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的長足進步和快速发展,日本對這個龐大鄰國的警戒心與焦躁感不斷加劇,而偏狹的中國崩潰論在這种心情下變得格外突出和受眾。
綜合媒體10月27日報道,中國崩潰的說法,在每次中日矛盾加劇時,就會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大关注焦點。主要內容,有中國雖然號稱世界第2大經濟體,但得出這個結論的統計數据,在這個一切都存在嚴重造假的國度,根本沒有可以采信的依据。不僅GDP比實際人為計算得出的結果應該低很多,軍費與國內維穩方面的巨額負擔,也令中國政府苦不堪言。
再有,由于官民矛盾日益加劇,自2005年以來,社會群體事件呈上升態勢,每年都超過10万起。
中國用于維穩的費用被錯誤夸大。圖為中共十九大閉幕当天維持治安的警犬隊伍(圖源:AFP)
第三,經濟嚴重偏重于房地產,泡沫風險極大。
第四,國營經濟再次被中共政府列為依仗,改革開放形成的私營經濟遭到越來越不合理地蠻橫壓制。
以上這些詆毀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觀念,在中國與日本的邦交惡化時,便在日本社會廣為熱炒。如2005年中國的反日游行期、2008年中國產毒餃子事件引发的日本人仇視中國風潮、2010年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中國漁船被撞事件、尖閣諸島日本政府提出國有化而引发了中國反日游行的2012年等時期。
然而,每次的中國崩潰論都沒有成為准確的預言。尤其在近几年中日关系趨向穩定后,帶有這些言論的書籍,銷量已經難以受到期待。不過,日本經濟陷入低谷的2000年開始,日本由于排外思想加劇,這种詆毀他國、尤其中國的思想,還有一定的市場。
当然,其中的一些說法,也絕非都出于捏造。如中國由于社會矛盾激化,維穩費用年年居高不下,其增長比例,早已超過了GDP的增長率。香港的媒體甚至披露稱,維穩耗資的規模,從2011年起,可以超過中共政府全力发展的軍備開支,令北京方面感到非常棘手,而且,這個問題還在惡性循環,費用不斷膨脹。有官員在內部抱怨,比起假想的外敵,中國民眾對中共政府的敵視,才是最危險的因素。
但是按照中共官方的統計,2016年,中國的維穩費用為4,621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美元),僅占当年GDP的0.62%。這些費用中,治安、禁毒等包含在內。反觀日本,日本的警察得到的行政預算為3.621万億日元(1日元約合0.009美元),占了日本GDP的0.67%,比中國還要高。
至于經濟數据造假問題,也存在偏見和夸大,甚至中國政府目前的統計,有過于保守的傾向。尤其在經濟制度沒有完善的局面下,中國很多私營經濟數据沒有完全被政府把握,因此,GDP有可能被低估。
中國經濟增長數据并未造假,甚至存在低估可能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的教授丸川知雄就對一味詆毀中國的著作《中國崛起的終結》提出了批評,該書由日本前經濟產業省官員津上俊哉編著。
丸川認為,津上在分析中國潛在成長率、投資過剩的負面影響、人口構成的問題等方面,認識有不少偏頗。丸川指出,中國經過30年的高速发展后,其積累的能量巨大,會對今后產生怎樣的宏觀影響,存在難以預測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持否定態度。
日本著名政治經濟專欄作家高口康太認為,日本社會對中國的看法更趨積極和正面的話,對兩國都必然利大于弊。狹隘的否定對方,只能是互相傷害而沒有任何好處,這一點,需要日本、包括中國的媒體予以重視,才是對本國民眾更加負責任的宣傳方式。
1、中國統計第三產業在核算方法上是能不算就不算(如黃賭毒不算),能少算就少算,如自住房租金、政府服務等,美國自住房租金佔GDP的10%左右(其實整個西方包括印度的GDP核算方法都一樣,自住房租金一般都佔GDP的10%左右,比如日本2011年自住房租金6221.25億美元,佔比10.6%),中國約2%左右,美國政府服務佔GDP的13%左右,中國約3%左右,儘管中國政府對經濟的介入程度更深。僅此兩項按相同口徑中國就比美國少算了近20%的GDP。
2、前幾年因中國人使用現金結算量大,統計難度大,三產統計遺漏的多,比如家政服務,現在從農村出來從事保姆、月嫂等職業的人越來越多,工資越來越高,這部分人的收入在國外也是計入GDP的,而中國是不計算的;餐飲業現金結算量大且很多私人消費不開發票,很多排檔還是通宵營業;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投入也是很大的一塊,比如我在孩子身上從小到大花在各類培優上的錢就至少有十萬以上,都是現金支付且沒有正規稅務發票;由於稅制的原因,中國大量個體工商戶瞞報營業收入,每年的實際營業額遠大於統計數據。以上因素使中國第三產業被嚴重低估,相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明顯是“畸形”的。
