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陳政嘉/綜合報導
[NOWnews今日新聞] 以色列與伊朗軍事衝突引發全球關注,而伊朗駐中國大使館近幾日也持續在微博上發布文章和影片,不過其中一篇寫下「熊熊聖火,降妖除魔,焚以殘軀,還世太平」,讓不少中國網友想起金庸小說中的「明教導文」,引發熱議,不少人也笑說:「這是被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了?」
伊朗駐中國大使館20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飛彈襲擊以色列的影片,配文寫上「熊熊聖火,降妖除魔,焚以殘軀,還世太平」。這段文字與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口號相當類似,原文是:「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這篇貼文引發許多中國網友熱議,有網友不解,認為官方用武俠小說內容表達立場並不妥當,而且原文的「焚我殘軀」是指自我犧牲拯救世人,焚以殘軀要怎麼解釋?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使館只是要表達悲壯情緒,恰好《倚天屠龍記》與波斯有關,借來使用不需要較真。
不過更多網友留言都是開玩笑:「:這是拜火教異端,駐華大使館人員引用異端字句,應該受伊斯蘭法制裁」、「我還因為是p的,是真的啊,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是吧,明教果然起源波斯」、「快去請張無忌,小昭,請回聖火令!」「明教總壇開始發力了是吧」「聖火令在哪裡?」也有網友吐槽現在信仰伊斯蘭教的伊朗:「別來沾邊,明教不早就讓你們當異教徒趕走了」、「拜火教被你們趕走了,這會兒想著拿出來當擋箭牌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是以歷史上曾活躍於中國的「祆教」支派「摩尼教」為原型,最早是在公元3世紀初期由波斯先知摩尼創立,曾在各地廣泛流傳,進入中國後與本土文化融合,形成本土化的明教。
漲翻天 wrote:
伊朗駐中國大使館20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飛彈襲擊以色列的影片,配文寫上「熊熊聖火,降妖除魔,焚以殘軀,還世太平」
其實從這段話就知道要表達什麼
因為伊朗飛彈襲擊以色列的影片
而以色列是魔
用飛彈去焚燒摧毀以色列
讓世界回覆太平
《舊約聖經》記載,「索多瑪」與「蛾摩拉」是古代的兩座淫城。上帝認為這兩座城裡充斥著罪人,最後用天火將之摧毀。雖然大量宗教文獻對此都有描述,很多人仍然認為這只是神話傳說而已。
「熊熊聖火,降妖除魔,焚以殘軀,還世太平」

焚「以」殘軀
搭配圖片
就是焚燒以色列
基本上沒啥大問題
問題是跟金庸小說中用語很像
才引來嘲笑
可是
明教口號
是用悲壯犧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世人
跟伊朗要表達毀滅敵人的態度根本不一樣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