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光醫療貪汙掉GDP20%

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的國家★律師+醫療1年都要貪腐掉國家GDP的20%

傳說中的勇者 wrote:
整篇都是廢話
而且只是想洗白社會主義
很難看


你會有這種想法,就是因為你本身已經被洗腦了,而不自知

雖然我從小30年在台灣長大但是我卻能更加客觀地看待馬克思主義,因為他是科學社會主義

你受到從小到大的身長環境,兩蔣+法輪功+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視等等之類的麥卡錫主義者洗腦

而你卻不知這些媒體的背後是財團和帝國主義者,否認客觀事實

你會說出這種話來本身就是不能客觀的、科學的來看待馬克思主義

像這樣的洗腦媒體從小到大對你和所有人施家影響力,而你自己卻完全不自知,因為你自己沒有獨立思考過


老外反擊可恥的紐約時報謊言


老外反擊可恥的外媒無腦妖魔化中國?美國人揭露紐約時報的謊言

一個醫療支出占GDP比例達到19%的無恥貪腐國家,還有本事指控別人

貪腐有分為私人資本家財團貪腐和官僚的貪腐

美國就是這種私人貪腐佔據主導地位

美國民眾被製藥公司+醫生+律師醫療訴訟案件+醫療保險行業+壟斷資本家剝削

醫療保健支出佔GDP之國際比較:
■ 美國 17.7%
■ 加拿大 11.2%
■ 德國 11.3%
■ 法國 11.6%
■ 日本 9.6%
■ 韓國 7.4%
■ 台灣 6.6%〔廉價醫療無誤〕


美醫療保健支出2026年恐達5.7兆美元


美國聯邦醫療保險暨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公佈最新報告指出,隨著人口老化,醫療保健費用將不斷升高,估計到2026年將上看5.7兆美元,佔美國經濟規模的19.7%。

CMS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醫療保健費用上揚4.6%至接近3.5兆美元,此後將急速增長,到2026年增至5.7兆美元,屆時聯邦、各州、地方政府將籌措47%的醫療保健費用,高於2016年的45%。

該中心預測,從2017年到2026年,美國醫療保健支出將以年平均成長5.5%的速度攀升,與同期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成長率預估值4.5%相比,顯示醫療保健費用增加速度比經濟成長還快。

醫保費用節節上升,歸因於戰後嬰身潮人口老化,老殘的醫療保險登記人數增加,醫療商品與服務價格上升以及可支配收入提高所致。

CMS預期,醫療保健支出佔美國經濟比重,將由2016年的17.9%持續走升,到2026年升抵19.7%。未來10年以處方藥支出增長最快速,估計平均每年增加6.3%。

報告預估,擁有健保人口比率將略微減少,估計將由2016年的91.1%下滑,到2026年降至89.3%。共和黨去年通過的稅改法案中,即包括廢除歐記健保(Obamacare)的個人強制納保規定,此法要求美國多數人民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否則將遭罰款。

★到底用華為的網路設備還是用美國的網路設備更安全?

今天有一檔可笑的節目 主持人請來了一個前貪汙犯做來賓


美國政府說華為的基地台不安全根本是沒證據胡說八道,

斯諾登凌鏡門事件已經證明美國連德國總理的電話都竊聽,用美國的設備更不安全,

歐巴馬還跟德國總理說凌鏡門是真的以後不會再竊聽你們了 (也就是說主動承認之前真的竊聽盟友)

實際上是用了華為設備以後美國就少了一個監控管道了,美國才反對

至於房地產泡沫台灣房價所得比也高到很誇張,政府還放任房地產私有化,住台灣30年都沒看過政府有管過




劉泰英不就是李登輝的前下屬媽?劉泰英國安密帳案
劉泰英2008年6月8日入獄,罪名為「背信罪」及「違反銀行法」,刑期5年6個月 國安密帳案 2011年6月30日,特別偵查組調查是否李登輝為協助台灣綜合研究院儘速籌得創院資金,於1998年與劉泰英及前國安局長殷宗文謀議,涉嫌侵佔國安密帳「鞏案」歸墊的剩餘公款779萬7193美元,挪予劉泰英支付台綜院購置院舍價金、裝置、人事等費用,涉及侵佔公有財物及洗錢等嫌疑,並予以起訴論處。 2013年,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李登輝無罪,劉泰英則依侵佔罪被判刑2年8月,並褫奪公權3年[3]。 2014年8月20日,臺灣高等法院二審宣判,李登輝維持原判無罪,不可上訴。劉泰英被判刑3年,褫奪公權3年,並追繳15萬美元的支票,可上訴[4]。 2015年11月4日,最高法院三審宣判,劉泰英被判刑3年,褫奪公權3年定讞。 另涉新瑞都衍生的橋頭寶公司背信等案,被判刑3年6月及1年10月定讞,與國安密帳案合併執行刑8年2月[5]。



跟各位講這些洗腦的這些媒體例如東森電視新聞母公司大股東是誰?


2006年,凱雷集團併購東森電視,東森華榮傳播全銜改為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4]。



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舊譯為卡萊爾集團,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為大衛‧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等人,是一家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企業購併、房地產、槓桿財務以及創投,投資產業範圍遍及航太國防、消費零售、能源、醫療保健、科技、電信、媒體與運輸業。管理的資產超過800億美元,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被稱為「總統俱樂部」。美國前任總統老布希、英國前首相梅傑、菲律賓前總統菲德爾‧拉莫斯、美國前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主席阿瑟‧列維特、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都曾在其中掛職,擁有較深的政治資源。在這個「俱樂部」的投資者中間,也包括美國前任總統布希、賓‧拉登家族成員,只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凱雷集團結束了與賓拉登家族表面的合作關係。



恩我看到索羅斯、美國前國防部長 跟凱雷集團都有關係

而凱雷集團就是東森的大股東





大眾長久下來就是被這樣洗腦的而不自覺


多多空空 wrote:
監聽歸監聽
敵人歸敵人
還是不同的
那些支持華為的人 就是希望有多一個監聽的管道
而且根本就是要監聽你
我都已經被美國監聽了 為何還要在被中國監聽
選也是選美國 民主會道歉 獨裁可不會


最近美國還打算顛覆委內瑞拉民主政權

而美國支持的沙特 蔣介石 還有尼加拉瓜總統都是獨裁的

打算派幾千美軍到哥倫比亞去

帝國主義本性不改......

