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數據注水背後的誤解與真相 下個承認GDP造假的是誰?
2018年 1月 19日 BBC
2017年1月,在2017年遼寧省「兩會」期間,省長陳求發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承認,東北重工業省份之一遼寧省2016年GDP虛報23%,2011年至2014年則存在財政數據造假。
今年1月,各地方政府又到頻繁召開「兩會」和年度經濟工作會議的時間,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再次浮上水面。
1月3日,內蒙古經濟工作會議上,區黨委公開表示,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3%;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40%。
其後,天津濱海新區在「兩會」期間承認統計口徑存在問題,2016年萬億生產總值從一萬億元調整為6654億,縮水近三分之一。
內蒙古「自爆」家醜並非無跡可尋。BBC中文記者梳理中紀委官方網站發現,去年6月中紀委發佈文章對內蒙古直接點名,稱有「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
一同被點名的還有吉林省。而該省將於2018年1月下旬召開全省兩會。屆時吉林很可能會迫於此前中紀委通報的壓力,承認數據造假的問題。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