根據《國際統計年鑒2012》2011年中國第三產業只佔GDP的43.3%,與中國同組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第三產業佔GDP的56.7%,如果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不含中國(中國佔了權重的50%),第三產業將佔GDP的64%。就連重債窮國的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都有47.8%,比中國高出4.5個百分點,可見中國第三產業被嚴重低估,中國目前合理的第三產業比重至少應為GDP的55%以上。
3、中國建築業也存在嚴重低估,眾所周知中國消耗了世界50%以上的鋼材,60%以上的水泥和平板玻璃,世界一半以上的建築施工機械在中國施工,中國每年新建的廠房、鐵路、橋樑、港口、公路、住宅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是美國的10倍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再造一個法國,但中國建築業GDP卻僅僅於美國基本上差不多,因此,中國建築業GDP應該存在嚴重的低估。
我們可以比較中日兩國房屋建築情況,來看看中國建築業GDP被低估的情況
國家統計局建築業季度數據庫顯示,2012年中國房屋竣工面積34.58億平米,竣工房屋價值4.67萬億,單價1355元/平米。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4年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日本房屋竣工面積12650.9萬平方米,價值213030億日元,摺合17228億元,單價13618元/平方米。
2012年中國建築業增加值5617億美元,2011年日本建築業增加值3316億美元,2012年中國房屋竣工面積是日本的27倍,但建築業增加值卻只有日本1.69倍。就算日本房屋建築比中國質量和檔次高一些,按中國3平米折算日本1平米,中國建築業增加值也應該近10倍於日本。
4、中國農村建房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在發達國家,農民建房是計入GDP的,而中國從來沒有計入。近些年來農村自建房每年都有10億平米左右,按每平米1000元計也有1萬億。還有農村通過互助、義務勞動建設的橋樑、道路等也都沒有計入GDP。
5、聯合國頒布了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即《國民賬戶體系,2008》(簡稱2008年SNA),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GDP統計已採用這一新核算標準。很多國家的GDP上修幅度很大,如尼日利亞將GDP上修了80%,阿根廷上修了27%,韓國上修了9%,美國上修3.6%等等。中國也將按新標准對GDP作出修訂,將將研究與開發支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入、僱員股票期權等計入GDP。
中國GDP被嚴重低估還能從消費與生產兩方面的數據來印證。
消費方面
我前面說了很多GDP被低估的情況,大部分涉及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如果被低估那麼消費也必然被低估。以中美兩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例,2012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86萬億美元,中國為3.29萬億美元,中國佔美國的67.7%。2012年中國GDP是美國的50.66%,美國居民消費佔GDP的70%,中國只佔35%。按說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應該只有美國的1/4,結果卻佔了美國的2/3,這還是按匯率反映的兩國消費水平。實際上中國實物產品的消費總量是遠高於美國的,如中國的水果、蔬菜、肉類、魚類和雞蛋的總消費量分別是美國的9倍、20倍、2倍、10倍和5倍,汽車、智能手機、空調和服裝的總銷量分別是美國的1.4倍、3.4倍、8.2倍和2.2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原因是美國消費支出中只有30%的是實物消費,70%是醫療、教育、住房、法律服務等消費(比如美國醫療消費支出佔GDP的18%,人均近9000千美元)。而中國消費支出中80%的實物消費,只有20%是服務消費,事實上按我前面所列被低估的GDP項目,中國的服務消費水平被嚴重低估。另一個原因是匯率被嚴重低估,按世行2011年ICP國際比較項目,中國購買力平價匯率是3.51,被低估了44%。
中國人口佔世界的19%,GDP只佔世界的12%,但中國卻消費了世界30%的農產品,26%的汽車,30%的家用電器,人均住房面積遠超日韓台,甚至遠超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境外旅遊消費支出也高居世界第一。中國人的消費水平即使與人均GDP一萬美元左右的國家相比也毫不遜色。如果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只佔GDP的35%,這可能嗎?
