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超時工作是自找的?BBC:企業 IT 技術落後是主因
日本有讓全世界尊崇的機器人與高科技產品技術,是一個製造創新的國家,但同時也是在軟體上非常守舊的國家,大型公司還在使用 10 年前的軟體是常態,甚至在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還賣錄音帶,Sony 還在使用傳真機,BBC 刊文探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BC 報導訪問在東京與芝加哥經營軟體公司創辦人表示,「一般日本公司在使用現代 IT 技術上大約落後國外企業 5-10 年,特別是軟體產業。」且大部份日本人還仰賴 Yahoo 做為上網門戶。這讓人感到很好奇,一個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非接觸式支付系統、子彈列車、Sony 隨身聽的國家怎麼會這樣。BBC 觀察,在日本可以使用手機付款,但是沒有人使用他們的電子錢包,辦公室裡也沒有人使用 Skype,也沒有雲端儲存工具像 Dropbox。但是日本有全世界最好的網路架構。東京的 IT 顧問公司 Interarrows 總裁認為,日本公司缺乏數位素養,因為中小企業主導這個國家,而非跨國公司。日本中小企業佔日本 420 萬家企業的 99.7%,中小企業通常比較保守。他說,他們常常收到郵寄郵件或是手寫的傳真。但是甚至一些大型現代全球企業,在數位應用上也是很落後。一家著名藍籌股日本技術公司使用的電子郵件還是 1997 版本。官僚文化也不鼓勵使用最新軟體技術,一名日本企業員工向 BBC 指出,他們的伺服器空間非常有限,每個月都要清理一次郵件檔案,燒錄到光碟,還要附上一張手寫的表單郵寄交付,每當有軟體更新或是採用協作工具如 Basecamp 或 Dropbox,長官都不屑採用。
日本喜歡用人工作,儘管失業率只有 3.4%,但生產力很低,更不用說企業家精神。他們雖然有熱愛高科技的公眾形象,但是許多日本企業仍然排斥自動化。報導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否可以延緩商品經濟發展到智力資本,延緩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取代人力的到來,似乎是不太可能,但日本企業看起來仍執意一試。」
http://technews.tw/2015/11/04/why-japan-is-so-behind-in-software-industry/
------------------------------------------------------
固步自封
andanlandiandm wrote:
日本人超時工作是自找的?BBC:企業 IT 技術落後是主因
日本有讓全世界尊崇的機器人與高科技產品技術,是一個製造創新的國家,但同時也是在軟體上非常守舊的國家,大型公司還在使用 10 年前的軟體是常態,甚至在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還賣錄音帶,Sony 還在使用傳真機,BBC 刊文探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BC 報導訪問在東京與芝加哥經營軟體公司創辦人表示,「一般日本公司在使用現代 IT 技術上大約落後國外企業 5-10 年,特別是軟體產業。」且大部份日本人還仰賴 Yahoo 做為上網門戶。這讓人感到很好奇,一個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非接觸式支付系統、子彈列車、Sony 隨身聽的國家怎麼會這樣。BBC 觀察,在日本可以使用手機付款,但是沒有人使用他們的電子錢包,辦公室裡也沒有人使用 Skype,也沒有雲端儲存工具像 Dropbox。但是日本有全世界最好的網路架構。東京的 IT 顧問公司 Interarrows 總裁認為,日本公司缺乏數位素養,因為中小企業主導這個國家,而非跨國公司。日本中小企業佔日本 420 萬家企業的 99.7%,中小企業通常比較保守。他說,他們常常收到郵寄郵件或是手寫的傳真。但是甚至一些大型現代全球企業,在數位應用上也是很落後。一家著名藍籌股日本技術公司使用的電子郵件還是 1997 版本。官僚文化也不鼓勵使用最新軟體技術,一名日本企業員工向 BBC 指出,他們的伺服器空間非常有限,每個月都要清理一次郵件檔案,燒錄到光碟,還要附上一張手寫的表單郵寄交付,每當有軟體更新或是採用協作工具如 Basecamp 或 Dropbox,長官都不屑採用。
