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2022年8月15日聲稱自民黨野國會參議員、現任外務政務官生稻晃子參拜靖國神社,至近日證實屬於誤報。共同社上周六(11月30日)發表內部調查報告承認,當時沒有經過查證,直接取用其他傳媒記者消息。
報告指,多間傳媒前年8月15日報道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消息,其中一間傳媒記者當天早上10時許通過聊天軟件分享消息時宣稱,生稻晃子進入靖國神社,事後證實其採訪紀錄中沒有相關內容。
共同社編輯局長高橋直人表示,向生稻晃子、日韓相關人士及讀者表示歉意,又指根據事實報道是媒體原則,將盡最大努力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爭取重新獲得外界信任。
現在的韓國總統伊藤錫悅主政之下,韓國大幅妥協,只要求在該處設置說明,紀述有此壓搾朝鮮勞工的黑歷史,就不再反對。於是今年七月,這個地點就成為 UNESCO 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了。
mobile01 也有在正式登錄前的探訪文:「【新潟縣】恭喜佐渡金山成為新出爐的世界遺產!佐渡必訪景點:きらりうむ佐渡、史跡 佐渡金山、北澤浮遊選礦場!」https://www.mobile01.com/tourdetail.php?id=3337 。從探訪文看來,所謂黑歷史的設置說明,大概是藏在遊客難以發現的角落吧,01的這篇探訪文完全沒有提及「讓人可以體會礦工們的辛勞與嚴苛的生活環境」是不是對朝鮮人來說的辛勞和嚴苛。南韓記者去參訪,也認為並未依承諾呈現:
https://dq.yam.com/post/16181
根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記者實際走訪設置於佐渡金山的「相川鄉土博物館」,館內展覽說明了日本曾在朝鮮半島頒布《國家總動員法》,朝鮮總督府在當地進行「招募」、「徵兵」等制度。此外,還包括了「來自朝鮮半島的工人比日本工人更常從事危險的坑道工作」等顯示惡劣勞動環境的描述。
然而,南韓記者也發現不管是英文還是日文解說,都未提及「強制動員」、「強迫勞動」等詞彙。礦坑隧道內也僅用兩行韓文標示「1939 年:根據勞工動員計劃,開始在日本招募韓國工人」、「1945年9月戰敗,朝鮮工人回國。」等簡短的說明。
依韓國妥協的結果,日本同意和韓國共同在日本舉辦悼念儀式。結果就發生樓主所貼的新聞事件,在追悼儀式出席的日本官員,被共同社報導指出參拜靖國神社。其實這個外務省官員/議員生稻晃子,前職是JPOP女歌手、藝人,和工藤靜香組過喵喵女團。兩年前才第一次當選參議院議員,她的wiki履歷基本上都是演藝事業,根本不是重要的政治人物。
韓國決定不出席日本的悼念儀式,另外自辦,指是因日方悼詞與妥協內容有異。 這點可以想像,一定是 sorry 說得不清不楚,基本上可以解釋成「遺憾」而不是「謝罪」。
也就是韓國妥協放日本佐渡金山申遺,差不多是所謂的「拿一套西裝換回三條內褲」
今天共同社再說有沒有參拜靖國神社是誤報。也就是說明了其實日本根本不在乎,反正申遺成功,接下來只想把韓方的抗議變成「為了一個小咖官員/議員的烏龍報導就亂發脾氣」的樣子來交代過去。
日本舉行佐渡金山強迫勞動者悼念儀式 韓抵制自辦
2024/11/25 22:52
(中央社首爾25日綜合外電報導)為悼念二戰期間被迫在日本爭議性礦場佐渡金山工作的韓國勞工,韓國今天在日本舉辦了一場紀念儀式。在此之前,韓方抵制了昨天由日本舉辦的活動,凸顯出兩國關係仍然敏感。
路透社報導,韓國與日本是美國的地區重要盟友。日本1910年至1945年殖民朝鮮半島的歷史導致兩國多年的外交和貿易糾紛,但在努力擱置爭端後,首爾和東京當局近年來關係普遍有所改善。
先前有報導指出,代表日本出席的一名官員參拜過靖國神社,因此韓國決定不參加昨天在佐渡金山舉行的官方紀念活動。一些鄰國視靖國神社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23日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兩國政府無法及時解決分歧,但也補充說,這起事件不應損害在韓國總統尹錫悅領導下改善的雙邊關係。
尹錫悅一直致力於消除兩國多年的敵對情緒,並強化首爾與東京和華府的三方安全合作。
韓方自行舉辦的悼念儀式由韓國駐日本大使朴喆熙主持,9名遭強迫勞動者的遺屬以及一些官員出席了這場活動。
朴喆熙致詞時,對遭強迫勞動的韓國人民面臨的困境表示哀痛,並呼籲兩國勿忘佐渡金山的痛苦歷史。
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今天另就缺席日方舉行的悼念儀式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日方悼詞內容等,與佐渡金山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時雙方達成的共識有出入。
日本政府發言人林芳正則在每日記者會中表示,對於韓國為何缺席日本政府舉辦的紀念儀式,不適合由東京當局解釋,「但我們的確認為他們缺席令人遺憾」。(譯者:王嘉語/核稿:楊昭彥)113112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