可見中國的統計方法讓消費被嚴重低估了,如果按照美國的統計方法,中國真實的消費率至少應該比官方公布的數據高10到15個百分點,達到GDP的60-65%,居民消費率為45-50%。
生產方面
生產方面 2013年,中國以佔全球19%的人口,生產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農產品和近一半的工業品。
主要農產量產量(2012年數據)在世界總產量的份額分別是:穀物產量5.4億噸(21%)、水果2.4億噸(32%)、蔬菜7.1億噸(58%)、肉類8387萬噸(28%)、雞蛋0.29億噸(41%)、魚類5729萬噸(36%)。
主要工業品產量及其在世界總產量中的份額分別是:發電量5.4萬億度(23%)、原煤36.8億噸(47%)、粗鋼7.9億噸(49%)、電解鋁2206萬噸(46%)、精鍊銅649萬噸(29%)、黃金428.1噸(14%),水泥24.2億噸(59%)、平板玻璃77898萬重量箱(60%)、硫酸8123萬噸(32%)、燒鹼2859萬噸(40%)、純鹼2435萬噸(42%)、化肥7037萬標準噸(35%)、化學纖維3922萬噸(68%)、塑料7415萬噸(24.8%)、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約27GW(60%)、發電機組1.26億千瓦(60%),彩電1.28億台(49%)、冰箱9340萬台(50%)、空調14333萬台(88%)、洗衣機7202萬台(51%)、微型計算機3.4億台(91%)、手機14.6億部(81%),汽車2211.7萬輛(26%)、民用船舶4534萬載重噸(43%)、機床95.9萬台(38%)。
在基礎建設方面,2013年里中國新增的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鐵路里程、高速鐵路里程、港口吞吐容量、發電裝機容量等等,也都位居世界首位並占增量的一半以上。
在軍工生產方面,2013年中國海軍共服役導彈驅逐艦2艘,導彈護衛艦3艘,輕型導彈護衛艦9艘,大型補給艦2艘,常規潛艇4艘,潛艇支援艦2艘,核潛艇1艘、雙體測量船2艘、水聲裝備試驗船1艘和掃獵雷艦2艘,總數量排世界第一。由於眾多的服役和下水數量而被網友戲稱為下餃子,海軍現在是“一年裝備一個艦隊,下水一個艦隊,開工一個艦隊”。
2013年服役新戰機世界第一,俄羅斯《軍工信使》報稱中國一年戰機產量已超北約28國總和,同時在生產殲-11B、殲-15、殲-16、殲-10、JF-17、殲轟-7、轟-6M/K、K-8和L-15,年產量足以保障裝備兩個航空兵師。此外,還生產不計其數的多種型號無人機,以及直8、直9、武直10、直11、直15、武直19直升機。不論是生產還是消費,中國都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但中國名義GDP總量卻只有美國54.6%,這明顯與事實不符,所以世行預測今年中國購買力平價GDP將超過美國是有充分的事實依據的。
1、農村集貿市場。
中國農民進7億,隨着經濟發展,農村集貿市場在農村遍地都是。那些買蔬菜瓜果,肉類的,賣鞋、賣老鼠藥、賣種子、賣手工藝品的,
對不起,你們沒有被納入GDP統計;
2、農村手藝活
沒有工商登記,你木匠給人家打造家居,你瓦工給人家搞豬圈,牛圈等,對不起,這塊兒沒有納入GDP統計範疇;
3、農村人的宅基地是國家免費給的,永久使用權。但在宅基地上建設的農宅,房子,裝修等不納入GDP;
4、農村挖魚塘養魚,自家地上種的瓜果蔬菜,自己消費的,對不起,不納入GDP統計;農村人自娛自樂的文娛活動,對不起,也不納入GDP統計。
5、城市中路邊餐飲,絕大部分都不納入GDP統計。城市中餐飲,特別是街邊鋪絕大部分都是不帶發票的消費。這方面不納入GDP統計;
而服務業中的餐飲,不帶發票的比例預計遠超過帶發票的。所以,餐飲GDP被嚴重低估;(備註:只有開了發票的餐飲才能納入GDP統計範疇);
6、新興產業,互聯網經濟中,創造了太多的就業機會,卻沒有納入GDP統計。例如,滴滴打車,創造了400萬人的就業機會,但截至目前,尚沒有納入GDP統計。。
據說:國家統計局準備調整口徑,將新興產業納入統計範疇。
7、城市廢料回收沒有納入GDP統計;
中國舊車、舊家電、舊手機等廢料,從居民家中回收時一般都不要發票,在產業鏈條上屬於灰色產業鏈(全產業鏈沒有正規發票),沒有納入GDP統計;