日本喜歡用人工作,儘管失業率只有 3.4%,但生產力很低,更不用說企業家精神。他們雖然有熱愛高科技的公眾形象,但是許多日本企業仍然排斥自動化。報導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否可以延緩商品經濟發展到智力資本,延緩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取代人力的到來,似乎是不太可能,但日本企業看起來仍執意一試。」
http://technews.tw/2015/11/04/why-japan-is-so-behind-in-software-industry/
------------------------------------------------------
固步自封
我很害怕等一下什麼
鋼彈、原子小金剛、機器猫、福音戰士 ... 等
大舉出籠,來證明企業 IT 技術沒有落後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andanlandiandm wrote:
日本人超時工作是自...(恕刪)
一是無效創新。
二是古板莫名堅持。
各有利弊,對於傳統文化方面是好的,有更好的延續傳承;但對於創新就不一定是好的,東西出太多太快,往往無所適從,一招武功打天下才是高獲利王道。
以前在工作上與日本人接觸,像一些小細節希望他們立即簡單改良,他們做不到,死都不做,無法溝通,像希望機器放的位置,他們死硬都不改,後來我們花盡力氣硬要他們改,他們才答應,後來他們才瞭解我們為何那樣改,因為可以從需要兩人操作變成一人也能獨力操作,還省了置機材料(原本的不鏽鋼輪架還要花近十萬一組,一條線還要兩組),之後他們出廠的機器配置都是照我們修改的模式出去,之後他們的老闆還來道謝,這就是他們的盲點,設計確定的就極不願意修改,哪怕是客戶想要的。
匠氣太重。
我砲故我在
andanlandiandm wrote:
日本人超時工作是自找...(恕刪)
超時工作是自找的,我同意
但我並不覺得是IT落後造成的
反而是沒有效率的超時工作造成了IT落後
我在日本待了有十多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
同樣的工作量
與8小時之內完成工作準時下班相比,
慢吞吞的做加班做,更能獲得上司的好評。
1. 推動電子業回流台灣
a. 學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用大量政策誘因。
b. 放棄中國市場,那個市場要拿技術去換,不值得。
c. 中共政府大力枎植本土IC設計業,去那邊設廠只是幫競爭對手培養人才,技術經驗不斷流失。
d. 有技術不怕沒市場,反過來如果技術被偷光,有市場賺錢也是短暫的,很快就會被取代。
2. 軟體業(能賺外匯的那種)
a. 人才特性跟電子業很像,會鑽研,肯認真,數理邏輯強頭腦清楚。
b. 產值大,微軟、google、facebook都是軟體業。
c. 台灣現在軟體業弱,所以成長空間很大。
d. 軟體服務業,服務軟體業。網路軟體服務業,軟體網路服務業,軟體服務網路業,網路服務軟體業,服務網路軟體業,服務軟體網路業。
e. 模仿當年促產條例枎植電子業,減稅,分紅配股,從美國挖人才。
3. 農業跟農產品(能外銷的那種)
a. 先攻世界市場,最後再攻中國市場,以免被制約
gran wrote:
超時工作是自找的,我同意
但我並不覺得是IT落後造成的
反而是沒有效率的超時工作造成了IT落後
我在日本待了有十多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
同樣的工作量
與8小時之內完成工作準時下班相比,
慢吞吞的做加班做,更能獲得上司的好評。
沒錯!
他們特會把事情弄得很 "冗"
設備明明不需要這麼多,來做的人明明不需要這麼多,做事的步驟明明就不需要這麼多......
可是他們卻可以弄得很多很多很多很雜很雜很雜
外行人看起來很專業、很難、門檻很高
但是,我去做......一隻 USB 隨身碟,1/4 的時間 我就可以搞定收工
所以,日本人很怕出包,尤其是營業單位。因為一出包,天窗一開就會開很久。
悲哀的是,台灣很多 老闆(雇主) 卻又很吃這一套。(藉此摳刻員工、薪資)
事情做得快、做得好,反而拿不到錢。 (消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