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網
美國政府總負債首次突破22萬億美元,總統特朗普在任短短兩年國家債務攀升逾一成,且尚未見到有減債之法。
財政失衡惡化,已成為美國金融系統的一大隱患!
梧桐一葉落,巨量的債務成本將拖垮美國經濟,一國榮衰大概是有迹可尋。更令人擔心的是,美元須面對史上最大的信用危機,最終為全球帶來一場金融超級災難。
特朗普上任以來,其最引以為豪的,是進行規模達一萬五千億美元的大型稅務計劃,以刺激企業盈利,帶動經濟增長及就業。可如此粉飾太平的代價,是稅收減少,加上政府增加基建投資及軍費,致令財政赤字持續惡化。
有關部門推算,美國政府本財政年度的赤字將接近九千億元,乃2012年度以來新高,按年計增幅達一成半。由於目前尚未見美國政府有何妙法能控制債務持續增長,預期到了2022年,財赤將突破一萬億美元關口。在嬰兒潮世代踏入退休期,令社會福利及醫療開支增加之下,估計在2029年前,財赤都會高企難下。
巨額債務可以預視,但償債的錢從何而來?這兩年美國財赤急速惡化,加上聯儲局向市場收水,致使財政部須大舉發債應付,2018年的國債淨發行量按年倍增至1.38萬億美元。按現時的趨勢,美國政府未來十年料需要多發債十二萬億美元。
要解決債務問題,美國先要化解生產力與開支增長長期失衡的問題。單次的減稅措施,甚而挑起貿易爭議,試圖將問題轉嫁,顯然都不能解決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再者,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如今就連美國巨企蘋果公司的業務增長皆響警號。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減稅效應消退過後,貿易戰衝擊全球化,對美企競爭力所造成的長遠損害將逐步浮現。
事實上,一場和華為技術的5G制式話語權的爭奪戰,正正顯示過去美國一直享有的技術優勢遭到挑戰,一旦技術優勢不再,美國政府能否繼續以債養債,高築的債台如何善後,實乃疑問。
美國的債務問題日益惡化,正正顯示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以及制度的缺失,而發動貿易戰,讓全球清楚知曉美國所謂的「美國優先」索求。可「美國優先」與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角色存在的矛盾,已是路人皆見。國際用家各自盤算,紛紛增持黃金,去美元化,追求多元化儲備已漸成趨勢。
------
委內瑞拉、俄羅斯相繼宣佈拋棄美元, 令全球「去美元化」潮流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預言, 美元目前的反彈是「死貓跳」, 未來六個月將是逢低買入黃金的好機會。
委內瑞拉近日宣佈官方匯率機制將棄用美元, 轉為使用人民幣等一籃子貨幣, 令全球去美元化潮流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隨後,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9月20日下令政府批准立法:在明年之前, 俄羅斯所有的海港都要停止使用美元結算, 轉而使用盧布為主要結算貨幣。 在這些國家看來, 「去美元化」已經刻不容緩!
「去美元」行動如火如荼 屢敗屢戰
在過去數十年裡, 很多國家都一直在努力進行「去美元化」工作, 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但基金公司Incrementum
AG基金經理Ronald-Peter
Stöferle發現, 大多數國家的努力都被美國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這其中包括伊拉克試圖以歐元為石油計價的行動,結果被美軍大舉侵略, 以及外界流傳的利比亞前領導人卡紮菲對於發行泛非洲貨幣的計劃。
除此之外, 自2008年來, 沙特、科威特、巴林以及卡達之間也一直存在一項協議, 以在他們之間形成貨幣聯盟。 他們計劃發行的貨幣被稱為「gulfo」, 和歐元的英文名稱「euro」神似。 不過這種行動卻一直沒有進展。 直到2013年中, 這些國家發布一份聲明稱, 他們發行的共同貨幣「最晚將在2015年前」面世。 然而到了今天, 這個話題卻已銷聲匿跡。 除了參與「gulfo」計劃外, Stöferle認為, 沙特自己似乎也在試圖讓本國貨幣裡亞爾與美元脫鉤。 今年4月, 經濟學家Nasser
Saeedi曾建議沙特為迎接「新常態」做好準備, 尤其是涉及裡亞爾與美元掛鉤的問題。
中俄將是主要推動力
Stöferle稱, 儘管產油國, 尤其是沙特, 在「去美元化」中的角色不可低估, 但從目前來看, 真正推動「去美元化」的主要力量可能來自俄羅斯和中國。
今年3月, 俄羅斯央行在北京開設代表處, 這是俄央行在海外開設的第一家代表處。 此外, 俄羅斯也在準備發行首支人民幣計價的國債。 雙方近年來都努力在雙邊交易中避免使用美元, 而改用盧布和人民幣。
以上這些都在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但還不足以構成致命威脅,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才是更令人擔憂的。 Global
Research策略風險顧問F. William Engdahl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在俄羅斯的支持下, 中國正在邁出關鍵的一步: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領域, 推行一種替代美元的可選擇方案。 儘管華爾街和華盛頓並不樂意, 但是它們卻無力阻止。 」
「可選方案」是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貨幣, 具備這類條件的貨幣可能將對美元霸主地位構成威脅。 過去幾年裡, 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大量囤積實物黃金, 兩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中, 黃金儲備量和佔整體儲備的比例均在不斷升高。 在2016年4月時, 在各國央行中, 中國央行是實物黃金的最大買家。 而且, 目前中國已經是最大的黃金生產國, 遠超金礦豐富的南非。
之前一直不清楚這兩國央行的深層次意圖是什麼, 但絕不只是為了增加本國貨幣的信用以應對來自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貿易壓力。 而現在, 深層意圖已經漸漸明晰了, 就是:挑戰美元霸主地位, 創建新興國際貨幣體系。
「去美元化」風潮漸起, 黃金牛市近在眼前?
上述這一切都在全球策略師馬林•卡祖沙(Marin
Katusa)的預測之中, 他認為這種趨勢只會繼續削弱美元的地位, 並導致未來幾年資金大量湧入黃金市場:
「我認為近期之內美元會反彈, 之後它就會變得非常疲弱, 然後就會不斷貶值。
中國和俄羅斯正齊心協力推動去美元化, 首先瞄準大宗商品之王石油, 之後將拓展至所有其他大宗商品。 你將開始看到新興市場出現大規模逃離美元的情況。 同時, 新興市場會需要更多的黃金來兌換人民幣和俄羅斯盧布, 這一因素將推升黃金。 」
卡祖沙曾經是對沖基金經理, 並且被傳奇投資者Doug
Casey認為是最好的市場分析師之一。 卡祖沙認為, 短期內美元會出現「死貓跳」, 意味著黃金近期會有所走弱, 因此接下來的六個月就是對美元逢高做空, 對黃金逢低做多的時機。 而六個月後, 當資金流開始湧入黃金, 黃金漲勢將持續擴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