之前CIA暗殺過古巴領導人幾百次

然後還發動多場政變 才有尼加拉瓜 宏都拉斯 這些拉丁美洲悲劇

切‧格瓦拉醫生 曾經想要在中南美洲建立一個拉美洲社會主義聯邦

切‧格瓦拉

就是美國想除之而後快的

可見得美國是多麼濫用權力

隨便在海外逮捕其他人

甚至還有域外管轄權 好像治外法權的殖民地霸權主義






pineman wrote:

PS: 以前冷戰時期的一個笑話,美國人和蘇聯人在辯論誰比較自由,美國人說:我們可以到白宮外面大聲喊吉米卡特混蛋,不會有什麼問題;蘇聯人不干示弱,回說:我們一樣可以到克里姆林宮外面大聲喊吉米卡特混蛋,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在美住過30年的台灣人告訴你,美國司法系統內幕到底是什麼回事,這個國家有夠腐敗的


比如說在美國鄉下小鎮 有一條馬路專門是警察收過路費「靠超速罰單」養起來的,這個美國住了幾十年的台灣華僑爆料,他是哈佛理論物理學家在高盛金融業工作搞高頻交易的

Frederic Pierucci,法國重工業集團Alstom阿爾斯通的前任高管,這是法國重工業集團黃冠上的明珠,在法國公司被美國敲詐集團羈押為人質五年之後,然後整個公司被美國勒索併購,回到法國,立刻將整個事件寫書發表,參見2019年一月16日出版的《Le Piège Américain》,《美國陷阱》




至於美國的民主 如果你看過洛杉磯的貧民窟應該就不會這麼說了


對於月初聯合國那份「美國有4000萬貧困人口」的報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Nikki Haley)在今天(21日)反駁,稱「報告有意誤導且帶有政治動機」,還說」聯合國沒事幹,偏要來調查美國,真是荒唐!」


黑莉 圖自聯合國

可尷尬的是,這份報告可能正是美國政府邀請聯合國的調查團隊來寫的。而且報告的內容也獲得了美國國內一些議員的共鳴,因為該國的貧困問題「的確值得關注」。

美國自己爆料自己?

據英國衛報消息,黑莉在2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對聯合國的這份報告 「非常失望」。她說:

「這份報告充滿了偏見,明顯曲解了美國在消除貧困方麵所取得的成就。美國還需聯合國來調查國內的貧困問題,這簡直荒唐。在這份報告上,聯合國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有這些空還不如去管管那幾個『人權記錄差』的地方,別老盯著世界上最富有、最自由的國家。」

黑莉口中的這份報告,就是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觀察員阿爾斯通(Philip Alston)在6月1日公開的一項調查成果:當今美國約有4000萬貧困人口;其中1850萬人屬於「極度貧困」;還有530萬人的生活狀況「堪比第三世界國家」。


你還認為美國民主? 半數美國最底層人民為了付房租+繳房屋貸款 就要花掉他們工資的30~40%

美國房地產自有率從2008金融海嘯開始後就下降到60%左右了

而主流媒體被資本家控制 例如彭博社的創辦人彭博就是400億美元富豪的還選上紐約市長,CNN背後也有索羅斯

因此才會出現民粹主義的川普,但是美國人想也不敢想社會主義這個字

誰敢提社會主義誰就是叛國
,連伯尼‧桑德斯想要競選美國總統都被民主黨人搞掉

真是腐敗到極點的國家



多多空空 wrote:
監聽歸監聽
敵人歸敵人
還是不同的
那些支持華為的人 就是希望有多一個監聽的管道
而且根本就是要監聽你
我都已經被美國監聽了 為何還要在被中國監聽
選也是選美國 民主會道歉 獨裁可不會



門羅主義帶頭出兵、暗殺、政變 200年來美國未放棄將手伸入拉丁美洲
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光醫療貪汙掉GDP20%

▲▼1846年美國入侵墨西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846年美國入侵墨西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批評美國支持非法政權,企圖煽動政變,美國反駁是為了挽救委內瑞拉的民主制度。其實在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美國試圖透過軍事或其他力量介入他國。從美國前總統門羅提出「門羅主義」以來,美國便藉此禁止歐洲各國干預美洲事務,自己卻將手伸入拉美各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雖打著「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口號,看似優先處理內政,但此次委內瑞拉衝突中美國的態度,又讓各界懷疑川普是否重拾門羅主義。

1823年美國前總統門羅(James Monroe)提出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認為歐洲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自此之後,美國一直代表著龐大的商業利益,「參與」拉丁美洲的「日常事務」,全力擁戴右派勢力,對抗左翼領導人。冷戰結束後,軍事介入雖逐漸消失,但美國仍被指控干涉2002年委內瑞拉、2009年洪都拉斯的政變。

1846年
美國入侵墨西哥,隔年簽署《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墨西哥喪失一半領土,割讓現今上加利福尼亞(Alta California)、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等土地給美國。

1903年
美國策劃巴拿馬獨立,並獲得巴拿馬運河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航線的區域主權。同年與古巴簽署《美古條約》,租借關達那摩灣(Guantanamo Bay)附近土地,並行使司法管轄權,維持礦產運輸與海軍基地。

1914年、1917年
美國實施武器禁運,並出兵干涉墨西哥革命,導致墨西哥對美敵意高漲。

1954年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執行「瓜地馬拉行動」,資助瓜地馬拉叛變軍官亞馬斯(Carlos Alberto Castillo Armas),推翻執政期間有「十年春天」之稱的亞本茲(Jacobo Arbenz Guzmán)政權。

▲▼200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執行「瓜地馬拉行動」50週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0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執行「瓜地馬拉行動」50週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61年
約1500名接受CIA訓練的古巴流亡分子,入侵古巴豬玀灣(Bay of Pigs),試圖暗殺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但以慘敗收場。