8、休閑娛樂
去洗腳店洗腳,去KTV唱歌,給小妹五百一千的,對不起,不納入GDP統計;
如上說的都是正規場所,正規營業的;
9、其它灰色
國外的性、毒品不知道在中國情況如何。但這塊兒肯定不會納入GDP統計;
10、偷稅漏稅的收入。
中國民營企業,很大一部分存在少繳稅的情況。很多企業少報收入,少繳稅;這些收入沒法統計,所以沒有納入GDP統計。
這部分灰色收入其實很客觀的。大家有數據,可以分析得出來,同樣的規模,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繳稅要多得多。。中國很大一部分民營企業都有這種避稅行為。。
11、房屋租賃市場
鋪主租鋪給別人,房東租房給別人,通過中介買賣房屋的中介費等等,這些收入都不納入GDP統計;;
12。農村婚喪嫁娶慶生的費用,其中吃飯這項很可觀,動不動幾十桌上百桌,都是請流動的飯店來做。
所以,這個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GDP總量只有美國的60%多,但無論是各路資料的生產,還是房屋、汽車等的銷售,還是貿易都比美國多很多的荒謬之處了。
根據荷蘭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計算,事實上中國在1982年就已經超過了德國,1992年超過日本。
到了2006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相當於美國的86%了。按照這個估計,世界銀行預測到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就會超過美國;
20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佔全球經濟的19%,美國將只佔16%。當然,有少數人會質疑這些估計,但有更多的國際機構覺得這個估計可能還略顯保守,因為以上的估計對於美國以及歐洲國家未來經濟增長的假設可能還過於樂觀。
中國大陸 達到規上工業企業才會被納入統計的範圍,規下企業不統計。
還有很多個體戶營業額也是沒有納入GDP統計的。因為中國的小型個體戶都是免稅的,所以也無法統計。比如說你去樓下沙縣吃個雞腿飯,是不會要發票的,有關部門也不會找他們收稅。個體戶是個非常龐大的群體,街上那些小商販們的收入更不會納入GDP。如果是在台灣或者歐美國家,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中國大陸的實際 GDP是嚴重低估的。

經常出國的話,總有一種疑惑:這個國家人均GDP比中國高那麼多,為什麼一番體驗下來,覺得它比中國差很多呢。。。。
到google地圖上看看所謂那些比中國人均GDP高的國家,比如烏拉圭、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馬來西亞、土耳其、希臘、捷克等國家的街景,差中國十萬八千里,這不符合經濟常規。甚至非洲博茨瓦納的人均GDP都比中國高呢!
唯一的解釋,中國人均GDP嚴重低估了。
看看中美的武器就知道了,MD武器往往是能吹100絕不說99,而中國的武器即使能到100,外界知道恐怕也只有60.
中國人低調含蓄,幾千年的文化使然,骨子裡的東西,沒法,不太好改。
美國武器還沒有出來,就牛逼轟轟吹了。。。
中國武器即使研發出來了,都不對外宣傳(超音速武器就是典型)。。。國家性格決定的。
像你提的很多没统计进去的GDP只是统计口径的问题。比如农民自建房确实没计入GDP,但出厂的钢筋水泥已经计入GDP了,所以漏计的就只是人工而已。
这种漏计大多数是限于统计手段的缺失无法统计所以索性就不计了,反正跟整体经济比起来占比并不大。再比如500万以下的工业企业也不计入GDP,小企业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统计,何况工业增加值又没多少,但是等你长大了就会被统计进来了。
而能统计到的经济活动又会有重复交易,虚构交易的问题,所以中国GDP 被低估,但实际有水分,只能说统计出来的GDP是不精确但差不离的可以接受的一个数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