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以下簡稱“科技部”)於4月23日宣布,計劃於4月24日(備用日:4月25日)在新西蘭的馬希亞發射場發射超小型集群衛星1號。這款衛星是由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從2020年開始研發的地球觀測實用衛星,目的是高頻率地精確監視韓半島及周邊海域,並迅速應對國家安全和災害。

超小型集群衛星1號於4月6日抵達新西蘭的馬希亞發射場,並完成了衛星狀態檢查和與發射體的結合等發射的最終檢查。目前,該衛星已裝載在RocketLab公司的“電子”火箭上,等待發射。科技部和KAIST表示,“我們於4月23日下午3點(當地時間18點)召開了發射管理團隊的綜合檢查會議,檢查了發射準備情況和當地氣象條件,並決定進行包括燃料充填在內的發射操作程序。”

超小型集群衛星1號將在發射後約50分鐘與火箭最終分離,並在發射後約4小時24分與大田的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的地面站進行通信。為了確保超小型集群衛星1號的成功發射,包括KAIST、航空航天研究院和Satrec I公司在內的研究團隊的10多名成員正在現場密切關注最終發射的情況。這款以輕量、低功耗、低成本的概念開發的超小型集群衛星,計劃在2027年前發射全部11顆衛星,通過集群運營,高頻率地獲取韓半島和周邊海域的影像,從而提高國家安全和災害應對的迅速性和準確性。本次發射的1號衛星將在確認衛星性能和觀測影像質量後,預計將在約3年的時間內,在500km的高空提供約1m級的光學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