1964年
巴西左翼總統古拉特(Joao Goulart)在美國支持的政變中被推翻,巴西軍方隨後執掌大權直到1985年。

1965年
美國軍隊介入多明尼加共和國內戰。

1970年代
在美國的支持下,阿根廷、智利等南美洲國家發起「禿鷹行動」(Operation Condor),對各國左派份子進行鎮壓和暗殺。

1980年代
美國雷根政府支持反共力量,對抗尼加拉瓜桑定(Sandinista)政府,並支持薩爾瓦多政府,對抗左翼的「馬蒂民族解放陣線」(FMLN)。

1983年
美國指責加勒比島國格瑞那達(Grenada)與古巴結盟,並出兵該國。

1989年
美國入侵巴拿馬以驅逐強人諾瑞嘉(Manuel Noriega)。

▲▼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以驅逐強人諾瑞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以驅逐強人諾瑞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94年
美國出兵海地,對抗塞德拉斯將軍(Raoul Cedras)政變,協助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奪回海地政權。

2002年
委內瑞拉爆發政變,美國計劃暗中暗殺總統查維斯(Hugo Chavez)重掌政權。

2009年
洪都拉斯總統賽拉亞(Manuel Zelaya)被軍方推翻,美國被指控讓局勢惡化。




美國直接參與的戰爭列表


西進擴張時期(1820-1865)


美墨戰爭
美國內戰(美國 南北戰爭):1861-1865年

後內戰時期(1865年-1918年)

印地安戰爭:1865-1890年
美西戰爭:1898年
美菲戰爭:1899-1913年
八國聯軍:1900年
入侵海地:191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1918年

戰間期(1918年—1941年)

戰間期是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間的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年

冷戰時期(1945-1991)
1950年以來的美國軍事行動圖

朝鮮戰爭:1950-1953年
越南戰爭:1961-1975年
入侵豬灣:1961年
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
入侵多明尼加共和國:1965年
轟炸寮國與柬埔寨:1968年
入侵柬埔寨:1970年
轟炸北越:1972年
常風行動:1975年
鷹遷行動:1975年
馬亞圭斯號事件:1975年
板門店事件:1976年
鷹爪行動:1980年
錫德拉灣事件:1981年
入侵格瑞那達:1983年
錫德拉灣行動:1986年
空襲利比亞:1986年
靈敏射手行動:1987年
摯誠意志行動:1987-1988年
良機行動:1987-1988年
螳螂行動:1988年
黃金野雉行動:1988年
第二次錫德拉灣事件:1989年
古典意志行動:1989年
正義行動(入侵巴拿馬):1989年
沙漠之盾行動(波斯灣戰爭):1990-1991年

後冷戰時期(1991年—)

舒適行動:1991-1996年
銀砧行動:1992年
履行承諾行動:1992-1996年
伊拉克禁飛行動:1992-2003年
恢復希望行動(率聯合特遣部隊介入索馬利亞內戰):1992-1995年
聯合國索馬利亞行動二號:1993-1995年
摩加迪休之戰:1993年
拒絕飛行行動:1993年
巴尼亞盧卡事件:1994年
維護民主行動:1994-1995年
慎重武力行動(轟炸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995年
可靠回應行動:1996年
快速反應行動:1996年
沙漠襲擊行動:1996年
銀牌行動:1997年
沙漠之狐行動(轟炸伊拉克):1998年
牧羊人行動:1998年
無限延伸行動(報復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1998年
科索沃戰爭:1999年
持久自由行動(反恐戰爭,九一一襲擊事件後的解決方案):2001年-
持久自由行動 – 阿富汗(阿富汗戰爭):2001-2014年
持久自由行動 – 菲律賓:2002 - 2015年
持久自由行動 – 非洲之角:2002年-
伊拉克自由行動(伊拉克戰爭):2003-2011年
介入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2003年
介入2004年海地政變:2004年
介入巴基斯坦西北部戰爭:2004年-
坎波尼戰役:2007年
持久自由行動 – 跨撒哈拉:2007年-
介入南奧塞提亞戰爭:2008年
阿拉薩之戰:2009年
甘加爾之戰:2009年
莫赫塔拉克行動:2010年
龍擊行動:2010年
新黎明行動:2010-2011年
介入利比亞內戰:2011年
奧德賽黎明行動(多國轟炸利比亞):2011年
海神之矛行動(突襲奧薩瑪‧賓拉登):2011年
介入敘利亞內戰:2011年-
布洛馬爾人質救援行動:2013年
轟炸索馬利亞:2013年
介入伊拉克內戰: 2014年-
轟炸伊拉克:2014年
藪貓行動:2014年
武裝干預敘利亞:2014年-
轟炸敘利亞:2014年-
武裝干預伊拉克和地中海東部:2014年-
介入喀麥隆叛亂:2015年-
美國聯軍空襲敘利亞政府軍事件:2016年
2017年沙伊拉特打擊行動(轟炸敘利亞):2017年






2019-02-09 20:41 發佈
我翻譯了一隻繁體中文版的托洛斯基介紹影片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托洛斯基是如何被史達林暗殺的?
以上影片介紹正統馬克思主義者★蘇聯紅軍締造者托洛斯基是如何被史達林暗殺的?
國際共運歷史有三條路線,第二國際、第三國際、和第四國際(托派),第二國際起初是恩格斯創立是歐洲社會民主黨的共同起源,但是在一戰後已經腐朽成為改良主義和機會主義,最終成為帝國社會主義這條路線已經失敗,因為後來被伯恩斯坦這類改良機會主義者,和帝國社會主義者歪曲,被列寧論證請看「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與革命」這些列寧的書和著作有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已經證明歐洲這些社會民主主義者實際上是小資產階級帝國社會主義假左派,在歐洲和日本都有大量自稱馬克思主義者、或社會民主黨的假左派政治家,例如歐洲的社會民主黨,最近英國工黨的柯爾賓現象就是一例,甚至是美國的伯尼桑德斯也在走社會民主黨老路;最近川普當選、脫歐事件、黃馬甲黃背心,這些事件本質上是由經濟基礎引起的上層建築變化,瑞典的人民家園從墳墓到搖籃的社會福利,歐洲他們一直是很活躍的一派社會民主主義者,但是這種社會福利本質上沒有取消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生產關係,是建立在已開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對開發中國家的跨國剝削基礎上,民族資本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給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工人高工資和比較好的社會福利以維持他們不革命成為貴族工人,有些歐洲社會民主黨人雖然自稱馬克思主義者實際上是帝國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
第三國際是列寧創立,但是後來整個被史達林主義給歪曲串改,史達林放棄世界革命,妄想在一國之內建立社會主義的烏托邦,後來案納粹合作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最後史達林在二戰為了和西方帝國主義英美合作,背叛了西方共產黨解散了第三共產國際,因此只剩下第四國際和托派是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路線 ,但是托洛斯基後來在1940年代遭到史達林的格魯烏特工暗殺。

