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3 14: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fRB4axixk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共產黨第一代反坦克導彈J-201日前傳出在試射時發生故障,差點誤炸中共軍委領導在的觀禮台。而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紅箭-8則發生首發打飛,誤把屋頂打成一個大洞的情況。中國軍隊作戰能力長期以來都是外界關注的話題,但根據美國智庫報告顯示,中國軍方很難打贏現代化戰爭。
據中媒《鳳凰網》9月30日報導,中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J-201日前在試射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故障,一枚導彈在飛行中失控,突然調轉方向飛了過去。當時觀禮台上坐着多名中共軍委領導,所幸最後導彈自行墜落在靶場空地上,雖然沒有產生嚴重後果,但讓大家都捏了把冷汗。
此外,中國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紅箭-8的研發工作也頻出意外,有當初參與研發的專家表示,大家在靶場做試驗時,紅箭-8首發就打飛,導彈墜落在屋頂上,直接炸出一個大洞。
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長期以來都是外界關注的話題,但據《德國之聲》今年初報導,雖然中國的軍費開支每年基本上都呈2位數成長率,但美國智庫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軍方在指揮結構和戰鬥力方面能力低下,難以打贏現代化戰爭。
報告更說,中國軍隊的弱點反而加大了其與發達工業國家、尤其與美國軍力之間的差距
簡單來說就是山寨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J-201%E5%8F%8D%E5%9D%A6%E5%85%8B%E5%AF%BC%E5%BC%B9
J-201反坦克飛彈[編輯]
J-201反坦克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反坦克飛彈[1],是一種手動操作有線制導可攜式反坦克飛彈。雖然設計定型,但是沒有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制式裝備。
研製歷史[編輯]
中國研製反坦克飛彈武器始於1950年代末。1958年,軍委常規兵器專業組將反坦克飛彈的研製任務納入發展規劃。軍械科學研究所、北京工業學院、三機部三所分別開始收集資料和方案論證。
1960年11月,炮兵科學技術研究院一所開始研製反坦克飛彈。1962年2月獲得國防科委批准,反坦克飛彈研製正式上馬,代號「J-201」。1963年11月,國防科委正式批准列為國家項目。總設計師是王昌仁,副總設計師是曹翟、趙家錚、朱列旦。由於中國在反坦克飛彈研製方面剛剛起步,曾經從蘇聯引進過飛彈的相關技術並沒有包括反坦克飛彈,因獲得西德的「柯布拉」反坦克飛彈勤務指南,以其結構與性能參數為主要參照提出總體方案,這是J-201反坦克飛彈酷似「柯布拉」反坦克飛彈的原因。1963年,曹剛川等從蘇聯列寧格勒炮兵工程學院留學畢業,帶回了蘇聯3M6 (AT-1) 反坦克飛彈的教材和使用說明,對於理解反坦克飛彈的原理、結構和採用有線制導的方案有參考價值。[2]
1964年12月18日,第一次有控飛行試驗。1969年9月24日「823會戰」指揮部決定,J-201反坦克飛彈在改進操作、命中率提高到70%以上,並解決自炸後,可生產一小批交部隊使用,並要求1969年底完成設計定型。1969年12月設計定型試驗開始,1970年5月完成補充定型試驗,達到了戰術技術指標,穿甲威力在65度角時達120毫米,射程400-2000米。1971年5~7月在三個軍區進行了部隊試用。1973年1月總參、總後聯合批覆設計定型。後在部隊試用後經過修改發展出稱為「J-202」的改良型。
但是該型飛彈沒有列入中國軍隊裝備,也沒有大批量生產。主要原因是當J-201定型之時,「紅箭」-73反坦克飛彈(仿製蘇聯「賽格」反坦克飛彈)項目已經展開,「紅箭」-73的性能與技術水平占優在競爭中勝出。[2]
天清日晏
內文搜尋
X




























































































