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2年2月24日普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決策。是什麼原因讓普亭做出這麼「破格」的決策?目前常見的論述有「普亭瘋了」「普亭被騙了」跟「普亭有病」三種,我個人是傾向最後一種論述,但這的有病不是罵他腦袋有問題......
在我上一篇談俄烏戰爭的文章中,從季辛吉跟「均勢理論」的角度切入,談到俄羅斯若是戰敗瓦解,可能會對全球局勢造成的影響。不過有個部分我沒有談得很清楚,那就是俄羅斯為什麼會瓦解?
幫季辛吉「烏克蘭割地論」伸冤:如果俄烏戰後俄羅斯瓦解,誰是地緣上的最大受益者?
在上一篇文章的前半,我從季辛吉的公開發言以及均勢理論的脈絡分析,季辛吉應該是害怕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戰爭慘敗,會讓俄羅斯瓦解。因此才力促烏克蘭在取得「有限勝利」下,跟俄羅斯和談結束戰爭。不過我在文末談到,我跟季辛吉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我認為俄羅斯瓦解是「必然的結果」,神仙難救。
更進一步談,我不認為俄羅斯瓦解的危機是俄烏戰爭的造成結果,相反的,俄羅斯瓦解的危機,跟普亭發動俄烏戰爭恐怕剛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這點我會在稍後論證。
這篇文章另一個要談的問題,是很多抱持「中俄一家親」情感的中國人跟台灣「紅統」支持者,至今都認為俄羅斯是俄烏戰爭的勝利者。澤倫斯基最大的不智就是逼使普亭全面入侵烏克蘭。這些人會舉出很多歪理,像是開戰後烏克蘭在經濟上蒙受多少損失,目前被俄羅斯攻佔的15%國土是烏克蘭農業、工業的精華區云云⋯⋯。
但我後面會來論證,澤倫斯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逼普亭開戰。當澤倫斯基逼普亭動手時,他就已經「取得超過一半的勝利」,後面只是小勝跟大勝的差別。倒過來說,普亭在2022年2月24日宣布入侵烏克蘭的決定,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智商掉線,而促成這項失策的原因,恐怕就是來自俄羅斯瓦解的潛在危機帶給普亭的心理壓力。
為什麼普亭全面入侵烏克蘭是「智商掉線」?
我們首先就來論證,為什麼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是普亭一生最大的智商掉線。
很多人因為普亭早在2013年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後,就持續對烏克蘭的領土發動入侵,而認為普亭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我們若是從普亭過去一連串的軍事行動,乃至俄羅斯從帝國時代以來的傳統擴張策略來分析,就可以知道全面入侵烏克蘭是一件非常「反常」的行動。
普亭上台後的一連串軍事行動,大多都依循「有限入侵」跟「被動發動」兩項原則交錯使用,而俄羅斯從帝國時代一路延續至今的擴張策略,其實也是不停在這兩項原則之間來回切換。
像是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基本上是在已經被控制的車臣地區持續跟反俄的「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游擊隊作戰。2008年喬俄戰爭,普亭也將入侵喬治亞的範圍限制在南奧塞提亞跟阿布哈茲兩個地區。2014年對烏克蘭的入侵,俄軍奪取的目標也是控制在克里米亞半島的範圍內。