列寧和托洛斯基之所以堅持必須輸出革命到西歐才可能回頭拯救俄國落後的生產力和社會主義,被「史達林的一國社會主義幻想」和官僚主義的反動性質給背叛了,於是史達林發動了大清洗殺光了老布爾什維克,然後解散第三共產國際背叛西方共產黨,和納粹合作互不侵犯條約等等

----------------------以下是馬克斯在共產黨宣言的序言裡對俄國的看法,你以為中國能例外嗎?

《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但是在俄國,我們看見,除了狂熱發展的資本主義制度和剛開始形成的資產階級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歸農民公共佔有。   
那麼試問:俄國農民公社,這一固然已經大遭破壞的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是能直接過渡到高級的共產主義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呢?或者,它還必須經歷西方的歷史發展所經歷的那個瓦解過程呢?   

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唯一可能的答覆是: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麼現今的俄國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卡‧馬克思 
弗‧恩格斯 1882年1月21日於倫敦」


----------------------

這點我過去有發過類似的文章說明過,因為經濟基礎和科技的發展程度 影響生產關係 和上層建築也就是社會主義成敗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1萬年前人類在一個狩獵採集文明的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和大工業制度例如生產汽車也必定將會失敗 你不徹底學習瞭解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理解為什麼
人工智慧發展會導致共產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念
為什麼沒辦法在生產力落後的經濟體建成發達社會主義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 馬克思寫於1847年10月底,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本文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財產權力(即所謂的「資產階級法權」)與政治統治權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權力有兩種。一是財產權力即所有者的權力,二是統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資產階級的統治來自於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馬克思認為,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消滅的物質條件尚未形成以前,即使革命階級暫時地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 如果資產階級實行統治的經濟條件還沒有充分成熟,即使從政治上推翻了君主封建制也只能是暫時的。封建主義會在舊的經濟基礎上恢復和重建。 總之,政治權力從屬於財產權力,財產權力決定了政治權力。 因此,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又指出: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 據此原理觀察現代歷史: ——1917年在推翻農奴制的革命後,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在資本主義經濟不成熟的社會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能,事實也沒有。實際建立的新制度,是斯大林主義模式的紅色貴族等級特權制度,毛澤東甚至認為蘇聯出現了新沙皇。 這一紅色特權封建制度在1990年代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白色革命所顛覆。此後的俄羅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基礎上建立了現在的半國家資本主義、半市場資本主義的混合經濟制度。 ——那麼,1949年的內戰革命後,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有沒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 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說: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依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形態為依據。" 換句話說,儘管前蘇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認為自己已經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制度,但是歷史學家判斷它的時代和性質,卻不能以這種意識形態的自我意識為依據。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也曾指出: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小店主都能精明地判明某人的假貌和真相。然而我們的歷史學卻還沒有達到這種平凡的認識。 不論每一時代關於自己說了些什麼和想了些什麼,它都一概相信。(《馬恩全集》3-46) 【馬克思的原文】 「財產關係上的不公平』以現代分工、現代交換形式、競爭、資本積累(「積聚」)等等為前提,決不是來自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相反,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倒是來自這些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宣佈為必然規律和永恆規律的現代生產關係。 因此,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必然消滅、從而也使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必然顛覆的物質條件尚未在歷史進程中、尚未在歷史的「運動』中形成以前,即使無產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只能是資產階級革命本身的輔助因素(如1794年時就是這樣〉。 所以,法國的恐怖統治所能起的作用,只是通過自己的猛烈鎚擊,象施法術一樣把全部封建遺蹟從法國地面上一掃而光。這樣的事情是懦怯的資產階級在幾十年中也辦不到的。 因此,人民的流血犧牲只是給資產階級掃清了道路。 同樣,如果資產階級實行階級統治的經濟條件沒有充分成熟,要推翻君主專制也只能是暫時的。人們為自己建造新世界,不是如粗俗之徒的成見所臆斷的靠"地上的財富」,而是靠他們垂死的世界上所有的歷來自己創置的產業。 他們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首先必須創造新社會的物質條件,任何強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們擺脫這個命運。「 ( 以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四卷,馬克思《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

我之前也和網友討論過:「共產主義並不是烏托邦而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規律」


★不是走向社會主義,就是倒回奴隸制   

第四國際的提綱《戰爭與第四國際》(1934年)指出:「現代資本主義反動腐朽透頂和掠奪本性的暴露,民主主義、改良主義與和平主義的破滅,無產階級對尋求一條避開當前災難的出路的迫切需要,等等,把國際革命以振新的力量提到日程上來了。」   

十九世紀的問題,僅在於保證經濟生活能夠更快、更健康地發展;現在問題已經變了:如今的問題是阻止人類的自殺。這個尖銳的歷史性問題,使機會主義政黨徹底失去了立足之地。相反,革命黨認識到,它是按照歷史無情的必然性來行動的,它由此獲得了無窮的力量。   

