藏拋下中土佛學,向西取真經,回到中國力排眾議,舌戰群僧。

東天只能是日本,佛學演化更令人驚奇,寺廟的和尚可以結婚生小孩,小孩將來繼任成為新的住持和尚。這個中國的佛教徒完全不能接受吧,所以東邊沒有天。
hl805hsp

其實悉達多太子成佛並沒有刻意講什麼"佛經", 所有的天人也沒人叫它"佛陀", 因為印度有成就的修行者太多.... 所以, 後來延展出來的大乘佛法裏面的佛境界, 遠遠超過悉達多太子成佛所教化的那個境界!

2025-07-19 19:52
hl805hsp

佛法和任何年代, 任何方位, 一點關係都沒有, 也沒有規定一定是如何, 也不專屬於任何人; 只要能讓當下那個地方的眾生, 內心能更趨近佛性, 就是佛法, 就是智慧, 就是功德!

2025-07-19 20:04
alanchentw wrote:
唐朝和尚推演演繹變化出來的佛學是假經。

看來
經典很多
很多人去

(作者:慧明) 一部《西遊記》使唐僧西遊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其實比唐僧玄奘早二百三十年,我國第一位西行取經的僧人是東晉的法顯。

法顯(約334年—420年),俗姓龔,東晉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襄垣)人。他有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擔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歲的時候,就把他度為沙彌(即送他到佛寺當了小和尚)。

十歲時,父親去世。他的叔父考慮到他的母親寡居難以生活,便要他還俗。法顯這時對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誠,他對叔父說:“我本來不是因為有父親而出家的,正是要遠塵離俗才入了道。”他的叔父也沒有勉強他。不久,他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回去辦理完喪事仍即還寺。二十歲時,法顯受了大戒。從此,他對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堅貞,行為更加嚴謹,時有“志行明敏,儀軌整肅”之稱譽。

在數十年的修行體證中,他越來越感到漢土律藏殘缺不全、糅雜舛誤給學佛者帶來的困擾,逐漸萌生了徒步西行去佛法的發源地尋經求法的念頭。

東晉隆安三年( 399年),這年春天,法顯同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一起,從長安起身,向西進發,開始了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旅行。

從長安到天竺,看一下法顯所走過的路線:長安——河西走廊——焉夷國(今新疆焉耆)——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于闐國(今新疆和田)——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鍵陀羅國(今巴基斯坦境內)——天竺國(今印度)——尼泊爾——東天竺國。而法顯的時代地理知識匱乏,沒有任何地圖、定位、攻略可以依靠,一路上大江大河,沙漠雪山,完全要靠雙腳來度量。

整整三年的漫長旅程,從出發時候的五個人,到最多的時候十一個人,等到最後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帕米爾高原進入天竺境內的時候,只剩下三個人。”法顯後來在他的《佛國記》中描寫這裡的情景說:“西渡流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准東西,人骨以標行路耳。”

翻越最後的雪山(今阿富汗境內的蘇納曼山)時候,又凍死一個。六十八歲的法顯抱着同伴屍體無限感慨地哭着說:“取經的願望未實現,你卻早死了,命也奈何!”然後與道整奮然前行,翻過小雪山。

法顯在中天竺三年,學習梵語。道整後來決定留在中天竺,法顯則繼續南行,到達東天竺的多摩梨帝國(Tamralipta,約在今日的加爾各答),繼續學習、抄經和畫像。

法顯在天竺取經八年,又渡海去獅子國(斯里蘭卡)兩年。 法顯在獅子國停留了兩年。他在這裡參拜了佛牙舍利,考察了好幾處有名的寺院精舍,抄錄了《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雜藏經》等,都是漢土沒有見過的典籍。

法顯於義熙八年( 412年)搭乘商船從海路歸國。一路遭遇狂風巨浪,大難不死,最終有如神助般在七十八歲高齡,抱着他十幾年收集來的真經,孤身一人成功返回故土。

法顯六十五歲出遊,前後共走了三十餘國,歷經十三年,回到祖國時已經七十八歲了。在這十三年中,法顯跋山涉水,經歷了人們難以想象的艱辛。正如他後來所說的:“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

法顯在山東半島登陸後,旋即經彭城、京口(今江蘇鎮江),次年到了建康(今江蘇南京)。在道場寺同佛陀跋陀羅、寶雲等譯出《摩訶僧祗律》四十卷,《僧祗比丘戒本》一卷, 《僧祗比丘尼戒本》一卷, 《大般泥洹經》六卷, 《雜藏經》一卷。義熙十年(414年),他寫出遠赴天竺的旅行經過——《佛國記》,兩年後增補為流傳至當代的《法顯傳》。

