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外資逃離中國, 中國便完了嗎?

一國之軍力, 正是反映著一個之國力. 最近不斷有人提到大量外資逃離中國, 中國便要完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1 死馬當活馬醫

我們公司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滿足技術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從德國進口。

今年疫情德國全線停工,而中國是已經開工了的。有一個很重要的總成部件庫存報警,我們公司高層急得團團轉。

這個東西國產沒做過,海外停工了,海上漂著一個月多點的貨,用完中國工廠也得關門。

採購找到了一家國內企業,把技術圖紙都給了過去,因為疫情國外專家也來不了了,說白了就是死馬當活馬醫,搞搞試試吧。

結果一個半月時間那家國內公司做出來了,上線測試後發現質量參數完全沒問題。

我們德國總監都不淡定了,隨後開會必稱讚中國,從物流設施到市場活力,從產業能力到供應體系,誇得我們都不好意思。

2 產業能力

我們公司就是所在行業的巨頭,根本不可能去哪個國家從無到有給配置一整條產業鏈,只有產業鏈完善了,我們才會去投資。

基礎設施上,別的不說,只要電網閃斷5秒鐘,別說設備打壞,有些高溫設備甚至都得炸膛出安全事故。

可以說我們公司在國內從研發到採購,從物流到零件,從質量管理到設備維保,從機械保洁到信息系統維護,涉及國內外上萬家供應商配合,這需要長久以來的默契、整個行業的供應能力和整合能力。

今年中國經濟負增長,疫情又影響很大,我們公司國內又投資30億歐元成立了新工廠,還準備把海外產品供應放在國內製造再出口。

這麼說吧,遷到越南的製造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技術與人員要求都不高,來料加工就可以了,還能賺一波關稅優惠。

但是複雜工業品製造拼的不僅僅是企業能力,更是產業能力。

一家巨頭能投資企業,但是絕對投資不了產業。

大到大型機床設備,小到工位上一支電動或者氣動打緊槍,只要出問題,國內服務商就能給你解決掉至少95%的問題。

而那些來料加工,服裝鞋帽這類,你想壞都沒有機會,因為壓根沒有什麼複雜設備。

另外,我們公司目前已經實現95%的自動化生產,除了裝配工藝必須人機結合以外,其他工藝都可以自動完成。

我們也是德國工業4.0的標杆之一,當然距離實現真正的4.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說,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越級直接派給越南一個工業4.0的企業,沒有完善的產業能力根本玩不轉。

這個東西不存在越級,必須從1.0、2.0、3.0一路走過來。

為了保障我們公司業務運營,我們需要強大的計算機軟硬件產業,幫助我們運維生產系統;

需要可靠的公用動力設施支持;

需要運力強大的物流企業和完善的交通幫助我們完成進出口業務;

需要具備相當開發能力的零部件供應商適應我們新產品換代。

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我們都不可能冒這個風險投資,停產一天,人工上省出來的那點錢都不夠補虧損的。

客觀來說,如果說中國超過美國的工業設計能力,那叫盲目樂觀。如果說越南製造業就能打擊中國製造產業鏈,那叫盲目悲觀。

3 產業升級

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是產業升級競爭的後果。

中國進入互聯網經濟時代之後,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崗位和行業,導致了很多低利潤高污染以及來料裝配行業失去了初級勞動力,那些人送快遞、開網店、做二手車、開滴滴,做服務業去了。

因此當初那些低附加值、低技術、低需求的外資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不適合在中國生存了。

他們撤出後空餘的勞動力已經被互聯網經濟吸引走了,這是產業升級把這類產業擠出了中國,並不是他們撤出導致我們失業,而是他們很難用原來的成本招到合適的員工,不得不退出中國去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因為他們的行業最大的投入就是人工。

迄今為止,在製造體系構建上中國是沒有對手的,現在嚴格來說已經不叫產業鏈了,而是產業網。

甚至產業網已經不能形容了,整個產業內各點關係就像海綿,裡面網絡錯綜複雜,沒有紮實的工業能力的國家,怎麼構建這個系統呢?

我們要製造頂級的產品,就必須要有頂級的一級供應商,要有頂級的二級供應商,每一個鏈條的薄弱環節都會導致公司虧損。

所以越南想對中國在製造業上有影響是不可能的,雙方工業體系已經不在一個時代了。

3 資本不說謊

最後再分享一個我們行業的消息,我們行業美國的某競爭對手企業已經批准了未來650億人民幣的投資用在中國市場。

資本家會說謊但是資本不會,資本只會去對他最有利的地方。

美利堅天天喊著製造業重回美國,工業製造去中國化。可是就是有頂風上的美國企業,你說他們難道不怕川普發火嗎?