另外,在上次大戰爆發時,只有少數孤立的國際主義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們與現在的革命先鋒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當時,只有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代表了革命的力量。但是,除了列寧身邊的一小批流亡者之外,絕大多數布爾什維克黨員都未能擺脫民族的狹隘性,看不到世界革命的前途。   
與上次大戰爆發時的前輩們相比,第四國際的人數更多,它的準備工作也做得更為出色。第四國際直接繼承了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精華。第四國際吸收了十月革命的傳統,並把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最富有教益的歷史時期的經驗給總結成了理論。它對自己充滿信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要再次提醒大家注意,戰爭會極大地加快政治進程。那些昨天看起來還很遙遠的重大任務,在兩三年內就會變成我們眼前的迫切任務,甚至可能要不了這麼久。依據和平時期的慣常形勢制定的綱領,必將落後於形勢的發展。與之相反,第四國際的過渡要求綱領,在目光短淺的政客看來非常「脫離實際」,但在發動群眾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它就會展現出自己的全部重要意義。


★無產階級革命   
人們根據歷史經驗,總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取勝的基本條件,並從理論上作了闡述:
(1)資產階級已深陷絕境,並導致了統治階級的混亂;
(2)小資產階級中間出現了對現狀嚴重不滿、並絕望地尋求決定性變革的情緒,而沒有小資產階級的支持,大資產階級就撐不下去;(3)無產階級中間產生了對現狀忍無可忍、並願意進行革命行動的意識;
(4)無產階級先鋒隊能夠拿出明確的綱領,並能提供一個堅強的領導層——這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取勝的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同時成熟的情況是很少見的,這是許多革命遭到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歷史上,戰爭往往會催生革命,正是因為戰爭會動搖陳舊的體制的根基,削弱統治階級的力量,推動被壓迫階級的革命義憤的增長。

為什麼資本主義必定要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為什麼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是錯的?
馬克斯主義政治經濟學家認為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的新古典經濟模型根本就是錯的

「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才是對的

馬克斯主義今天仍然是科學社會主義,他的分析是有效的

西方主流資產階級經濟學看不見的盲點太多了

例如馬克思批判「亞當斯密教條」指出少掉的固定不變資本C

例如 馬克思批判生產力要素理論

例如 馬克思在資本主義剛萌芽時的19世紀中最早預測7~10經濟商業週期危機的發生,比西方經濟學家朱格拉週期更早看見經濟週期

例如 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LTFPR」 預測了資本主義的今天發展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例如 馬克思再那個金融資本還沒發展到今天的年代已經預言股份資本和金融資本有一種特殊的運動規律

例如 新古典的主流經濟模型 索洛增長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的前身建立再哈囉德-多馬模型(Harrod-Domar model)

馬克思的經濟增長理論模型 -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http://econ.shufe.edu.cn/kindeditor-4.1.10/attached/file/20151228/20151228004725_65728.pdf


他的前身,其實就是哈囉德多馬歪曲串改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券發展出來的

例如 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券 提出的比例失調理論,和兩部類增長宏觀經濟模型(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部門)

是最早的宏觀經濟學發展始祖

例如馬克思的模型比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假設更貼近實際



這些文章是表示皮凱提認為如果資本收益率獲利潤率維持不變,
那麼資本收入比會不斷升高可能是錯的
詳細的論述再安德魯克萊曼那本經濟學書裡有說明

利潤率下降很可能才會造成資本主義的危機
造成投資 就業 消費不足

為什麼平均利潤率水平的下降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和表現形式?

馬克思認為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以長期來看,剩餘價值率的提高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速度,因此資本主義的長期利潤率會有下降的趨勢和規律,但是短期來看有反作用力抵銷掉這個趨勢,經濟危機可以抵銷掉自己利潤率短期下降,資本主義就用這種方式來克服自己的矛盾

因此經濟會有7~10年週期性波動的朱格拉週期,70~80年一次的康德拉季耶夫週期
因為馬克思認為一切價值都是勞動力創造出來的,資本只是一種死勞動,只有活的人類勞動利才能創造新價值的存量(資本),而資本和生產資料本身只能透過勞動生產過程轉移這種死勞動存量到新產品中所以資本投入才可能創造價值,但是價值的泉源是活的人類勞動力。
勞動總產品的價值W=C不變資本+V工資+M利潤
古典經濟學家就認為勞動力得到工資、資本創造利潤、土地創造地租 但是卻不去考察資本怎麼可能創造收入 所以亞當斯密認為總收入=工資+利潤這被稱「斯密教條」
馬克思批判過固定資本消耗C誰來補償的問題,因為所有機器設備都有磨損或折舊最終還是要靠人類

利潤率=M/(C+V) = (M/V) / [ (C/V) +1 ]

M/V=剩餘價值率

C/V=資本有機構成

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代表用越少的勞動產出越多的「使用價值」

但是「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力

結果就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樣一單位商品包含的人類無差別勞動「價值」更少了

因為單位時間勞動力所能推動和生產的「使用價值」越多了

結果就是每一單位商品的價值,隨著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而降低

有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節約勞動力降低了成本會導致利潤率下降?

因為如果以個體的眼光來看只有一家廠商這樣做他的利潤率提高,但是這點是「合成繆誤」陷阱,在資本家市場競爭的情況下,其中一家採用新技術長期也會導致其他資本家跟進採用新技術而與之前相比提高成本,結果就是利潤率下降,整體來看產品以他的生產成本賣出,因為產品每單位「使用價值」不變但是包含無差別人類勞動「價值」 越來越低,就越來越便宜。

所以資本主義長期提高勞動生產力,使用節約勞動力的技術,會導致商品用越來越低的售價生產出來

舉個例子電腦和手機因為摩爾定律,電晶體每格一段時間降價一次

每單位計算能力的價格是隨著摩爾定律下降就知道了

其他工業品也是一樣的只是比較緩慢的降價而已,和100年前的人比起來現在的商品是更便宜不是更貴的。

那你在看看馬克思的利潤率公式P=M/(C+V),把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V

就得到 分子是剩餘價值率M/V 分母等於資本有機構成C/V+1

P=(M/V)/[ C/V +1]

但是「剩餘價值率M/V」在一個社會很難長期無限提高,否則會造成社會動盪,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勞工組織

