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27312
直接宣佈某種面額的紙幣作廢。。。。
這政府的信用那不等同於破產?
印度底層那麼多窮人,大部分都沒有銀行帳戶
都是持有現鈔。印度的銀行難道可以在幾十天內給幾億人辦完換鈔手續??
magi378 wrote:
民間習稱為「四萬換一塊」...(恕刪)
摘錄片段的網站, 這算不算抹黑?
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 作者 吳聰敏
從物價統計數字看來, 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是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後才出現的。 但是,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政府發行巨額公債以融通其戰爭經費, 在日本本土及在台灣地區都產生很大的物價膨脹壓力。 因此要了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問題, 我們也必須分析台灣在日治末期的經濟狀況。

延伸閱讀
日本戰敗後如何掏空台灣銀行
日本政府在中華民國接收前發行了毫無準備金的臺灣銀行券近二十九億,1946年5月以1比1的比例從臺灣銀行券換成舊臺幣的發行額 則是三十三億多。毫無兌換準備的臺灣銀行券及舊臺幣,貨幣發行準備制度下本身就是廢紙。1949年黃金運臺其中264.5萬兩(約99.2噸)作為發行新臺幣的準備金,取得國際信任,方才遏止了通貨膨脹。此後,民國50年1月5日公告以黃金4,949,269.99公克準備金,發行新臺幣2億。此時新臺幣已經相對穩定。
募舊馬克 對日求償680億
日據時代,日本利用德國舊馬克債券,在台灣發行臨時債券,持債券的台灣人至今求償無門。中國研究日本在台灣發行德國舊馬克協會,近日登廣告募集全省現存舊馬克債券,至今已有三千多人登記,共有一百萬張。該協會盼能集體對日求償,估計求償金額達新台幣六百八十億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