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納粹德國佔領法國後,緊接著磨刀霍霍向英國,但希特勒知道渡海作戰難度很高,而且海軍的載具也不夠,趕工造登陸艇也緩不濟急,而是就向英國招降,首相邱吉爾召集陸海空軍將領以及內閣一眾文武官員開會,官員向邱吉爾匯報希特勒提出的「綏靖」政策,要英國接受,所謂的綏靖條件是要英國交出海軍,因為德國很忌憚英國皇家海軍,而且政府也要給德國管理。
由於海上運輸被德國 U 艇封鎖的很嚴重,英國曾有一年時間吃不到肉,舉國不得已吃素,所以當時的英國其實人心惶惶,皇家海軍的實力雖勝過德國,但空軍將領明確跟邱吉爾說我們的實力打不過德國空軍,官員中主降的人還蠻多的,邱吉爾聽完後說道:「這哪叫綏靖?根本就是投降,如果能用投降換取和平,我早就執行了,我們需要美國的幫忙,但如果我們失敗的話,美國也不會參戰」。然後就有後來的那一段名言:「我們將在空中、在海上、在平原、在河川與納粹作戰」,確定抵抗的決心。
現在台灣面臨的狀況與二戰英國,以及三國時期的東吳一樣,都有強敵要借水路進犯,在壓力之下,難免有一些人抱持失敗主義,覺得擺爛投降只是換一個老闆而已,日子照過,但看看香港換老闆之後多少人移民,本來對集會遊行沒興趣的人不得不上街抗爭,歷史證明拼死一戰也許還能找出敵人的弱點挫敗攻勢,若不發一槍一彈投降則會比死更難過,等敵人控制你的家,每天羞辱你會讓你後悔當初實在應該抵抗才對。
而俄烏戰爭的經驗證明烏克蘭擋住第一波閃電作戰後,俄軍的弱點陸續暴露出來,諸如後勤能力不足,俄式武器不打時嚇死人,打起來笑死人,黑海艦隊被沒有海軍的烏克蘭打到必須逃離克里米亞根據地,普丁還得拉下老臉去看人臉色四處求援,這算哪門子的進攻方?俄羅斯如果不靠人海攻勢,根本就是紙老虎,還說什麼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到現在打了 800 多天還是在烏拉衝鋒,所以對於中共來說,以嘴砲嚇唬和勸降的戰術還是執行重點,畢竟它也不希望開戰時露出側翼被別國進襲,這樣會進退不得失去主動權,完整接收台灣所有資源才是壯大自己的最好方法。
Charm_intg wrote:
而俄烏戰爭的經驗證明烏克蘭擋住第一波閃電作戰後,俄軍的弱點陸續暴露出來,諸如後勤能力不足
事實查證,烏克蘭沒有擋下俄軍第一步攻擊。
2022/4月 烏克蘭+俄羅斯全權代表在土耳其簽下投降和約,規定限縮軍隊/割讓烏東克里米亞/清洗右翼政黨/禁止加入北約///等等。俄軍列隊整齊離開基輔,轉向烏東接收Donestsk Luganst 之後,司機忽然片面撕毀降約,改為全面抗戰,美英的不對稱步兵裝備大量湧入武裝烏克蘭70萬人。
■普丁後悔的說,這一次,必須烏克蘭簽下降約國會通過,俄軍才會停止進攻。
■2022 烏克蘭 Kharkiv 大反攻成功,是因為俄軍兵力只有20萬人主力被吸去南線。這一次俄軍增兵到近百萬在烏克蘭,烏克蘭軍被壓倒性炮兵+空襲轟炸死傷百萬人,拉夫拉到大街上看不到男人,死傷極慘,現在俄軍在全戰線每個地方都佔有人數明顯優勢。全戰線都是俄軍進攻,烏克蘭敗退。烏克蘭軍後勤耗盡,缺空軍缺火炮,缺人員補充,缺錢建設防線,缺電力缺水。
樓主何時要去烏克蘭進行反共抗俄大業?我最討厭在網路上散佈謠言詐騙台灣人,但是自己肉體退縮不前的詐騙集團宣傳員。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11028/geoffrey-wheatcroft-churchills-shadow/zh-hant/
『奈傑爾·漢彌爾頓(Nigel Hamilton)剛剛完成了關於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三卷系列,專辟篇幅講述了美國總統不得不阻止邱吉爾,以免他搞砸與納粹德國的戰鬥。』
『他尤其厭惡目中無人的美國人,他們創造了自己的邱吉爾教,卻對這個人沒有真正的了解。他認為這一派的源頭是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第一個用邱吉爾來偽裝自己的美國總統,接下來就是在首次就職演說中引用邱吉爾的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以及在橢圓形辦公室裡放著邱吉爾像的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
都已經四二○二年了,我們就來看看誰還在信奉邱吉爾教
邱吉爾或許是英國的重要人物、二戰的勝利領袖,
但是他的世界觀非常偏狹扭曲,對中國的判斷和理解也從根本上有問題
我倒是希望他活到今天,親眼看到他心中的大英帝國現在的樣子。
但是「估計」他被SJW鬥臭鬥垮的速度應該會遠超過 JK 羅琳。
Charm_intg wrote:
由於海上運輸被德國 U 艇封鎖的很嚴重,英國曾有一年時間吃不到肉,舉國不得已吃素,所以當時的英國其實人心惶惶,皇家海軍的實力雖勝過德國,但空軍將領明確跟邱吉爾說我們的實力打不過德國空軍,官員中主降的人還蠻多的,邱吉爾聽完後說道:「這哪叫綏靖?根本就是投降,如果能用投降換取和平,我早就執行了,我們需要美國的幫忙,但如果我們失敗的話,美國也不會參戰」。然後就有後來的那一段名言:「我們將在空中、在海上、在平原、在河川與納粹作戰」,確定抵抗的決心。
二戰時歐戰初期德國對英國採海上封鎖策略,兼以空軍消耗戰。德國空軍實力略勝英國,採取制空轟炸英國軍工廠和機場/雷達設施等,消耗英國的戰爭資源補充能力(當年英國戰機生產線速度是德國兩倍),這個方式相當有效,但英國虛張聲勢讓希特勒以為無法達成戰略效果。
關鍵是希特勒突然改變進攻策略,轉而開始大規模轟炸倫敦市,引起英國舉國同仇敵愾,支持戰時首相拒絕談判,勒緊褲腰帶死嗑到底。
這個關鍵轉變是因為英國打破默契,搞了一個冒死特遣編隊摸黑到柏林市區對平民丟炸彈,讓希特勒大怒,自此德軍改變轟炸對象,移轉原本的工業設施目標,開始無差別轟炸英國城市 --- 這很顯然是中了邱吉爾的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