而且即使壓低了工資V提高利潤M,也會造成產品賣不出去滯銷,消費不足的危機

在生產過程即使能提高剩餘價值率,在流通過程卻無法實現剩餘價值,

因此長期來看M/V可能會保持穩定或是緩慢增加,(可以看各國「總工資/GDP」的比例觀察這一點)

與之相比「資本有機構成C/V」就會隨著資本主義的積累越來越大,(可以看各國人均資本存量/人均工資成長是不成比例的)

勞動力總「價值」和剝削到的「剩餘價值M」的成長速度比不上「不變資本價值C」的提高,

那樣利潤率就長期下降了

而主流西方經濟學可能會拿「邊際生產力遞減法則」來解釋利潤率下降

但是那是很膚淺的觀察,因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沒有看到剝削這回事

我過去的影片也反駁過這個觀點,例如玉米每年產出增長25%,但是玉米每年價格下降20%,那麼貨幣的利潤率=0%,資本家根本沒有利潤。
這種實物主義經濟學家,是以「現期成本利潤率」來衡量利潤率
然而實際上資本家是拿「歷史成本利潤率」來衡量真實的利潤率,

因為生產的出來並不代表賣得掉,要在流通環節實現剩餘價值,就必須賣掉產品,滯銷和相對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只要勞動力商品化和僱傭勞動制還存在,資本主義體系是為了生產剩餘價值就必然不斷發生週期性經濟危機。


中美貿易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原因
中美貿易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原因
在自由放任經濟狀況下工資降低才是經濟規律因為勞動力可以買賣
各位想想看工資是什麼?

工資不過是資本家購買「勞動力這種商品」的價格而已

工資跟決定其他任何一切商品的價格一樣服從資本主義的規律

那麼工資本身只不過是一種勞動者被當成商品出售的交換價值而已

其他一切商品的售價受到再生產它的成本和費用影響,生產成本越低這種商品的售價就越低

你想想看生產某一種工業產品,它的生產成本和費用越低,產品本身價值就越低

在自由競爭的情況下,產品的售價就越低

人類本身被當成商品買賣,是因為勞動者本身沒有資本沒有「生產資料」

所以只能靠出賣自己換取維持生存的工資

這種生產關係是不對等的,有人會認為
「生產力越來越高GDP一直在成長,所以薪水應該越來越高才正常的人,自己應該被加薪」

但持這種看法根本不懂什麼是資本主義

人均GDP從90年代不到1萬元現在2018年成長到2.4萬美元,為什麼社會底層的工資在無干預情況成長卻不多?
(而且還是在政府干預的條件下基本工資才能成長)

想像一下有一個農夫,今天他努力耕種,因為農夫自己有生產資料

包括一頭牛、一塊田地、一些肥料和種子等等,隨著科技進步農業生產力越來越高

產出越來越多,農夫可以用越來越便宜的價格購買更好的肥料,更好的機器去替代那頭牛

奇怪的事情是?農田生產力越來越高 ,為什麼工資沒有增加?

原因在於你不是農夫,你沒有生產資料 「你是那頭耕田用的牛」

你對農夫而言只是一種生產工具而已,想想看?如果你跟牛一樣是可以買賣的商品和勞動力

這種關係對等嗎? 就像「一頭耕田用的牛抱怨自己的工資為什麼不增加一樣」

「勞動力商品化 」本質上是人類的異化,是生產關係不對等造成的

而馬克思認為,「工資是由那些決定其他一切商品價格的規律決定的。」 這就是說,作為勞動力商品價格的工資的形成與決定,必須遵循市場法則,只有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才得以決定的。

馬克思首先分析了工資的本質,他認為,工資只是勞動力價格的特種名稱,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關於工資水平的決定,馬克思認為,「工資是由那些決定其他一切商品價格的規律決定的。」 這就是說,作為勞動力商品價格的工資的形成與決定,必須遵循市場法則,只有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才得以決定的。

那你會問為什麼許多國家的工資有再增加呢?

原因在已開發國家政府主動干預,調高了基本工資,始終把最低工資控制在人均 GDP40%的水平



這樣做只是為了避免社會階級矛盾,最終威脅到資本家的統治權力

政府調高基本工資本身不是為了推推翻或改變不對等的生產關係

只是為了維持這種資本的不對等生產關係和權力而已 ....

有一個農夫租一塊耕地,一頭牛、一些生產工具包括肥料和種子等等......

「養牛的價格」就好比「工資」

「牛的再生產成本」就是「牛飼料價格」

肥料和種子和機器設備就是「生產資料」

「農夫」就好比「產業資本家」

地主或土地承租費用就是地租 對應著土地資本家的利潤

不管農夫種多少,都要分給無償佔有土地的人利潤

現在因為科技進步,牛飼料的價格不斷降低

養牛成本比以前更便宜了,而且還發明了替代牛的耕田用的機器設備

牛的工資要受到這種機器設備的競爭,

機器設備降價又可以種植更多牛飼料例如黃豆、燕麥等等飼料

同時牛的飼料成本更低,牛的再生產價格降低

牛的工資變得更低,產業資本家利潤提高

地主要求產業資本家分給他更多,也就是你繳房租和房屋貸款越來越多的原因

因此農夫養牛的成本提高 壓縮了他的利潤率,因為連牛舍(牛住的房子)也要佔用土地

農夫越來越不愛投資改良自己的生產工具,購買更好的機器設備來提高產出

農夫乾脆自己也跟銀行貸款買農地,租給其他農夫,或等地價上漲以更高價格賣出

這就是房地產減慢了影響經濟成長和「各國房價高漲」的原因

受到土地地租提高的影響而降低利潤,彼此又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因為房地產炒作並非生產性勞動,壟斷土地而得來的財富和任何收益,會轉移產業資本的利潤,等於對總利潤作「二次再分配」在總利潤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會降低,而利潤率一下降,投資、就業、經濟成長率都會下降。