綜觀普亭上台後歷次「主動出擊」的軍事行動,除了今年對烏克蘭發起的全面進攻外,都是依循「有限入侵」的原則。
至於另一項「被動發動」的原則,則是體現在普亭對敘利亞內戰的干預上。俄羅斯對敘利亞內戰的介入,主要是隨著阿薩德政權的需求,提供海空火力跟武器支援。而普亭在這項軍事行動中最大的收穫,就是在2019年,換得敘利亞提供塔爾圖斯軍港49年的租用權。這讓俄羅斯的艦隊能跨越土耳其的限制,直接在東地中海得到半永久性的海外基地。
這種「被動發動」的原則,並不是代表俄羅斯什麼都不做。而是從帝國時代以來,俄羅斯就會很有耐心的等待周邊的地緣政治出現可以利用的混亂局勢,再以被動的角色替混亂局勢的主角們提供「援助」,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利益。
舉一個華人社會最「有感」的例子。在英法戰爭期間,俄羅斯藉口「助華防英」,派遣哥薩克騎兵進逼璦琿城,最後逼迫清朝簽訂《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從清朝手裡割走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大片土地,是清末列強中切走最多領土的一次「侵略」。重點在於過程中俄羅斯幾乎未發一槍一彈,而當其他列強都一一放棄在清末取得的領土及特權後,這些土地至今仍是俄羅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在《霸權興衰史》中,論證了美俄兩國都利用了這種「被動性」的策略,逐步發展成世界兩大強權。相較之下,習慣採取「主動性」策略挑起戰端的拿破崙、威廉二世、希特勒,則無不將國家導向衰亡。可以說「主動衰亡,被動強盛,後發先至」已經是大國爭霸下的定理。
在今年入侵烏克蘭之前,普亭始終小心奉行著俄羅斯傳統的「有限入侵」跟「被動發動」兩大原則,也都取得相應的成功。這樣的堅持卻在今年徹底破功,2022年2月24日可以說是普亭一生成敗的分水嶺。在此之前,普亭發動的軍事行動都是以成功作結,但在下達入侵烏克蘭的的命令後,他卻自己毀掉了原本已經布局完成,只要耐心等待開花結果的「必勝」局勢。
AP22255794048675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普亭發動入侵前的「必勝」局面
早在2021年春天,普亭就開始嘗試向俄烏邊界增兵。同一時期,普亭也開始嘗試以黑海艦隊從海上封鎖烏克蘭。大家或許還記得,2021年6月曾有一艘英國軍艦嘗試在克里米亞半島附近「自由航行」,卻遭到俄羅斯黑海艦隊「開火警告並投放炸彈」。這次衝突反應的,其實便是普亭已經打算從海上封鎖烏克蘭的經濟。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當時便分析,烏克蘭有三分之二的經濟依靠黑海的海運,俄羅斯如果真的用艦隊封鎖黑海,不止在軍事上做得到,對烏克蘭經濟造成的破壞也更勝於陸地上的軍事威脅。更重要的是,面對俄羅斯動員黑海艦隊,烏克蘭基本上沒有海軍可以還擊,西方艦隊要進入黑海突破封鎖的能力也相當有限。
事實上,普亭如果真的以海上封鎖為主力「絞殺」烏克蘭的經濟,西方除了持續貸款給烏克蘭避免烏克蘭政府破產外,基本上沒有任何能反制的做法。在這種局勢下,歐盟害怕進一步「激怒」普亭發起全面入侵,也不會真的敢對俄羅斯發起嚴重的經濟制裁。更不可能在俄羅斯沒有主動發起攻勢下,提供先進武器給烏克蘭。
事實上到了俄烏戰前的2月19日,「大西洋理事會」的分析就直接點破「俄羅斯未發一彈就重創烏克蘭經濟」。當時烏克蘭的國債基本上已經無人敢承購、貨幣貶到年度新低、外資害怕戰爭風險也已經全數外移。這時普亭只要搭配「有限入侵」的策略,讓俄軍進駐盧甘斯克、頓內次克兩個俄羅斯扶植的「人民共和國」,接著讓緊張局勢無止盡的延伸下去。