原因很簡單,對於和中國合作給他們帶來的資本利益,大總統的怒火就是個屁。

4 工業底蘊

補充幾點:

第一,國內供應商讓我們震驚的不是設計能力,因為我們給了圖紙,給了專利授權,所以設計出來沒有問題。

最難的是能夠在一定成本浮動的範圍內實現量產。

而且他們做總成還需要二級供應商和三級供應商的協同配合,能在短時間內拉動下層供應商開發產品,開發模具,並且批量生產後成本在可控範圍內,這是非常吃工業底蘊的。

另外有的朋友們說不能小看越南、印度,四十年前我們能做到他們也能。

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完全是唯心主義的,因為客觀環境已經根本不同了。

中國發展的路線只適用於中國,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順著同樣的道路發展。

中國是比較魔幻的,因為曾經西方設計的國際分工被中國打碎了。

最初大家覺得一個國家發展一個產業,大家各自分工,美國薅羊毛這樣的體系很完美。

但是中國不行,一個產業中國人根本吃不飽,所以中國製造體系在國家層面的大力推進和資本的快速投入下飛速成長。

同時多年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了大批產業工人,國家大力基建,為工業生產搭建了完善的平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國又抓住了機會,電子信息產業、通訊產業等不說國際頂尖但也跟上了主流發展進程。

現階段中國工業從1.0到4.0是同時存在的,當產業矩陣形成後又依靠規模優勢把各西方國家的強勢產品打得暈頭轉向。

而印度和越南,現在剛剛承接的是從中國轉移出來的低端裝配行業,說句認真的,這兩個國家能否沿著產業鏈自己攀升要看國家層面的決心。

因為很多投資是短期內根本沒有回報的,這一點行政鬆散的印度肯定無法完成。而越南作為小國,無論是消費市場規模還是產業升級所需的龐大資本都很難獲取。

所以現階段,只有中國不做的他們拿去做才能活下來,如果產業層級再往上和中國的製造產品進行正面對抗,結果可想而知。

世界貿易是合作,但競爭從來都沒停過。"

http://hanfeng1918.com/baijia/27855.html
2020-09-06 17:04 發佈
Derek2025 wrote:
一國之軍力, 正是反(恕刪)


噗~~~不會玩完啦....北朝鮮有玩完嗎?.....大躍進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有玩完嗎?.....沒有嘛....吃草都可以撐一年的厲害國...怎會完呢?....只是涼涼而已...免驚...
當然不會完蛋阿
少說還有14億個韭菜
可以吃草度日

這些當墊背的下場有多慘
就只有天知道了

看看這兩年以來
人民幣已經貶值多少就好


人民幣貶值
表示人民的錢變薄
要對外國購買物資要變貴
日子只會越來越艱難而以
lordkon wrote:
看看這兩年以來
人民幣已經貶值多少就好(恕刪)


現在人民幣匯率跟兩年前一樣呀 !
所以你這幾個台南市黨部的到底想表達甚麼 ?

你以為在軍事版能騙一個算一個就對了 ?





大內宣的文章⋯
我不否認現在中國有很強的製造能力,但這不都是改革開放期間外資企業前往中國投資所帶去的技術跟資本所打造出來的嗎?
現在台灣人、美國人難道不會想⋯我給你們錢賺,而大陸用賺來的錢⋯造航母造導彈反而來威脅美國跟台灣!那現在我不想再給你們錢賺了!所以我的企業都要撤走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五毛們不明白嗎?

我想五毛跟粉紅們是不會明白的,這代中國人在共產黨的洗腦之下⋯眼中只有錢!
fredcoc wrote:
現在人民幣匯率跟兩年前一樣呀 !
所以你這幾個台南市黨部的到底想表達甚麼 ?

你以為在軍事版能騙一個算一個就對了 ?




2015時最高5⋯現在4.2(前陣子最低4.1)⋯⋯沒跌嗎?
ajuggrutaiwan wrote:
大內宣的文章⋯我不否(恕刪)


現在重點是美商(通用 蘋果 星巴克 3M 寶潔等)在中國銷售額比中國對美外貿出
口額還高一截 , 每年都由中國市場吸噬龐大資金 , 兌成美金後匯出中國 ... 這些
美商明明在中國投資早就回本 尾大還甩不掉 !

過去因為保障投資 政府不方便道德勸說這些美商離開中國 , 可是如果貿易戰按大
家預測繼續拖下去嘛 .... 呵呵 ~ 到時就很難說啦 !
fredcoc wrote:
現在人民幣匯率跟兩年前一樣呀 !
所以你這幾個台南市黨部的到底想表達甚麼 ?

你以為在軍事版能騙一個算一個就對了 ?


噗~~~~就你這義和團浙江支局的在瞎掰....眾所周知....土共國一向是嚴格控制匯率的...人民幣這幾個月的升值....並不是反應你土共國經濟強勁....而是許多算計結果後的政策使然....
fredcoc wrote:
現在重點是美商(通用 蘋果 星巴克 3M 寶潔等)在中國銷售額比中國對美外貿出
口額還高一截 , 每年都由中國市場吸噬龐大資金 , 兌成美金後匯出中國 ... 這些
美商明明在中國投資早就回本 尾大還甩不掉 !

過去因為保障投資 政府不方便道德勸說這些美商離開中國 , 可是如果貿易戰按大
家預測繼續拖下去嘛 .... 呵呵 ~ 到時就很難說啦 !

少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別的不太知道,但蘋果外銷的怎可能比在大陸賣的少?少騙人了!
lordkon wrote:
當然不會完蛋阿
少說還有14億個韭菜
可以吃草度日

這些當墊背的下場有多慘
就只有天知道了

看看這兩年以來
人民幣已經貶值多少就好


人民幣貶值
表示人民的錢變薄
要對外國購買物資要變貴
日子只會越來越艱難而以


談經濟,你們就算了吧!

只是想告訴你們,別作無謂的幻想罷了。

我們正在趁此良機作產業升級,那些工業1.0的工作,那個國家喜歡,便拿去吧!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