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你只要想一想「美國麥當勞的工資為什麼比印度麥當勞的工資高20倍?」就明白了,因為有跨國剩餘價值的轉移,因為最底層的工人也分配到了剩餘價值,而已開發國家中的資本家就拿從國外賺來的剩餘價值去收買他們的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勞工貴族」,因而表現為已開發國家的勞工收入水平比較高,資本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完全有理由收買他們,因為歐美國家國內存在工會,比如說「美國麥當勞工人的工資是印度麥當勞工人的20倍」,即使考慮購買力平價PPP也相差5~10倍,並不是因為美國麥當勞工人比較努力和聰明,因為是同一家企業的大致相同的工作內容在不同國家卻有不同工資,理論上印度和美國麥當勞員工他們勞動價值相等,做相同同樣的工作卻不同薪資,同工不同酬,理論的核心是不平等交換,即外圍和半外圍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用較多的本國勞動換取較少的外國勞動。即向核心國家無償輸出剩餘勞動,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進貢」。不平等交換的途徑主要有如下三個: 較早開始資本積累的國家(核心國家)具有較大的資本存量和資本有機構成,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其產品以高於價值的生產價格交換,而外圍和半外圍國家產品的價值卻高於生產價格。因此,核心國家的產品包含價值(無差別人類勞動)較少,半外圍和外圍國家產品包含價值更多。故而國際貿易中核心國家事實上在剝削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剩餘勞動。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部門,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部門。 核心國家佔有較先進的科學技術,並通過知識產權等方式強化技術和准入制度等的壟斷。這種壟斷主要被現有國際分工、市場份額、軍事和地緣政治霸權等因素所鞏固。核心國家由於佔有了這些先進的生產資料和壟斷了市場份額而佔有了外圍半外圍國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即免費勞動,如專利費和品牌溢價等。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地主階級,外圍半外圍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則類似於租地農場主,核心國家獲得的壟斷收入則相當於地租。 第三種情況則是由於外圍半外圍國家勞工組織較弱,環境保護較差,金融市場不完善,跨國公司可以規避諸如工傷賠償、保險、教育、污染治理、金融監管和部分稅收等成本,以低於當地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價格支付工資。這種勞務外包、產業轉移和金融投機的本質是剝奪性的原始積累,即以不可持續地壓榨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勞動力、自然資源和破壞社會安全網絡的方式來攫取超額剩餘價值。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這相當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掠奪。 對於外圍半外圍國家來講,該國統治階級對待上述三種途徑的態度和政策決定了該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基本國策。任何強化上述三種途徑的政策,都會強化核心國家對本國剩餘勞動的搾取,鎖定本國外圍或半外圍地位,這是充當國際資本在華利益代理人的買辦資產階級國策;任何對抗上述途徑的政策,都會弱化核心國家對本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嘗試突破外圍半外圍地位,乃至改變世界體系格局。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革命難以輸出到已開發國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的工人是工人階級的貴族,也就是列寧所說的「貴族工人」並不是真正的「國際無產階級工人」,這是「帝國主義」國家的工人被資本家收買的結果,國際無產階級的誕生是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環境下和產業自由遷移人口自由移民條件下,達到各國工資均衡條件(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但為什麼達不到,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15.htm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年1~6月)

‧ 一 生產集中和壟斷
‧ 二 銀行和銀行的新作用
‧ 三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
‧ 四 資本輸出
‧ 五 資本家瓜分世界
‧ 六 大國瓜分世界
‧ 七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階段
‧ 八 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 九 對帝國主義的批評
‧ 十 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如果沒有全球50~60億的中低所得開發中國家人口的勞動 那麼已開發國家就沒辦法在過去積累自己的資本

早期資本的積累模式是
1.西班牙的模式 直接搶劫和殺光北美洲印第安人的黃金、白銀剝奪他們的土地

2.後來進化到大英帝國模式,從非洲輸入黑奴隸到北美去種植棉花,然後廉價原料出口到英國去強化英國本土的工業資本 然後再傾銷產品回殖民地,完成這種壟斷優勢強化的迴圈

3.最終這套英國模式面臨德國的競爭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英國霸權隨之落幕 但現在卻是資本主義3.0的美國模式,這是一種美元和軍事結合掩蓋起來的霸權和帝國主義 透過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剪全世界羊毛來達成

帝國主義國家的特色就是
1.高度集中化的趨勢形成壟斷壟斷優勢變成的一種阻礙競爭的手段,幾家大型跨國企業壟斷了產業市佔率的大型卡特爾、托拉斯、辛迪家
2.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結合形成金融資本
3.對外資本輸出成了主要利潤來源,本身只做非生產性勞動例如金融服務業 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少量的勞動 就可以對其他國家向收取貢付一樣,印美鈔源源不斷的輸入商品 這典型的國家就是美國

但是這種情況最近正在瓦解 ,從中美貿易戰中可以觀察出來,高技術產業正在擴散到開發中國家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壟斷,例如中國的2025計畫,也就是減少了美國能夠分配到的剩餘價值,因此底層的工人貴族才會去支持川普搞民粹主義和新納粹主義,最終貿易戰博弈的結果假如是美國失敗很可能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內部從外國搾取的剩餘價值量變少,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內部矛盾會加大,然後出現資產階級難以分配他們國家內部的底層足夠的剩餘價值這狀況帝國主義會解體,甚至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也會減少,就有可能發生內部革命



未來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樣

1.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資本、勞動力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形成世界單一市場和自由貿易打破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

各國的基本工資差距會越縮越小,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

同時自動化技術和AI人工智慧+IT產業等應用增加了高中低階所有工作崗位的可替代性,

導致在不增加絕對剩餘價值和勞動強度下資本家增加了「相對剩餘價值率」,但是資本有機構成上升的更快

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和大蕭條更頻發的發生(發生頻率和密度會越來越高)

而目前已開發國家這種「壟斷型態資本主義」會維持不下去

帝國主義會在全球化發展下解體,這種崩潰主要會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內部

因為開發中國家的所得成長將會降低他們內部的社會矛盾,而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會增加他們內部的矛盾

最終達到全球均衡工資,而各國無產階級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實現大聯合

2.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是「帝國主義維持壟斷權力」,比如貿易戰如果是美國獲勝