在經濟崩潰,軍事上又無力還擊的情況下,烏克蘭被裂解,澤倫斯基下台基本上只是時間的問題。這種局面對普亭來說,就是一個「必勝」的局面。
當普亭出兵,就已經是澤倫斯基的「勝利」
從2021年開始,就持續傳出澤倫斯基挑釁俄羅斯的傳聞。甚至到了2022年2月中,俄軍宣布「結束演習」返回駐地時,也傳出烏克蘭與烏東親俄勢力互控在停火線附近開火的消息。
這些消息雖然有部分可能是俄羅斯方面在製造出兵藉口,但平心而論,從當時的客觀形勢來看,俄軍如果不出兵全面入侵,烏克蘭基本上是處在必敗的地位。可以說澤倫斯基最大的成功,就是把普亭逼到全面對烏克蘭出兵,這讓烏克蘭有機會一搏,從毫無勝算進展到勝負各半;接下來烏克蘭再依靠強韌的民心士氣,逐漸讓勝利的天秤往烏克蘭傾斜。
到了現在,烏克蘭取得西方提供的先進武器後,在海上已經有能力擊沉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在陸上更是逐步反攻,美國前美軍駐歐部隊司令霍吉斯(Ben Hodges)甚至評估,最遲到2023年夏季,烏克蘭就有能力收復2014年失陷的克里米亞。
所以說俄烏戰爭爆發是俄羅斯的勝利,基本上只是在為普亭的智商掉線找一些能下台階的藉口,重點是這些藉口正隨著烏克蘭反攻的進程,變得越來越像是笑話。
我們在前面,基本上已經論證了2022年2月24日普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決策。接下來就要來談,是什麼原因讓普亭做出這麼「破格」的決策。目前常見的論述有「普亭瘋了」「普亭被騙了」跟「普亭有病」三種。
普亭瘋了
第一種論述「普亭瘋了」從俄烏戰爭爆發後就時常在西方媒體上出現,甚至有些西方官員也認為普亭有「精神上的問題」。確實,從我們上述的分析來看,普亭的表現就像是布袋戲裡,原本已經將主角逼到牆角的反派,忽然在換檔後智商掉線慘遭反殺。
但現實人生不是布袋戲,沒有換檔後編劇忽然換人的問題。而且綜觀西方輿論在談普亭「精神上有問題」時,有些論述也隱含一種將發動侵略視為「精神疾病」的道德譴責,並不是完全客觀地在分析普亭的精神狀態。
普亭被騙了
第二種論述「普亭被騙了」,這種論述算是比較合理的論述。但其中的盲點在於,他不太能解釋為什麼普亭會放棄他人生一路以來堅持的兩大俄羅斯傳統戰略原則。雖然按照這種論述的說法,普亭接收到的情報,可能過分失實的輕視了烏克蘭的抵抗能力。但過去在面對實力更弱的喬治亞以及車臣,普亭都還是小心地遵循既有的戰略原則,為什麼在面對烏克蘭的時候會如此失常?
普亭有病
我個人是傾向最後一種論述,那就是「普亭有病」。這的有病不是罵他腦袋有問題,而是他身體可能真的出現某些威脅生命的惡疾。這種論述最合理的地方,在於他最能夠解釋為什麼普亭會做出違反他過去堅守的戰略原則。
原因很簡單,「有限入侵」跟「被動發動」這兩項原則要成功,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時間」醞釀。俄羅斯吃下車臣,兩次車臣戰爭花了近20年的時間。從介入敘利亞內戰到取得塔爾圖斯軍港花了4年。佔領南奧塞提亞跟阿布哈茲雖然尚未完全成定局,但喬治亞目前看起來無力奪回這兩個地區,而從俄羅斯出兵迄今也已經14年。
本來從奪下克里米亞開始,普亭也已經很有耐心的等了8年,那是什麼因素讓他不能再等8年?我認為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的生命已經等不了那麼久。這也能解釋普亭雖然意識到全面出兵烏克蘭不是最好的戰略方案,但在時間的壓力下他也必須要拚拚看。
不過就跟前面兩種論述一樣,關於普亭的身體狀況目前都只有各種傳聞,沒有足以證實的關鍵證據。所以雖然在推測上,這應該是最合理的選項,但也不能排除普亭可能真的瘋了,或是真的被貪慾沖昏頭,過分小看了烏克蘭的抵抗能力。
將使俄羅斯走向快速瓦解的兩大隱憂