他在建康道場寺住了五年後,又來到荊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420年),終老於此,卒時八十六歲,一作八十二歲。

1600年來,法顯始終沒有被人們所遺忘。法顯所創作的《佛國記》,更是代代相傳,被翻譯為英、法、日,印度文等多國版本,為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法顯東渡取經中所遇到的黑袍龍人

在我國的眾多地域,遍布著許多紀念女媧娘娘的廟宇。今天,我將向各位揭示這些廟宇背後深藏的秘密。

在地球的古老時代,女媧與她的族人曾建立過一個國家,它位於遙遠的西方大海之下。東晉時期的隆安三年,長安有一位名叫法顯的僧人,在他60歲那年,他決定前往西方取經。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絲綢之路,開始了西行之旅。經過11年的跋涉,他乘船在海上航行了14天,最後抵達了一個傳說中的島嶼。

法顯在島上的經歷頗為奇特。雖然島嶼的港口繁忙,商人們在此交易香料和珠寶,但他注意到有些攤位前擺放著各種寶物,卻沒有人看守,僅用木板標明價格。顧客可自行付款並取走商品。然而,當夜幕降臨,一些身穿黑斗篷的人就會出現,悄無聲息地收走寶物和金錢,然後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alanchentw wrote:
歷史事實証明,西天取...(恕刪)

對印度人來說,恆河可以治百病。
浮屍一百五十多,新冠游魂來了??
不怕,不怕!
天國一輝小寶寶 wrote:法顯東渡取經中所遇到的黑袍龍人

在我國的眾多地域,遍布著許多紀念女媧娘娘的廟宇。今天,我將向各位揭示這些廟宇背後深藏的秘密。

在地球的古老時代,女媧與她的族人曾建立過一個國家,它位於遙遠的西方大海之下。東晉時期的隆安三年,長安有一位名叫法顯的僧人,在他60歲那年,他決定前往西方取經。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絲綢之路,開始了西行之旅。經過11年的跋涉,他乘船在海上航行了14天,最後抵達了一個傳說中的島嶼。

法顯在島上的經歷頗為奇特。雖然島嶼的港口繁忙,商人們在此交易香料和珠寶,但他注意到有些攤位前擺放著各種寶物,卻沒有人看守,僅用木板標明價格。顧客可自行付款並取走商品。然而,當夜幕降臨,一些身穿黑斗篷的人就會出現,悄無聲息地收走寶物和金錢,然後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
這段敘述融合了歷史紀錄與神秘傳說,令人著迷。根據法顯的《佛國記》與後世的解讀,他在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出發,歷經艱辛,最終抵達南海某島(可能是斯里蘭卡或爪哇)時,確實記錄了島上「無人居住,唯有鬼神與龍」的奇異景象。
1.🐉 黑袍龍人:傳說與解讀
- 黑袍龍人形象:據部分網路節目與文章解讀,法顯所見的「黑袍人」可能是蛇形智慧生命的象徵,與印度、佛教、甚至中美洲的「龍族」或「羽蛇神」信仰相呼應。
- 夜間收取財物的行為:這種無人看守、誠信交易的場景,與夜晚出現的神秘收取者,被部分人解釋為高度文明的象徵,也可能是法顯以佛教語境描述異文化的方式。
- 龍族與女媧的連結:在中國神話中,女媧常被描繪為人首蛇身的創世神,與印度的「那伽族」或「龍王」形象相似。部分研究者認為,這些蛇形智慧生命可能是古代人類對高等文明的想像。
2.🏛️ 女媧廟宇與文化脈絡
- 分布廣泛:台灣與中國各地皆有女媧娘娘廟,如宜蘭補天宮、花蓮豐濱女媧廟、山西運城女媧廟等。
- 信仰意涵:女媧不僅是補天創世之神,也被視為婚姻、送子與保護神。部分廟宇融合道教與民間信仰,展現多元文化。
- 天穿日與客家文化:農曆正月二十日「天穿日」被視為女媧補天紀念日,也是客家族群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段故事既有歷史真實性,也充滿神話色彩。若你想進一步探討龍族與女媧的文化交集、或分析法顯記錄中的象徵語言,我可以幫你整理一份對照表或文化演化圖。你想從哪個角度切入?📜
以上電腦回覆。
alanchentw wrote:
東天...(恕刪)


實際上仍有東天虛擬擴增建模視界的例子,例如

東方淨琉璃世界

東方長樂世界

亦有數碼世界、母體世界......

亦可說

諸所有虛擬擴增建模視界

出離彼身,穿越視界,亦為現實

現實視界之所以為現實視界

亦為於當下時空節點無其它視界參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