產業沒辦法升級,開發中國家所得無法繼續提升,那麼就是壟斷權力的時間會延長延遲

同時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家可以透過不平等交換和貿易,靠剝削其他國家,依靠從他國輸入的剩餘價值流量

然後分配剩餘價值給他們內部的「貴族工人」或稱勞工貴族

因為商品中的價值取決於「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力」

因此他們可以靠出售「高附加價值產品」用「較少的勞動」交換開發國家更多的勞動產品

但是兩者生產的產品的交換價值是相等的,只不過勞動價值不相等

例如用2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

或是出口半導體 生物科技 軟體 專利權等等壟斷資本主義型態,去換回開發中國家更多的廉價商品和勞動價值,更甚一點直接印刷綠紙片(美元)來換


1.
工資降低的確是資本主義的規律,在自由放任無政府干預的情況下

工資的價格要受到機器的價格競爭,還要受到再生產生活消費品的成本價格降低而降低

而機器體系本質本身是一種死勞動,是工人創造出來的「異化勞動」

工資會不斷降低才正常,但是我開頭也說了「自由放任的完全競爭市場和資本主義」並不存在

各國已開發國家都是實行所謂「帝國主義」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這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利用意識形態把人民分割在所得不同的國家

然後限制人口自由移民,再利用政府干預和保護主義等手段, 給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貴族工人」高工資

維持內部龐大的中產階級

以阻止資本和勞動力跨國自由流動,阻止在世界市場範圍內達到均衡,

阻止工人遷移到高所得經濟體內工作的一種制度

例如歐洲就會反對敘利亞移民,美國會反對墨西哥移民

而且對相關產業競爭的國家利用國家安全等理由 或是技術封鎖,反企業併購等手段實行「壟斷」

而阻止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

但是這種模式還是要同外部輸入剩餘價值才有辦法運作

因此一樣是對全球市場有所依賴

2.馬克思的資本論指的就是這樣一種矛盾

資本主義的「相對生產過剩」和工資成長的不匹配,因此產品要賣出去才可能實現剩餘價值轉化成利潤

相對生產過剩是對購買力而言,並不是真正的過剩,生產的產品可能還不能滿足這個社會的需求,

但是大部分人已經買不起了,這時候會導致資本家虧損。而絕對生產過剩是指生產的產品多餘社會需要,

就算人們在有錢也不會買了,是真正的生產過剩

產品賣不出去滯銷就可能就會產生「經濟週期」和蕭條

之所以是「相對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生產過剩」就是實現剩餘價值本身和工資的內在邏輯矛盾

因為工人勞動創造的新價值 等於 「利潤+工資 」 而工人的收入也就是「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只有「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人永遠都不可能用一個更小的交換價值去購買工資+利潤的交換價值

因此資本主義是不穩定的體系,時常發生週期性的崩潰和蕭條 ,

這種蕭條不可能透過擴大消費解決,更不可能透過「凱因斯主義」所謂的消費和擴張財政赤字解決

因為這和資本用剩餘價值積累成長擴大生產力的邏輯相矛盾

3.我之前已經說過工資是一種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工資成本取決於工資品的再生產成本本身),但是一定小於工人新創造的價值(工資+利潤)

這是資本主義體系永遠的矛盾和經濟危機的基礎
資本主義是一種「相對生產過剩」的生產體系

「相對生產過剩」是總勞動強度、勞動時間不變下「相對剩餘價值率提高」

相對生產過剩來源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生邏輯矛盾」 因為他用剩餘價值進行生產 ,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為了生產剩餘價值為最終目的而生產的體系,計畫經濟則是為了生產使用價值為最終目標而生產的體系

這正是資本主義發生「週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也就是透過這種週期性經濟危機的辦法來克服自己的邏輯矛盾,讓經濟成長的一種週期性運動

而提高相對剩餘價值,是不增加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之下提高的產出,透過改良機器提高勞動生產率



無意中發現台灣網路論壇有人在討論這個規律和以下現象因果分析
工資降低才是經濟規律因為你是商品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586857&p=1
台灣十等分月平均薪資你在第幾等?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5606677&p=1
在深圳可以有多窮?《三和人材市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5688390&p=1
醫療的問題, 這個要平反一下

不是因為貪腐

法院的問題比較大

美國是一個很愛告人的國家, 而且賠償都是很驚人的天價

醫療業是一個很容易就挨告的行業, 而且賠償金額可能要醫生10輩子賺的才夠付. 所以醫生執業要買保險

保險公司因為官司判決要賠償的金額可能會嚇死人,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 保險費非常的昂貴

醫生要繳高額保險費, 當然收費也會很貴


另外, 醫學院的學費非常的昂貴, 醫生一畢業就背一屁股學貸, 要還很多年才能還完, 所以會反映在收費上
abc003 wrote:
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恕刪)


現實點.中共己走到没路,
就算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
没有腐敗到極點.只有更腐敗到極點
會有人説中共好嗎??

别被我選中..為何又選中..
ahwaiyuen98 wrote:
現實點.中共己走到...(恕刪)


跟台灣比醫療
土共人民可是慘西西

在土匪國
最常看到的不就是先釣個點滴先



台灣也沒多好啦
大病死不了.也好不了時
只能自求多福


在台灣醫院也有看過
中國人民攜家帶眷來台灣就診的
你是要說美國有多爛來掩飾嗎?你們自己國人都用腳移民來告訴你答案了。
你要宣揚馬克思,那就在你家慢慢宣傳。世界各國都在揚棄這鬼東西了就你家還在給馬克思守陵
crab69 wrote:
醫療的問題, 這個要...(恕刪)
实在要笑死,上面那几个党工围堵楼主的样子真是可怜。。。

就算你们没去过美国,连个当地的朋友也没有?

拿美国的医疗,和中国比?确定?
真是自取其辱啊。

abc003 wrote:
美國真是腐敗到極點...(恕刪)
這樣標題一定五毛開版
一輩子沒吃過美國虧,被共產黨洗腦洗的趴代
共匪要跟美國冷戰了,五毛們在轉移話題。123456789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