雖然目前還無法證實普亭真實的身體狀況,但回到我們最前面談到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瓦解最大的隱憂其實就在於普亭本身。歷史上有兩個因素,可以讓一個帝國或是獨裁國家從盛世快速走向瓦解,而現在的俄羅斯正在集齊這兩個條件:
一個就是權力接班機制沒有確立,在讓國家獨裁者身亡之後陷入權力鬥爭而分裂。像是華人影視圈最喜歡的宮鬥題材,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嫡」,就是康熙因為廢太子導致接班機制出現問題。之後雍正順利繼位嚴格來說還算幸運,一但弄得不好,那就是重演西晉的八王之亂或是明朝的靖難之役。
另一個則是因為長期跟外敵交戰,逐漸養出軍閥反噬帝國。像是東漢末年的董卓,就是東漢長期陷入西羌戰爭養出來的軍閥反噬。唐朝的安祿山同樣也是玄宗朝推行強硬的擴張戰略,逐漸在邊境養出來的藩鎮反撲中央。
RTS7L0GJ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就談過,在普亭長期執政下,俄羅斯至今都看不出來有穩定的接班機制,或是有一個足以在普亭死後維持俄羅斯局勢穩定的二號人物。這些都讓俄羅斯政局的穩定維繫在普亭一個人身上。因此等到普亭死後,俄羅斯輕則陷入權力鬥爭內耗,重則引發內戰分裂。
雖然普亭並非因為害怕俄羅斯分裂才入侵烏克蘭。但入侵烏克蘭跟俄羅斯分裂,恐怕都跟普亭個人的壽命將盡有關,因此我文章開頭才說「俄羅斯瓦解的危機,跟普亭發動俄烏戰爭剛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
而談到第二個因素,跟俄烏戰爭的關係就更為緊密。那就是隨著戰事邁入長期化,俄羅斯可能會養出新的軍閥,這些俄烏戰爭養出來的新軍閥,很可能在普亭死後讓俄羅斯走向內戰。現在已經出現一些傳聞,認為俄羅斯核心權力圈中有人想讓普亭下台,但目前看來應該還沒有人能有如此的實力。
但隨著俄烏戰爭走向長期,領軍的將領可能會越換越極端,權力也會越來越大(像是剛被任命新設職位「烏克蘭戰爭總司令」的「末日將軍」蘇洛維金Sergei Surovikin),加上整個俄軍目前瀰漫的厭戰氣氛,都讓未來前線出現「陳橋兵變」(或是像一戰末期德國的基爾水兵兵變)的機率越來越高。
一旦俄烏戰爭再多拖兩年,無論烏克蘭的反攻有沒有進展,等到新崛起的軍閥羽翼已豐,這時俄羅斯就會更深陷在瓦解的危機之中。
這就是我為什麼在上篇文章最後,會覺得俄羅斯瓦解已經神仙難救。不過俄羅斯若是真的瓦解,美中的競逐將會全面轉向如何重劃歐亞大陸內部的勢力範圍。對台灣來說也能相當程度地減輕緊張的壓力。俄羅斯的瓦解危機更是一面鏡子,在在警告中國如果堅持走向一人獨裁的「習核心」以及強硬的對外擴張,下場就是再準備迎接下一個分裂時代的到來。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4943
但是 客觀的現實會擊敗主觀的意志
以目前所有資訊來看 攻台失敗機率越來越高...

因為 過去大家認為匪國的軍事實力高強
很大部份是由於蘇聯及俄羅斯這幾十年來 還算不錯的表現
從俄烏戰爭以後 我們終於知道:
蘇聯解體後 俄系武器與西方武器 及各種戰術體系 水平差距已經非常大
紙面上軍事實力只排得到世界第22的烏克蘭 竟然可以撐住號稱世界第2的俄軍攻勢
並在西方援助下不斷取得勝利...



所以 "系出同門"卻又矮上一截的匪軍 能有什麼表現
已經很不樂觀... (對習匪而言)
但對台灣而言 戰爭一定會爆發 只是什麼形勢跟規模而已
假設全面攻台 那台灣是有時間應變的... 優勢匪軍沒個三個月到半年 是集結不起來的
像美國將領說今年要發動 理論上全面犯台是不可能的
今年台灣海峽可以給你共匪大規模登陸時間已過 馬上集結也沒用
要搞一些類似823砲戰之類 像俄匪現在在對烏克蘭各城市發動的打擊 才有可能..
對台偷襲或攻擊外島 隨時可發動 而且成功率不低... 可以造成台灣相當傷害..
然而這種攻擊無法消滅台灣 這些作法能對台灣形成相當壓力
但對台灣安全與存亡談不上關鍵 且極可能有反效果 如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造成烏克蘭團結對外 及西方國家的激烈反應...
為什麼一定會爆發? 因為什麼人玩什麼鳥 一個小學畢業的老紅衛兵
只要有可能 他會不擇手段不計代價奪下台灣 穩固他的權益
甚至達到他個人聲望的頂點...
如果今天共匪是個民主國家 動兵攻打他國就已經是很難說服百姓的事了
更何況打了敗仗要怎收拾? 以目前匪軍的條件 這些經過討論後 根本不可能成行...
但共匪是獨裁國家 舉國都是韭菜 何來能跟國家權力叫板的公民?
習匪攻不攻台 關鍵已經不再是能成功與否 而是他能否在失敗後保住權位或最少安全下莊
不會因為大敗或台灣宣布獨立被究責 丟進秦城監獄跟薄熙來大眼瞪小眼...
這個關鍵點 決定權不在台灣 甚至不在美國身上 而是共匪的國情及習匪的權力控制水平...
有沒可能最後沒打? 只有一種可能 習匪下台或健康急速惡化 無法親身指揮戰事...想打也沒戲..
這就另一回事了 誰知道匪國會不會又生個習二世?
總之 共匪動不動手 不是台灣人在作主的 台灣人能做的 就是備戰 不然就舉白旗當韭菜去...
美國要不要幫你? 美國幫台灣 直接或間接武力介入戰局 台灣99.99%必勝
看到現在俄烏戰爭的"結局" 這是可以肯定的...
但有兩個問題: 老美幹不幹? 台灣獲勝的代價? 前者天曉得 後者不就是我們現在該努力的?
stever2018 wrote:
2022年2月24日普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決策。
是什麼原因讓普亭做出這麼「破格」的決策?
普欽年度記者會 怒斥北約違反不東擴承諾
記者 俞璟瑤 報導
發佈時間:2021/12/24 12:38
最後更新時間:2021/12/24 12:40
俄羅斯總統普欽周四在莫斯科召開年度記者會,焦點離不開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的傳聞。
普欽在記者會當中批評北約出爾反爾,早在90年代北約就承諾不會向東擴張,卻在羅馬尼亞、波蘭部署武器系統,公然欺騙俄羅斯,認為這些做法是不可接受的。普欽指責美國已經帶着導彈站在自家門口,西方國家應該立即向俄羅斯提供安全保證,而不是提出要求。面對普欽的指控,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回應表示,北約從未承諾過不會擴張,這是歐洲安全的基本原則。北約與俄羅斯關係劍拔弩張,烏俄邊境情勢也更加緊繃。傳出俄羅斯最近幾星期,在親俄派掌控的烏克蘭東部,部署僱傭兵,準備抵禦烏克蘭政府軍。
這一則新聞有中文,
普京回答敏感問題 為何罕有地向BBC記者道歉?- BBC News 中文
俄羅斯總統普欽年度記者會 親自主持招待500名記者(原音呈現)LIVE
stever2018 wrote: 季辛吉應該是害怕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戰爭慘敗,會讓俄羅斯瓦解。因此才力促烏克蘭在取得「有限勝利」下,跟俄羅斯和談結束戰爭。不過我在文末談到,我跟季辛吉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我認為俄羅斯瓦解是「必然的結果」,神仙難救。
stever2018 wrote:
有憑有據的文章是該重視,這與幾歲沒有任何干係....
季辛吉與記者對答原文
https://www.telegraph.co.uk/business/2022/05/23/henry-kissinger-warns-against-defeat-russia-western-unity-sanctions/
裡面根本沒提到俄羅斯分裂
年輕人自己唬爛季辛吉應該怎樣想
自己腦補說開戰就是演員贏了
請問有憑有據在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